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环
    6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03409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280010250.2

    申请日:2012-02-27

    Abstract: 一种活塞环,其为内燃机用第二压力环,为了提供耐磨损性优异且能以低成本形成,该内燃机用的第二压力环以外周面形状为锥形面且径向截面形状成为矩形环、刮油环及钩形环的任一种而形成,并具有活塞环基材(10)和设于其的至少外周滑动面(14)上的硬质覆盖膜(20)。活塞环基材(10)由维氏硬度Hv350~550的碳钢材或低合金钢构成,外周滑动面(14)形成为从活塞环基材(10)的上端朝向下端逐渐向外侧伸出的锥形状,且形成为锥形状的外周滑动面(14)的外缘端部(16)和从外缘端部(16)朝向轴向的下端逐渐向内侧缩径的曲面与环下面(12)平行的下端面或与下端部相接的虚拟线之间的轴向的长度形成为0.01~0.30mm。

    气缸套
    6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67861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383633.0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片状石墨铸铁制的气缸套,所述片状石墨铸铁具有如下组成:以质量%计含有2.4~3.6%的C、0.8%以上且小于2.8%的Si、1.1~3.0%的Mn,还含有0.01~0.6%的P、0.001~0.2%的B,或者还含有超过0.01%且0.15%以下的S;总计为0.1~6.0%的、选自Cu、Cr、Mo、Ni中的1种或2种以上;总计为0.01~5.0%的、选自W、V、Nb中的1种或2种以上;选自0.3%以下的Sn、0.3%以下的Sb中的1种或2种,还具有分散有以面积率计为8%以下的碳化物的组织。由此,成为能够确保拉伸强度为250MPa以上的高强度、能够应对柴油发动机的高输出功率化的、壁厚为30mm以上的船舶发动机用气缸套。

    活塞环及其制造方法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65274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580002751.X

    申请日:2015-01-3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活塞环及其制造方法,该活塞环具有耐磨损性和初期磨合性优异的硬质碳膜。而且,通过活塞环(10)解决上述课题,该活塞环(10)具有形成于活塞环基材(1)的至少外周滑动面(11)上的硬质碳膜(4),该硬质碳膜(4)通过使电子能量损失谱法(EELS)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组合的TEM-EELS光谱法测量的sp2成分比为40%以上且80%以下的范围内,且氢含量为0.1原子%以上且5原子%以下的范围内,显现于表面的大颗粒量以面积比例计为0.1%以上且10%以下的范围内。硬质碳膜(4)形成于在低速成膜条件下形成于活塞环基材(1)侧的硬质碳基底膜(3)上,硬质碳基底膜(3)以形成硬质碳膜(4)时的电弧电流值的80%以下的电弧电流值形成。

    活塞环
    6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39851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0980162654.1

    申请日:2009-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9/26 C23C14/0641 F16J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塞环,其能够同时满足耐磨损性、气密性乃至防漏油性,并且在该活塞环的滑动面上不产生擦伤或磨损,因此,不会使作为配合件的缸体内周面损伤或磨损,另外,其自身也不会异常磨损。在外周具有滑动面的活塞环中,在所述活塞环的垂直于径向的截面中,所述滑动面由占据自一端起的规定区域的第一滑动面和占据从所述第一滑动面的端部到另一端的区域的第二滑动面构成,所述第一滑动面由硬质覆膜形成,所述第二滑动面不由硬质覆膜形成,并且所述第二滑动面设置在比将所述第一滑动面向另一端方向延长的假想线更向内侧偏移的位置。

    气缸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09271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0880108539.1

    申请日:2008-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0/04 F02F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活塞环滑动的区域降低活塞环与气缸的内壁面的往复动摩擦的气缸。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气缸,该气缸中,活塞在其内壁面滑动,其特征在于,在行程中央部区域形成有多个凹部,该行程中央部区域为所述气缸的内壁面中的从所述活塞在上止点时的最下位的活塞环的环槽的下面位置到所述活塞在下止点时的最上位的活塞环的环槽的上面位置之间的区域,将所述行程中央部区域的面积作为100%时的所有凹部的面积的合计在1%~80%的范围内,在所述气缸的内壁面的所述行程中央部区域以外的区域未形成有所述凹部。

    内燃机用油环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5924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20064.2

    申请日:2011-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9/26 F16J9/062 F16J9/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用油环,该内燃机用油环能实现长时间地、稳定地刮取汽缸内壁面的多余的机油、并使其向活塞里侧流下的功能,且能可靠地降低内燃机驱动时的耗油量。为了实现该目的,采用一种内燃机用油环,在所述内燃机用油环中,油环主体具有沿着其内周面的、油环轴方向的截面为大致半圆状的螺旋撑簧收容凹部,进而,在该螺旋撑簧收容凹部的内周面中形成有沿着其内周方向的、用于使刮落的机油顺畅地返回活塞里侧的回油槽,该回油槽在油环轴方向截面中的外周形状是由直线和与该直线相连接的曲线构成。

    螺旋撑环用线材和螺旋撑环

    公开(公告)号:CN100510368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580002123.8

    申请日:2005-0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9/062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撑环用线材,其无需复杂的工序,便可以制造难以有异常磨损和随之而来的强度的降低这种缺陷产生的螺旋撑环。本发明提供一种截面形状为矩形的螺旋撑环用线材,被用于具有活塞环,和将上述活塞环压向其径向外方的螺旋撑环的组合活塞环的上述螺旋撑环,其中,采用上述螺旋撑环用线材形成螺旋撑环时,成为螺旋撑环的外周面的螺旋撑环用线材的表面,被形成为凸状的曲面状,本发明据此解决上述课题。

    内燃机用油环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97844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580021932.3

    申请日:2005-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9/203 F01M2001/083 F16J9/06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损害油环的强度的情况下确保通油孔的面积的内燃机用油环。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用油环,其形成有通油孔,该通油孔具有在圆周方向两端部相对地配置的两个弧部、具有比所述弧部的宽度宽的宽度方向的距离而配置的两个平行直线部、连结所述弧部和所述平行直线部的斜行部,该内燃机用油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环主体的高度为h1、所述通油孔的两个平行直线部之间的距离为h2、所述弧部的曲率半径为R、所述弧部的中心角为θ时,R/h1=0.05~0.20、θ=90~160°、2R<h2、且h2/h1=0.15~0.6。

    螺旋撑环用线材和螺旋撑环

    公开(公告)号:CN1910360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580002123.8

    申请日:2005-0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9/062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撑环用线材,其无需复杂的工序,便可以制造难以有异常磨损和随之而来的强度的降低这种缺陷产生的螺旋撑环。本发明提供一种截面形状为矩形的螺旋撑环用线材,被用于具有活塞环,和将上述活塞环压向其径向外方的螺旋撑环的组合活塞环的上述螺旋撑环,其中,采用上述螺旋撑环用线材形成螺旋撑环时,成为螺旋撑环的外周面的螺旋撑环用线材的表面,被形成为凸状的曲面状,本发明据此解决上述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