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配送车路段投放量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307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22638.9

    申请日:2023-03-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人配送车路段投放量估计方法及装置。其中说书方法包括:首先,获取无人配送车行驶状态信息以及车辆信息,进行无人配送车进行参数标定;其次,基于无人配送车参数标定构建无人配送车及其他车辆模型,并结合道路设计规范进行不同交通环境下的城市基本路段建模;接着,通过仿真技术进行无人配送车投放影响仿真及评价,并通过投放量确定城市基本路段无人配送车投放量模型;最后,结合无人配送车投放模型形成无人配送车路段投放估计装置,该装置可通过输入无人配送车基本信息以及城市路段几何构造,实现城市基本路段无人配送车投放辆估计值的输出。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驾驶人道路驾驶能力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913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55926.9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驾驶人道路驾驶能力评估方法,包括:对教练与学员进行驾驶行为数据的多维度采集;设定标准事件阈值,用于识别和区分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在教练和学员的互动过程中筛选教练与学员存在显著差异且优于学员的指标,通过标准事件阈值对这些过程性的行为指标进行量化评分;以教练分数优于学员得分为优化目标,确定最优权重;在确定了各个行为指标的最优权重之后,加权计算每个项目的总得分,以实现驾驶人道路驾驶能力评估。本发明通过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为驾驶培训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有助于提升学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培训和考试的质量,最终达到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目的。

    一种基于电动自行车轨迹数据的急变速行为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238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73719.6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动自行车轨迹数据的急变速行为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轨迹数据获取与清洗:收集轨迹数据并清洗缺失和漂移的数据;2)地图匹配:精确地将轨迹数据映射到城市道路网络;3)急变速行为识别:利用轨迹运动学特征,将急变速行为分为急加速、急减速、急启动和急刹车,并通过统计学中的85%或15%分位数提取加速度阈值,以标定急变速点,进而识别急变速行为;4)路网风险水平划分:基于共享电动自行车轨迹数据,统计一天内各路段急变速行为的发生频次,并据此划分风险等级,在GIS地图平台上展示路网风险水平。本发明通过轨迹运动学特征识别急变速行为,有效地提高了急变速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桥梁低能见度运行风险多层级防控及效用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6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44455.4

    申请日:2024-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低能见度运行风险多层级防控及效用验证方法,包括:基于天气和交通状况确定待测桥梁的低能见度运行风险等级;当运行风险等级为A等级时,其防控设施为传统交通安全设施;当运行风险等级为B等级时,其防控设施为传统交通安全设施、风险预警系统I级、视线诱导系统I级;当运行风险等级为C等级时,其防控设施为传统交通安全设施、风险预警系统II级、动态限速系统、视线诱导系统II级;当运行风险等级为D等级时,其防控设施为传统交通安全设施、风险预警系统III级、动态限速系统、视线诱导系统III级;基于驾驶模拟技术搭建桥梁低能见度运行风险多层级防控效用测试平台,获取细粒度微观驾驶行为及车辆运行数据。

    基于特征图谱的驾驶学员驾驶操作行为量化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743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83826.6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图谱的驾驶学员驾驶操作行为量化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踏板踩踏程度、方向盘转角等精细化的驾驶操作行为数据;基于数据剔除、数据归一化和数据重采样技术,将驾驶操作行为原始数据转化为逐秒数据;借助图谱构建技术,以操作行为发生时间和实施程度为图谱编码要素,将连续型数值数据转化为离散型符号数据;采用数据特征化方法,构建驾驶操作行为特征图谱,实现驾驶培训特征精准刻画和直观表达。基于相似度分析方法,将学员驾驶操作行为特征图谱与标准驾驶操作行为特征图谱进行比较,计算得出的相似性程度作为学员驾驶操作行为得分,实现学员驾驶操作过程的量化评价。

    一种定制式的交通大数据模块化教学实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7632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36120.6

    申请日:2023-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制式的交通大数据模块化教学实验平台,包括系统环境管理模块,实现用户创建以及支持学生运行代码时选择不同的python环境;课程知识管理模块,构建“知‑教‑行”教育模式,以定制式模块化设计方法践行该教育模式;成果展示管理模块,集成章节多个知识点代码输出结果根据教学需求设置图表内容,形成“全景式”协同展示;教学评估管理模块,对所有知识点一体式成绩管理并用于学生全过程记录查看。本发明以践行“知‑教‑行”教育模式,采用开放式版面布局设计与集成式成果协同展示,满足不同教师和课程的定制需求,提供大量实际数据处理和应用经验,以满足智慧交通领域日益增长的技能和知识需求。

    考虑骑行者有限理性的轨道站域骑行可达性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2064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29971.4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考虑骑行者有限理性的轨道站域骑行可达性评估方法,通过获取服务设施POI、轨道站域信息、可骑行道路网络、自行车道路设施属性、地面高程及自行车骑行轨迹GPS数据;识别骑行轨迹出行目的;构建不同目的下骑行可达性评估模型,所述骑行可达性评估模型是运用前景理论改进基于效用理论构建的基本骑行可达性评估模型得到;提取轨道站点出入口至各路网节点的最佳路径选择集,计算轨道站点到各路网节点的骑行可达性指数,并逐步聚合至网格和轨道站域层面,获得轨道站域综合骑行可达性指数;对轨道站域骑行可达性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本发明考虑骑行者有限理性和出行目的异质性,评估结果能够反映轨道站域内自行车设施的骑行感受。

    基于驾驶模拟技术的网联环境下驾驶行为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8183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55739.0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驾驶模拟技术的网联环境下驾驶行为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驾驶模拟系统、数据协同处理中心、网联人机交互终端、人因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融合及转换模块。通过构建虚拟网联驾驶环境,实现驾驶行为实验测试及数据采集;提出多源数据融合标定方法和时空转换方法,实现同一维度下多源数据对比分析。本发明可解决实车测试中网联环境较难搭建、典型交通场景遍历不足、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可解决数据采集设备因品牌不一、新旧版本不同导致的多源数据不兼容和时空分析维度不统一问题;本发明可为自动驾驶企业及行业开展网联驾驶行为测试提供平台支持,为优化网联人机交互终端功能提供样例借鉴,为制定智能网联测试标准规范提供实证参考。

    基于驾驶模拟技术和车路协同的隧道动态景观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5412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910189191.3

    申请日:2019-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驾驶模拟技术和车路协同的隧道动态景观设计方法,包括:基于驾驶模拟技术采集的速度数据创建帧动画参数匹配库,帧动画参数包括行驶速度、帧间距、帧速率和图幅大小;检测车辆的实时车速;将检测到的车速输入至帧动画参数匹配库中,得到对应的帧动画参数值;基于帧动画参数值输出相应的图像信号呈现在显示屏上,形成车路协同系统,实现动态景观与车辆间的协同效果。本发明以驾驶模拟实验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保证了较强的工程实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与物力;进行动态景观设计对提高隧道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创新意义,可以为隧道景观设计的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提供新思路及实际借鉴准则。

    智能交通教学、科研与展示一体化综合实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155415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408437.4

    申请日:2020-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交通教学、科研与展示一体化综合实验平台,基于模块化路面搭建的立体式路网,构建形成实验平台。其中,智能交通管控系统根据多个交叉路口交通信号协同进行交通管控,根据智能车辆的车载终端获取到的自身车辆信息、周围车辆行驶信息和道路信息,实现智能车辆的精准定位及自动驾驶控制;交通监测系统监测立体式路网上的路网运行状态、交叉口交通流量和交通气象信息;中控系统采集各系统的数据,并分别对智能车辆系统、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和交通监测系统实现状态控制。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提供面向智能交通领域教学、科研与展示的实验条件和设备,再现多种智能交通系统新型应用技术,且便于拼装移动及维修管理和升级改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