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16991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073174.X
申请日:2009-1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H2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舰船高传递损失基座结构。包括由基座面板、基座腹板、基座肘板连接组成的基座结构主体,由横向安装板架、垂向安装板架和支撑肘板连接组成的连接机构;基座面板有一段伸出基座腹板的延伸基座面板,在延伸基座面板上设置有吸振覆盖层;基座腹板与垂向安装板架之间错位安装、即基座腹板缩进垂向安装板架一段距离;基座腹板上设置阻振质量。本发明使舰船基座结构传递船体与设备之间相互作用载荷同时,具备良好的隔离设备传递下来的振动波传播的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适用于各型船舶的典型高传递损失基座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1526437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910071709.X
申请日:2009-04-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桅杆惯性力响应测量方法。将桅杆模型倒置安装形成横(纵)摇摇摆系统,先后测量倒置桅杆摇摆系统的重力响应B和惯性力响应A,基于力学原理,建立桅杆正置摇摆时的惯性力响应C和A、B的关系C=A-2B,利用该关系式,实现用倒置桅杆模型的方法来测量桅杆正置惯性力响应。在摇摆系统中设置配重台,通过改变配重台上配重的重量来控制摇摆系统的摇摆周期。该方法在模拟不同周期,不同摇动幅值的横(纵)摇情况下的桅杆惯性力响应时具有稳定性和可控性好、成本低、辅助设备少、简便易行的特点,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工况下船舶横摇或纵摇时惯性力响应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670880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073071.3
申请日:2009-10-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4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船用组合抗冲击防护结构及其应用。其组成包括内壳板、夹层板,连接于内壳板、夹层板之间的支撑结构;所述的夹层板是由夹层板内边板、夹层板外边板和连接于夹层板内边板与夹层板外边板之间的半圆管夹芯组成的;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在内壳板上的梯形纵向骨材,固定在夹层板内边板上的横向骨架,连接于梯形纵向骨材与夹层板内边板之间的纵桁。本发明具有抗冲击性能好、结构总体重量轻、制造工艺简单、易于拆修更换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各种类型船舶的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01526438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71710.2
申请日:2009-04-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封闭式桅杆强度测量方法及专用测量装置。采用吸盘弹簧秤加载装置,测出桅杆的应力和位移响应;采用传感器支架加载装置,测出桅杆的响应;根据线性叠加原理,将桅杆各面加载的试验值累加,从而得到在所有载荷作用下的试验值,实现桅杆模型试验。本发明以线性叠加原理为理论基础,针对封闭式桅杆在风中的受力特点,提出了采用各面分别加载的方法开展模型试验。根据桅杆在风中受拉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特点,提出了吸盘弹簧秤加载系统和传感器支架加载系统以模拟桅杆所受风力,此两种系统能够实现较复杂结构的面拉力和面压力加载。解决了桅杆缩比模型试验非风洞试验无法开展的困难,为封闭式桅杆设计及试验提供了理想的替代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320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0623852.X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出水航行体缩比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行体筒内燃气推动加速的压缩气体动力模拟装置、工作方法;该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和高压储气罐、气压计、加热丝、通气机、气囊箱、发射筒、低压气室、航行体、以及控制柜;高压储气罐与空气压缩机连接,高压储气罐上设有气压计,加热丝设于高压储气罐的内壁上,气囊箱设于高压储气罐内,气囊箱内设有气囊,通气机与气囊箱连接,高压储气罐与发射筒连接,低压气室和航行体设于发射筒内,控制柜与空气压缩机和气压计、加热丝、以及通气机连接。在需要实验时,将高压储气罐内的高温高压气体输送至发射筒内,较为真实的模拟航行体加速出筒的过程,使得航行体获得持续的推动力,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7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1420.5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流旋涡驱动的剪切流生成实验装置,包括漩涡生成系统上安装的水流注入系统和水流排出系统;开启注水阀门,水流进入注水管道,经注水孔,引导进入上层导轨,在上层导轨中存积溢出后落入下层导轨,水流通过桶壁边缘处的开槽,沿壁面均匀流下,注入的流体远离涡心的水面,从而避免影响旋涡稳定性。开启输水阀门,桶内水流在通过排水孔流出的过程中,桶内的水为排水状态,由于重力作用,形成无旋点汇。同时,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水面会形成有旋点涡。水面剪切流旋涡由点涡与点汇叠加形成。本发明剪切流流域较大,原理清晰,结构简单可靠,可提供足够大的剪切流为结构模型提供所需的试验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49459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1318661.4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B63B7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出入水缩尺缩比模型的跨介质出入水试验领域,具体为跨介质出入水缩尺缩比模型的相似试验方法及其相似试验系统。在出入水缩尺缩比模型试验的相似条件中,确定超重力环境下流体力学的满足条件;确定超重力环境下相似条件中的空化数与气体密度系数;确定超重力环境下相似条件中的雷诺数;确定超重力环境下相似条件中的气核密度;确定超重力环境下相似条件中的韦伯数;基于超重力环境下流体力学、空化数与气体密度系数、雷诺数、气核密度及韦伯数的相似条件,得到超重力环境下出入水缩尺缩比模型试验的相似准数及跨介质相似律。用以解决制约高速跨介质出入水缩尺缩比模型试验发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7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67382.9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升降装置的超重力环境模拟器及其试验方法,属于入水航行体缩比模型试验的技术领域。解决了超重力缩比模型试验时离心技术难以模拟复杂的三维流动、对试验件的大小和形状有限制以及引入额外的旋转扭矩的局限性的问题。它包括发射装置、航行体和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小尺度试验装置或大尺度试验装置,所述航行体设置在发射区内,所述小尺度试验装置通过滑台升降机内设置的线性电机和控制系统实现水箱的升降,所述大尺度升降装置通过拖曳装置内设置的驱动装置带动升降支架实现水箱的升降。它主要用于模拟超重力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89453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10657.6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4N17/00 , H04N23/695 , H04N23/90 , G03B17/08 , F16M11/12
Abstract: 负压环境下的大纵深水下高速摄像同步测试系统,涉及水下高速摄像成像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技术中尚未公开一种能够远程、视野范围充足、可进行三维多角度拍摄的负压环境下大纵深水下高速摄像同步测试系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负压环境下的大纵深水下高速摄像同步测试系统,包括:多角度摄像支架,包括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用于固定并调整摄像机和照明灯的位置,支持多角度拍摄;升降平台,包括上层旋转平台和下层起吊平台,用于调整和固定摄像设备的高度和位置;密封筒,用于保护摄像机在水下和负压环境中的正常运行;深度计和负压计,用于测量水深和密封舱内的负压。适合应用于深水下高速摄像同步测试的工作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8110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21195.8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行体高速入水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入水航行体的浮潜式水下拦截防护系统,包括:主体,主体为一端开口的框架结构,主体的两侧壁上设有钢丝网;防护层结构,设于主体上;第一充气结构和第二充气结构,第一充气结构设于主体的侧壁,第二充气结构设于主体的底部,第一充气结构和第二充气结构均用于调节主体的水深位置;挡板,设于主体的一端部,且位于开口的下方。该高速入水航行体的浮潜式水下拦截防护系统,通过多层防护结构的设计,在指定位置进行模型拦截,并可保护池壁和平台,不与池壁和平台产生刚性连接关系;可实现在室内水池实验条件下水下拦截各种工况下的高速入水航行体,保护池壁、周边设备及航行体本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