-
公开(公告)号:CN11562033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413755.5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V30/422 , G06F30/13 , G06Q30/0283 , G06N3/084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变电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输变电施工图预算校验方法,包括获取输变电工程历史造价数据;将目标区域内的输变电施工二维图纸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模块中;对影响目标区域内输变电施工预算的因素进行分析;对输变电工程历史造价数据进行分类;对核心影响因素数据进行分类;生成样本数据,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本发明的输变电施工图预算校验方法,根据目标区域内的历史造价数据和核心影响因素数据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降低了外在因素对输变电造价预算的影响,极大提高了输变电造价预测的精度,对后期的校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校验并建立输变电工程的BIM模型,能够更加直观的掌握预算信息和校验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3985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39212.X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30 , G06Q10/0633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变电站危废品的安全监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变电站生成的各危废品的废品身份信息标识,并基于每个危废品的废品身份信息标识,识别每个危废品的危废类型和处理风险信息;基于每个危废品的危废类型和处理风险信息,识别各所述危废品的危废品处理流程和处理检测需求信息,并执行各所述危废品的危废品处理流程,得到每个危废品的流程监测信息,从而调整各所述危废品的危废品处理流程,并返回执行基于各所述危废品的处理检测需求信息,执行上述步骤,得到各所述危废品的处理监管信息。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对危废品的安全监管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42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81015.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系统中的动态任务分配方法和系统,用于对网络系统接收到的任务进行动态分配,包括构建由至少1个云服务器和与云服务器连接的m‑1个边缘服务器组成的端边云系统环境,并构建以边缘服务器任务负载差异程度和任务平均服务延时的加权平均值最低为目标的神经网络模型;端边云系统环境的输入采用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任务调度策略和当前时刻的任务状态,端边云系统环境的输出为下一时刻的任务状态和任务服务延时并作为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随机生成的任务在线训练所述神经网络模型;以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网络系统接收到的任务进行在线动态调度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309569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25863.3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一种综合能源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属于综合能源项目领域,包括:综合能源项目周期划分;构建综合能源项目单个组件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和收益量化模型;建立综合能源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所述指标体系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根据层次分析确定所述指标的权重;对指标进行模糊评价获得项目综合评价;本发明有益效果:从全生命周期角度量化综合能源项目的成本收益并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为综合能源系统投资主体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2764361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999585.5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辅助评审平台的应用深化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云服务平台、数据接收单元、数据发送单元、数据执行元件、数据分析单元、数据复位单元以及数据深化单元。本发明能够持续优化技改工程评审集中管理制度,提升评审业务规范管理;建立智能化辅助分析模型,采集历史项目文件数据,结合项目文档结构及编制规则,为智能化评审提供手段支持;研究构建项目评审文件的全文检索功能,助评审专家更迅速、更便捷、更精确的获取文件关键内容;搭建评审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模块;实现评审全过程数据管理,提高技改检修工程数据标准化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0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82918.1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28 , H02J3/32 , H02J3/00 , H02J3/38 , H02J3/46 ,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8/23 , G06F17/10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电氢系统容量配置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双层容量配置模型,上层优化模型关注系统的长远规划和资源配置,结合可再生能源的历史数据,来评估系统在不同不确定性情景下的表现,下层优化模关注是实时数据的反馈与动态调整,基于当前的发电能力与氢需求,优化系统的运行策略,以适应瞬时的市场变化和需求波动,以通过双层优化模型,能够有效应对源荷不确定性,提高电氢系统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此外,通过对系统容量的科学配置与动态调整,可以显著降低运行成本,提升经济性,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氢能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5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5838.1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G06N7/01 , G06N3/042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约束增强安全强化学习的配电网动态网络重构方法,将配电网的DDNR任务描述为一个约束型马尔科夫决策过程(CMDP),然后分别采用内点策略优化(IPO)算法和增加基于支路交换法的安全层的方式处理DDNR过程中的软约束(节点电压及线路电流约束)和硬约束(径向拓扑约束),同时本发明提出一种时空感知神经网络模型来增加强化学习智能体对DDNR过程中配电网潮流的动态时空变化特性。所提方法对减小配电网能量损耗、优化电压分布、增加新能源承载力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9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402106.4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储能接入的多机组运行控制优化方法及装置,预先构建重力储能机组的有功控制模型以及电化学储能机组的内外环控制模型;获取电网侧功率需求;基于多机组运行控制的功率分配策略,确定重力储能机组中各个重物块参数项的初始值;基于重力储能机组中各个重物块参数项的初始值,给出重力储能机组的初始输出功率,并确定电化学储能机组的初始输出功率;结合内外环控制模型,更新并确定电化学储能机组的输出功率与重力储能机组的输出功率,优化重力储能机组中各个重物块参数项的初始值,实现对并入电网的多机组的运行控制。本发明针对重力储能接入的多机组电力系统进行协同控制,实现混合储能系统快速满足电网调峰调频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691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162848.4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安徽博诺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静怡 , 翟晓萌 , 吴霜 , 程曦 , 胡亚山 , 王球 , 仓敏 , 刘汇川 , 诸德律 , 孙海森 , 张华 , 刘迪 , 刘婷 , 凌俊斌 , 吴雪 , 徐佳琪 , 王瑞武
IPC: G06Q10/0639 , G06F18/213 , G06F18/243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质量管理决策系统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涉及质量管理决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空气杂质数据,并构建空气杂质数据训练集,并计算各类杂质的杂质概率数据;设置滑动时间窗口,并基于滑动时间窗口分割空气杂质数据训练集,得到若干组第二空气杂质数据训练集;分别计算对应的分布参数,并分别计算若干个分布参数对应的松柏分布模型的卡方统计量,绘制卡方统计量变化图;根据卡方统计量变化图选取最佳的分布参数,并结合杂质概率数据,生成优化的松柏分布模型的实际杂质数均值和杂质预警值;本发明解决了生产环境中,数据的实际分布与模型假设存在偏差,会导致控制限设定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9860.1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联系统宽频振荡风险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根据获取的宽频振荡量化评估指标生成振荡影响因素矩阵,进而生成振荡模态参数矩阵,通过计算多个子频率区间的Copula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来实现对宽频振荡风险的识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Copula熵对宽频振荡关键影响因素量化分析,进而分析交直流混联系统宽频振荡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后续通过针对性调整等相关方法抑制振荡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