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排水抗滑桩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538198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20066384.5

    申请日:2019-0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形排水抗滑桩,包括包覆有外护壁的桩体,桩体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梯形结构长边为桩体迎土面,梯形结构短边为桩体背土面,自桩体悬臂段的背土面底部向桩顶设置有向桩体迎土面倾斜延伸的模板,模板和外护壁背土面之间的楔形空腔内填充有碎石料,楔形空腔内垂直设置有集水管,集水管底部的排水管倾斜向下穿出桩体迎土面;外护壁背土面上开设有泄水孔,泄水孔内插装有泄水花管。本实用新型桩体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长边为迎土面,提高了桩体的作用宽度,继而提高了抗滑桩抵抗变形的能力,保证边坡的安全性;且悬臂段的横截面自下而上线性减少,降低了施工成本,桩体悬臂段集成竖向排水系统,排水效果好,保证抗滑桩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机器人的供水对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751032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643096.8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机器人的供水对接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顶部导轨上的消防机器人和沿纵向间隔设置在隧道侧壁上的消火栓箱,消防机器人的壳体内设置有水泵,水泵一端连接有水枪头,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在折叠臂上的消防水带;消火栓箱上设置有通过遥控开锁装置控制的自锁箱门,遥控开锁装置设置在折叠臂的末端,消火栓箱内的消火栓头与消防水带的接头相匹配,且消火栓头的开口端设置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利用现有消防栓进行供水,安全可靠,不仅降低了前期建设和后期维护成本,而且能够与消防机器人形成良好的匹配,有利于机器人在火情初期扑灭火源,有效降低隧道火灾造成的危害。

    用于高速公路隧道的消防机器人灭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750981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643126.5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公路隧道的消防机器人灭火系统,包括一对并列设置的单向隧道,所述单向隧道之间贯通设置有至少一个机器人存储间,每个所述机器人存储间的顶部均设置有一对联络导轨,所述联络导轨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单向隧道顶部的纵向轨道相连通,且机器人存储间两端通过升降式防火门与单向隧道相隔离,每条联络导轨上至少吊装有一个消防机器人,每个消防机器人的壳体内均设置有充电电池、控制器和水泵,水泵的供水端设置有与隧道消防供水机构相连通的伸缩接头,水泵出水端的万向水枪延伸至消防机器人的壳体底板外侧,消防机器人的壳体外还设置有火灾探测器。本实用新型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灭火,有效降低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用于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机器人的供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564621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1643119.5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机器人的供水系统,包括环状消防供水主管,所述环状消防供水主管的直管段分别设置在双向隧道的弱电电缆沟内,环状消防供水主管上间隔设置有供水支管,所述供水支管自下而上由依次相连的带有电控阀的硬质连接管、埋设在双向隧道的侧壁内的柔性管和与消防机器人供水口高度相对应的硬质接头管组成,所述电控阀位于带有检修门的阀门井内,所述硬质接头管的开口端设置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施工,前期建设和后期维护成本较低,其供水安全可靠,能够与消防机器人形成良好的匹配,有利于机器人在火情初期扑灭火源,有效降低了隧道火灾造成的危害。

    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快捷固定台架

    公开(公告)号:CN218644288U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22197531.7

    申请日:2022-08-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快捷固定台架,涉及施工台架技术领域,该快捷固定台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无法在隧道的内侧进行快捷的固定,并且施工人员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该快捷固定台架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上端固定连接有台架主体,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连接套,连接套内侧活动连接有定位固定钉。该快捷固定台架利用升降组件,能灵活调节台架的高度,通过支撑组件,对隧道两边的内壁进行固定支撑,操作快捷方便,整体稳定,利用转动手轮将定位固定钉打进地内,对台架进行固定,通过安全腔阻挡了落石或者隧道坍塌的冲击力,施工人员能立即躲进安全腔,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