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制备方法、压铸铸件及压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130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41671.3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制备方法、压铸铸件及压铸方法,采用8.5%-9.5%的锌(Zn)、8.0%-10.0%的硅(Si)、1%-3%的镁(Mg)、0.4%-0.6%的锰(Mn)、0.03%-0.05%的锶(Sr)、以至多0.15%的量存在的钛(Ti),余量为铝(Al)的组分配比,在保证良好铸造性能的前提下,优化合金元素的配比,获得了合金的高强度、高韧性、高疲劳性能,同时具有优良的高耐热性、低热膨胀系数等性能,并且可满足压铸后的产品无需热处理,常规压铸后3-5天自然时效后即可达到A356的T6热处理后性能,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且有效减少大型薄壁件热处理变形现象,提高成品率。

    一种压铸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及车用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056503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43623.5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铸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及车用部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段固溶,将压铸铝合金以10-15℃/min的速度升温至420-460℃,保温60-90min,然后继续以10-15℃/min的速度升温至480-530℃,保温15-45min;变梯度淬火,将固溶后的压铸铝合金立即进行强风冷淬火,在温度290-310℃以上冷却速度为120-150℃/min,以下冷却速度为60-90℃/min;和多级时效,将淬火后的压铸铝合金进行时效处理,以6-8℃/min的速度升温至140-160℃,保温1-2h,然后继续以6-8℃/min的速度升温至200-220℃,保温30-45min。本发明的热处理方法减少了压铸铝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易变形的缺陷,并且显著提高压铸铝合金材料的机械性能。

    轮辋典型特征参数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783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45162.7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一种轮辋典型特征参数的识别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根据轮毂三维实体模型,识别轮辋的典型特征线获得识别后典型特征线,并将每条识别后典型特征线进行标准化命名;将识别后典型特征线投影到草图中获得投影后曲线,使投影后曲线与投影前所对应的识别后典型特征线的命名一致;提取轮辋典型特征参数,包括:获取投影后曲线自身几何特性参数,以及根据投影后曲线间几何关系创建尺寸约束,依据尺寸约束提取投影后曲线间的特征参数。由此,可基于CAD软件,实现无参轮毂轮辋参数的自动识别,为轮毂工程图自动生成时候的尺寸自动标注做好准备。

    一种铝合金再生用三室熔化炉

    公开(公告)号:CN11762890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85492.2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再生用三室熔化炉,包括:塔式上料室,设有用于承载铝料的承载面;铝液精炼室,与塔式上料室连通;铝液加热室,设于铝液精炼室一侧;隔板,设于铝液精炼室和铝液加热室之间,所述隔板底部形成有过流通道,上部形成有过气通道;循环泵,与铝液精炼室连通;铝屑添加容器,与循环泵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引导输入的铝液形成涡流,底部设有输出管,上端设有铝屑输入管;过渡管,一端与输出管连通,外周套设有加热线圈;回液输出管,一端与过渡管连通,另一端与铝液加热室连通。本发明加热室的炉门几乎不需要打开,精炼时只需要打开精炼室的门,可减少加热室的热量散失;从而能够方便上料,减少能源损失,节约能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