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785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149626.3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C07D487/14 , C07F17/0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唑并[3,4‑d]吡咯(啶)并[1,2‑a]嘧啶酮亚芳基类衍生物及其用途,该衍生物以1‑甲(苯)基‑5氨基‑4吡唑甲酸乙酯为初始原料,在三氯氧磷作用下,分别与吡咯烷酮及戊内酰胺反应,生成环得1‑甲(苯)基‑二氢吡唑并[3,4‑d]吡咯并[1,2‑a]嘧啶‑4(6H)‑酮(A和C)和1‑甲基四氢吡唑[3,4‑d]吡啶[1,2‑a]嘧啶‑4(1H)‑酮(E),然后在乙醇氢氧化钠条件下与不同取代的芳香醛及杂环芳香醛反应,生成吡唑并[3,4‑d]吡咯(啶)并[1,2‑a]嘧啶酮亚芳基类化合物。经细胞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有29个化合物对HGC‑27人胃癌细胞有抑制活性;有30个化合物对HT‑29人结肠癌细胞有抑制活性;有16个化合物对HCT‑116人结肠癌细胞有抑制活性;有21个化合物对HeLa宫颈癌细胞有抑制活性;有19个化合物对ISK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有抑制活性;有18个化合物对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有抑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6009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858284.2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1/207 , C07C15/06 , C07C15/02 , C07C13/28 , C07C15/14 , C07C15/24 , C07C15/52 , C07C15/16 , C07C13/48 , C07C13/567 , C07C15/38 , C07C319/20 , C07C321/28 , C07C41/18 , C07C43/275 , C07C43/205 , C07C43/20 , C07C43/225 , C07C209/68 , C07C211/48 , C07C17/363 , C07C25/02 , C07C25/13 , C07C25/22 , C07D295/023 , C07D295/033 , C07D333/08 , C07D307/79 , C07D333/54 , C07D209/08 , C07D317/64 , C07J21/00 , C07D317/50 , C07D311/82 , C07D215/06 , C07D471/04 , C07F17/02 , C07F9/50 , C07C303/40 , C07C3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氧化合物的还原制备芳甲基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是指将含氧化合物、钛金属催化剂、碱类化合物、硼烷类化合物和有机溶剂混合,在保护气氛中于加热条件下发生含氧化合物的脱氧甲基化反应,即得芳甲基类化合物。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收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17918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709482.9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含二茂铁基烯酮对Fe3+应特异性识别,将1‑(取代)苯基‑3‑二茂铁基烯酮用溶剂配置成待测液。向待测液加入阳离子,并通过荧光光谱来识别Fe3+,发现对Fe3+离子有很好的灵敏响应;可以实现对Fe3+离子的快速检测;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且含二茂铁基烯酮可以更好地识别及检测环境中的Fe3+。
-
公开(公告)号:CN11254712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910854929.3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含其的制备氢气的方法,所述Ir催化剂具有式I和/或式II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Ir催化剂可以在较低温度(30‑100℃)、常压下并且在不添加有机溶剂和强碱性物质的条件下实现利用甲醇高效制氢,并且制备的气体混合物中CO含量很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13586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111355299.9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F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第八主族金属茂化合物杂芳基化的方法。具体地说第八主族金属茂化合物与卤代杂环芳香化合物在光催化剂的作用下,经LED光照制备。本发明通过简洁安全的步骤得到一系列杂芳基化的金属茂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3159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666055.2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7F17/02 , B01J31/24 , C07B53/00 , C07C29/145 , C07C33/26 , C07C33/46 , C07C33/48 , C07C33/28 , C07C33/30 , C07C41/26 , C07C43/215 , C07C67/31 , C07C69/732 , C07C213/00 , C07C215/30 , C07D213/30 , C07D307/42 , C07D33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手性二茂铁PNNO四齿配体及其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属于精细化工领域。本发明中公开的配体是一类新型的手性四齿膦配体,该类配体具有合成简单、易修饰,稳定性好等优点。该类配体的金属配合物在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表现出非常优异的催化活性和极高的对映选择性,可以高效地将α,β‑不饱和酮、简单芳基烷基酮、α‑羟基芳基烷基酮、α‑氨基芳基烷基酮、α‑氯代芳基烷基酮、β‑酮酸酯、芳基(杂)芳基酮等前手性酮还原成相应的手性醇,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92575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72670.4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C07F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合成二茂铁菲啶类化合物的方法,是以二茂铁肟1作为起始原料,在室温下将二茂铁肟1在溶剂中搅拌均匀,其后冰水浴下缓慢滴加二乙基锌,滴加完成后将反应体系置于室温下搅拌5‑10分钟,之后加入芳基格氏试剂2的乙醚溶液,100℃下进行反应;TLC点板监测原料反应完全后向反应体系中滴加氯化铵饱和水溶液淬灭反应,然后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硫酸钠干燥,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后得到粗产物,分离纯化后得到目标产物3。本反应反应过程中不使用过渡金属及金属有机试剂,生产成本低,生产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本反应可以得到一系列的二茂铁菲啶类化合物,反应大多数情况下产率大于80%。
-
公开(公告)号:CN111170857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10090484.9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C07C67/343 , C07D207/337 , C07D307/54 , C07D333/24 , C07F17/02 , C07C69/7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α,α,α‑三取代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将1,3‑二酮、2‑重氮乙酸酯、金属催化剂、干燥剂、酰胺类有机溶剂依次混合,室温下反应;随后过滤分离固体杂质,二氯甲烷洗涤若干次,得到滤液;再将所得的滤液进行浓缩,再经过柱层析色谱或薄层色谱,得到所述α,α,α‑三取代酯衍生物。本发明采用相对简单的底物和简便的方法,制备了常规方法需要繁琐的步骤才可以得到的α,α,α‑三取代酯衍生物,克服底物之间的空间位阻,底物普适性好,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原料简单易得,原子利用率高,实验后处理简单且绿色。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16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27129.9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信宝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F17/02 , C07F17/00 , C07C41/30 , C07C43/205 , C07C213/02 , C07C217/84 , C07C51/353 , C07C63/64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三碟烯桥联的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所述图1中,R可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的表示为R1‑(Z1‑A‑Z2)x‑,其中所述R1各自独立的选自‑H、‑D、‑T、‑Cl、‑CN、‑CD3、‑CF3、‑OCF3、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碳原子为1‑15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15的直链烯烃基、氟代的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氟代的碳原子数为1‑15的烷氧基或氟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直链烯烃基中的任意一种。该三碟烯桥联的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该类化合物制备简便,收率高,作为催化剂使用时适用于多种底物,催化剂使用量可大幅降低,对于各类金属催化的反应均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对于研究催化反应的进展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25071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010842291.4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汞离子光电双响应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探针分子特有的整体结构可以使其有选择地与Hg2+离子结合,并以二茂铁为电信号响应中心,以芳香杂环为光信号响应中心,通过荧光、电化学等信号的改变对Hg2+离子做出识别响应。探针分子集成了荧光探针和电化学探针的优点,可以多通道、高选择性地检测Hg2+离子,检测下限可达5.82×10‑6M。本发明的探针结构稳定,合成和使用方法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