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式内燃机气缸套筒和气缸壳体

    公开(公告)号:CN100460656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03110727.3

    申请日:2003-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冷式内燃机的气缸套筒(3),包括气缸套筒凸肩(4)和至少部分为圆柱形的外侧面(28),还包括在外侧面(28)中成型的并以环形槽(21)的形式构成的冷却槽(7),所述冷却槽用于冷却气缸套筒凸肩(4),其中,冷却槽(7)的轮廓线(29)在与气缸套筒凸肩(4)连接的上部区域(30)内,与外侧面(28)邻接的下部区域(31)内和上部-与下部区域(30,31)之间的侧面区域(32)内弯曲。为了避免因制造产生的应力集中造成气缸套筒断裂的后果和保证配合区域(35)中气缸套筒(3)的最佳冷却,使侧面区域(32)具有比下部区域(31)和上部区域(32)大的曲率半径(R2)。

    一种发动机缸体的冷却水套

    公开(公告)号:CN101270698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25282.5

    申请日:2008-04-30

    Inventor: 肖亨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的冷却水套,包括发动机缸体上的缸盖螺栓孔、螺纹包,缸盖水套周围的冷却水道为敞开式,特征是缸盖螺栓孔的螺纹包与气缸套外壁铸成一体为封闭式,在中间设有通水小孔,通水小孔与气缸盖水套相通。所述的冷却水道下部延伸到主油道的孔底。本发明改变了缸体冷却水套的结构形式,解决了小缸径发动机敞开式冷却水套中缸盖螺栓螺纹包强度偏低,容易撕裂,造成缸体报废,成本高的生产难题;既保证了高位置活塞环的可靠冷却,又保证了缸体上缸盖螺栓螺纹包的结构强度,在缸盖螺栓预紧力或燃烧时爆发压力作用下,不被撕裂。

    支持欧Ⅳ排放标准的气缸套及其气缸套材质

    公开(公告)号:CN1837596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610039736.5

    申请日:2006-04-07

    Applicant: 王明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支持欧Ⅳ排放标准的气缸套及其气缸套材质,该气缸套材质组成:C 2.8-3.0%,Si 1.7-2.1%,Mn0.6-0.9%,P 0-0.15%,S 0-0.04%,M0 0.25-0.4%,Cu0.50-0.85%,Ni 0.2-0.4%,Cr 0.25-0.45%,Fe91.71-93.7%。该气缸套在临近下端面(7)的外壁处设裙部(6),下腰带(5)位于外壁上靠近裙部(6),在上腰带(3)与下腰带(5)之间的外壁上设水套壁(4),其特征在于:在气缸套内表面(8)上分布平台网纹(9),所述平台网纹(9)由水平台(10)和深沟槽(11)组成。本发明的气缸套减少机油耗量,改善汽车尾气,支持欧Ⅳ排放标准,减少环境污染。

    内燃机的气缸衬筒
    8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739C

    公开(公告)日:2002-03-27

    申请号:CN97194448.2

    申请日:1997-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02 F02B2075/025 F02F1/16 F02F1/22 F16J10/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气缸衬筒(1),发动机有一个活塞(5),活塞在衬筒中可沿其纵向在底部死点和顶部死点之间移动,在底部死点时衬筒壁上的换气孔(8)暴露在活塞顶面(9)之上,在顶部死点时活塞处于气缸衬筒的顶部位置。活塞上设有几个活塞环(19,21-23),活塞环的外表面沿衬筒的内表面(13)滑动。气缸衬筒的内表面上设有几条凹槽(25),当活塞处于顶部死点时,上述凹槽对着顶部活塞环。沿着衬筒的纵向,单个凹槽(25-27)的延伸长度至少是顶部活塞环(19)高度的两倍。当活塞环对着凹槽时,凹槽起到使活塞环上下空间之间气流连通的作用。

    气缸体、发动机及车辆
    8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736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64535.7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缸体、发动机及车辆,气缸体包括:气缸体本体,沿气缸体本体的长度方向,气缸体本体的裙部壁厚构造为中间厚两侧薄的梭形结构。由此,在气缸体本体的长度方向上,通过将气缸体本体的裙部壁厚构造为中间厚两侧薄的梭形结构,有利于提高气缸体整体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满足较长气缸体的悬置承载需求。

    缸体冷却液套、柴油机及车辆
    8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4439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74312.3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缸体冷却液套、柴油机及车辆,缸体冷却液套用于冷却气缸,缸体冷却液套包括分液机构和液套机构,通过在分液机构上设置沿第一方向间隔的上液口,使得冷却液能够分别进入到缸盖的不同区域内,再通过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下液口,使得缸盖内的冷却液经过下液口进入到液套的不同区域内,从而使得冷却液更加均匀地分布,进而大大提高对不同缸体的冷却效果,使得不同缸体之间的冷却效果更加接近,避免出现不同缸体之间温差较大,出现过度冷却或冷却不佳的情况。

    一种抗穴蚀机体气缸体及气缸套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343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76641.2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穴蚀机体气缸体及气缸套,包括气缸体以及嵌入在气缸体内部的气缸套,气缸套环绕设有连接水泵的冷却水套,气缸体设有连通冷却水套的进水孔,气缸套顶部设有冷却水道,气缸体设有与冷却水道连通的出水孔,且冷却水套与冷却水道之间设有连通孔,冷却水通过连通孔自冷却水套进入冷却水道;气缸套包括与气缸体配合连接的加强部,加强部受热抵顶气缸体。气缸套设置加强部与气缸体连接,通过加强部提升气缸套支撑强度,使气缸套在受热膨胀后贴近气缸体,提高气缸套的定位稳定性,减小气缸套受到撞击而产生的振动及缸孔变形,配合气缸套顶部冷却水道对高温位置的冷却效果,有利于进一步减轻穴蚀问题。

    发动机及冷却系统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69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63657.7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冷却系统,发动机包括:第一冷却水套、第二冷却水套和第三冷却水套,第一冷却水套、第二冷却水套均设于发动机的气缸盖内,第一冷却水套和第二冷却水套连通,且第一冷却水套具有与发动机的预燃室对应设置的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水套具有与发动机的预燃室对应设置的第二冷却部,其中,第一冷却部环绕预燃室的上部,第二冷却部环绕预燃室的下部,第三冷却水套设于发动机的气缸体内,第三冷却水套具有内层水套、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进水流道、出水流道均与内层水套连通,且进水流道与第一冷却水套、第二冷却水套均连通,出水流道与第二冷却水套连通。能够强化对预燃室的局部冷却能力,有利于提高预燃室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用于减少衬套变形的独特缸体肋几何形状

    公开(公告)号:CN1131671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980076496.1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缸体包括一个或多个汽缸孔,其中每个汽缸孔被汽缸孔壁包围。所述汽缸孔壁包括将衬套定位在所述汽缸孔中的衬套止动机构。所述汽缸孔包括横跨上端与下端之间的中间部分,其中所述衬套止动机构可以定位于所述上端附近、所述下端附近或所述中间部分中。所述发动机缸体具有在所述汽缸孔壁外部的外汽缸体壁。所述外汽缸体壁包括相对于所述汽缸孔的圆柱轴位于所述衬套止动机构上方的第一肋和位于所述衬套止动机构下方的第二肋。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跨过所述衬套止动机构,以减少在所述发动机运行期间所述衬套的旋转和弯曲变形。

    一种柴油发动机缸体结构
    9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890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769571.7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缸体结构,包括:气缸体和气缸盖,所述气缸体用于支承柴油机结构并作为基础和骨架,所述气缸盖封闭连接在气缸体上,所述气缸盖上垂直布置有多个进气门和排气门;所述气缸体内设置有曲柄连杆机构并用于对外输出动力,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活塞、连杆、曲轴、飞轮、离合器和曲轴皮带轮,所述气缸体内还设置有燃料供给系统,所述燃料供给系统根据柴油机的负荷调节供油量,包括燃油箱、油管、喷油泵、喷油器、PFM和电子节气门。本发明冷却系统能够对柴油机工作受热零件上热量散发出去,节温器根据柴油机温度的不同自动变更流经散热器的水量,使柴油机温度保持正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