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754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1302449.9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施工桥梁位移检测装置,涉及桥梁位移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桥梁、桥墩和固定框,固定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框通过两个固定杆固定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的上方设置有吸盘,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一,支撑板一的上表面设置有吸风机,吸风机与吸盘之间共同固定连通有吸气管;固定框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桥梁前后、左右以及竖直三个方向上位移的检测部件,该桥梁施工桥梁位移检测装置,通过多结构的连通配合,能够在固定框与桥墩固定后,从桥梁的前后、左右、上下三个方向上对桥梁的位移进行检测,相较与传统的采用位移计、百分表等位移测量装置,装置的安装更加简单,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7387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02449.9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施工桥梁位移检测装置,涉及桥梁位移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桥梁、桥墩和固定框,固定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框通过两个固定杆固定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的上方设置有吸盘,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一,支撑板一的上表面设置有吸风机,吸风机与吸盘之间共同固定连通有吸气管;固定框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桥梁前后、左右以及竖直三个方向上位移的检测部件,该桥梁施工桥梁位移检测装置,通过多结构的连通配合,能够在固定框与桥墩固定后,从桥梁的前后、左右、上下三个方向上对桥梁的位移进行检测,相较与传统的采用位移计、百分表等位移测量装置,装置的安装更加简单,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76716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37358.8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目标的检测方法、设备及存储装置,主要用于处理车载摄像装置捕获的RGB图像。该方法包含模型训练和推理两个阶段。在训练阶段,神经网络架构包括前向层族,由多个卷积层组成。这些层中包含至少两个结构重参数化层和一个特征混合层,用于从图像中提取交通目标特征。结构重参数化层内设有不同kernel size的并行卷积分支,以提取多样化特征。网络还包含中置层族,由特征金字塔网络(FPN)和路径聚合网络(PAN)组成,负责融合和增强不同层级的特征。在推理阶段,结构重参数化层的卷积分支合并为一个分支,进一步连接到特征混合层。该方法通过精确的特征提取和有效的融合处理,显著提高了交通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2523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0301033.5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长公路隧道的通风系统的施工方法,所述通风系统包括第一隧洞、第二隧洞、设置有送风机和排风机的地下风机房,地下风机房的外侧设置有从地面向下开挖的送风斜井和排风斜井,送风斜井和排风斜井分别连通两条联络风道,各联络风道分别连通第一、二隧洞进行送排风,地下风机房和第二隧洞之间还设置有运输通道、第一疏散通道和第二疏散通道;施工时,按照先公路隧洞和下部联络风道、再上跨联络风道的顺序施工。其整体结构紧凑,完全可以满足隧道正常运营及处于火灾等特殊工况时的通风要求,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组织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大幅节约建设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214441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94867.X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小跨径装配式I型梁桥的快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在快速转运平台上进行I梁和桥面板的预制②施工桥梁下部结构③吊装和拼装I梁和桥面板④焊接相邻桥面板端部的预留钢筋头,再向桥面板的预留孔道内穿设纵向预应力钢丝束,将纵向预应力钢丝束张拉至设计要求值后进行灌浆封锚⑤将架桥机前移,重复第三步和第四步进行下一跨桥梁的架设⑥重复第五步,完成桥梁其余联的架设⑦向相邻桥面板间的灌浆槽内灌注水泥浆,然后浇筑桥面铺装层,完成施工。本发明采用工厂化批量生产的可装配式预制I梁和桥面板,提高了预制装配的质量和速度,现场施工时,能够减少支架及模板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地形等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3351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77538.9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土路基和柔性路基的堆载预压方法,包括:将路堤压实并确定预压材料;确定每种路基层材料的预压长度和堆载高度;将路堤分为第一预压区和第二预压区,先对第一预压区预压,然后进行第二批预压;预压结束后补充因路基沉降而增加的土方,碾压压实;将路基层材料按设计厚度和铺筑位置依次铺筑在预压完成的路堤上;重复预压施工,进行下一段路堤的堆载预压。本发明利用路基层材料(填土、砂砾垫层材料等)堆载预压,每完成一段预压即可进行铺筑,预压材料的两批次堆载预压长度满足用于铺筑该段路堤的铺筑需求,减少运载量,提高施工效率;用路基层材料代替传统的土方预压,减少土方用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292183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198217.8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IPC: E01D22/00 , E01D19/0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湿接缝加固装置,包括桥梁支柱、第一桥面和第二桥面,所述第一桥面与支柱固定连接且第一桥面与第二桥面通过湿接缝活动连接,还包括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支撑装置、高度差检测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分别与第一桥面和第二桥面的底面搭接且支撑装置与支柱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该桥梁湿接缝加固装置,通过加固装置、固定装置、高度差检测装置、供电装置等机构之间的配合,使桥梁湿接缝处产生高度差时,可以对桥面进行支撑加固,且不是硬性支撑,不会妨碍桥梁的缓冲,解决了加固装置不能直接对接缝处进行支撑,否则影响接缝的缓冲效果,依然会对桥梁产生损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2523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01033.5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长公路隧道的通风系统的施工方法,所述通风系统包括第一隧洞、第二隧洞、设置有送风机和排风机的地下风机房,地下风机房的外侧设置有从地面向下开挖的送风斜井和排风斜井,送风斜井和排风斜井分别连通两条联络风道,各联络风道分别连通第一、二隧洞进行送排风,地下风机房和第二隧洞之间还设置有运输通道、第一疏散通道和第二疏散通道;施工时,按照先公路隧洞和下部联络风道、再上跨联络风道的顺序施工。其整体结构紧凑,完全可以满足隧道正常运营及处于火灾等特殊工况时的通风要求,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组织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大幅节约建设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292183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98217.8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IPC: E01D22/00 , E01D19/0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湿接缝加固装置,包括桥梁支柱、第一桥面和第二桥面,所述第一桥面与支柱固定连接且第一桥面与第二桥面通过湿接缝活动连接,还包括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支撑装置、高度差检测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分别与第一桥面和第二桥面的底面搭接且支撑装置与支柱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该桥梁湿接缝加固装置,通过加固装置、固定装置、高度差检测装置、供电装置等机构之间的配合,使桥梁湿接缝处产生高度差时,可以对桥面进行支撑加固,且不是硬性支撑,不会妨碍桥梁的缓冲,解决了加固装置不能直接对接缝处进行支撑,否则影响接缝的缓冲效果,依然会对桥梁产生损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1900672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20566165.6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长公路隧道的通风系统,包括第一隧洞、第二隧洞、设置有送风机和排风机的地下风机房,地下风机房的外侧设置有从地面向下开挖的送风斜井和排风斜井,送风斜井和排风斜井分别连通两条联络风道,各联络风道分别连通第一、二隧洞进行送排风,地下风机房和第二隧洞之间还设置有运输通道、第一疏散通道和第二疏散通道。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紧凑,完全可以满足隧道正常运营及处于火灾等特殊工况时的通风要求,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组织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大幅节约建设投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