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34910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0281279.3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江苏金牛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IPC: B01D50/00
Abstract: 一种用于有机硅、多晶硅生产除尘方法及其生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具有气相物料和固相硅粉及催化剂的从有机硅或多晶硅流化床反应器排出的合成气通过干式除尘装置进行干式除尘,然后将干式除尘后的合成气排入洗涤装置进行湿法除尘,干式除尘装置内的温度控制在250℃~350℃,干式除尘后的合成气的固体颗粒物的直径≤1um。能够有效除去有机硅、多晶硅高温合成气中的固体颗粒,减少高沸物的损失,解决常规干式除尘过程中小颗粒无法去除及除尘器使用寿命短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8205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1365459.6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王爱芳 , 李全 , 谷新春 , 王宇光 , 张志 , 郭仁君 , 吴卓娅 , 林建英 , 吴爱国 , 陈天翔 , 马雪华 , 任文智 , 李升大 , 孟启贵 , 卫维剑 , 李子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属于医用材料生产技术领域,所述一种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生产系统,包括反应釜、电磁分离器、管式离心机、第一膜分离器、第二膜分离器、减压蒸馏塔。本发明所述的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不仅生产出的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安全、可靠,还能够有效的解决现在国内无法生产相应的纳米医用生物材料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40952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0195411.9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7C17/16 , C07C17/38 , C07C17/383 , C07C1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氯甲烷节能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液态原料甲醇在甲醇汽化器中加热,甲醇与氯化氢气体混合后从反应釜下部气相进口进入反应釜;反应釜釜底采出液作为甲醇汽化器的加热介质,釜底采出液经甲醇汽化器换热后循环至反应釜上部液相进口;液体和气体在反应釜内塔板或填料上作连续逆流接触;反应釜内高温混合气体从釜顶逸出,气体经过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两级冷却后输送至净化系统。另外公开一种用于实现上述制备一氯甲烷方法的节能生产系统。本发明将反应釜釜底采出的热流股与原料甲醇在甲醇汽化器内进行换热,有效回收高温流股携带的热量,充分利用了反应热,节约了甲醇预热汽化所需要的全部蒸汽,节能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8409780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450308.4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青岛科大隆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剂油热驱环流的有机硅水解物裂解方法及装置,在裂解装置中部同轴设置类螺旋板换热器形式的双螺旋通道,双螺旋通道中的其中一个螺旋通道上下两端不密封,作为裂解通道,另一螺旋通道上下两端密封,形成换热介质通道,溶剂油在裂解通道及双螺旋通道组成的柱体与裂解装置间的环隙中分布,有机硅水解物与KOH溶液的混合物送入裂解通道中,换热通道的换热介质为裂解通道提供热量,有机硅水解物在裂解通道内与溶剂油混合,边反应边汽化,气泡上升带动裂解通道内的液体上升到裂解通道顶部,气液分离后,溶剂油、未反应的有机硅水解物与KOH溶液通过环隙下降到裂解装置底部,形成自然循环。本发明无搅拌装置,传热、传质效率高,不会产生局部过热现象,装置生产周期增长,碱耗量减少,提高了环体收率和D4、DMC的质量,操作稳定、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84573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0978705.3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全 , 李升大 , 王宇光 , 谷新春 , 李国华 , 袁小建 , 彭永红 , 厉相 , 陶小钰 , 李阳 , 何欣蔚 , 路怀良 , 曹亮 , 张志 , 周剑 , 李志 , 柴新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氯硅烷水解和盐酸精制系统及方法,特点是包括水解塔、一级相分离器、二级相分离器、第一盐酸净化塔、减压罐、第二盐酸净化塔、第一萃取塔、第二萃取塔、汽提塔和线环分离塔,水解塔的侧部设置有多段进料口,水解塔的上端油相出口与一级相分离器的进料口连接,一级相分离器的油相出口与二级相分离器的进料口连接,水解塔的顶部气相出口、一级相分离器的气相出口和二级相分离器的气相出口分别连接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凝器的顶部气相出口与第一盐酸净化塔的下端进料口连接,第一盐酸净化塔的上端设置有新鲜盐酸溶液进口,第一盐酸净化塔的底部油相出口,优点是反应转化效率高且产品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23757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48199.1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 , 重庆华峰聚酰胺有限公司 ,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IPC: B01D17/028 , B01D21/02 , B01D21/26 , C07C209/86 , C07C211/12
Abstract: 一种己二胺碱液分离系统,包括脱乙醇塔、己二胺碱液分离器、第一粗己二胺罐、第二粗己二胺罐、脱水塔、脱焦塔,以及离心机,脱乙醇塔的进料口用于与反应生成液源相连,脱乙醇塔的塔底泵与分离器罐体的混合液进料口连接,分离器罐体的轻相出料口与第一粗己二胺罐连接,第一粗己二胺罐的侧壁上部与第二粗己二胺罐连接,第二粗己二胺罐通过脱水进料泵与脱水塔的进料口相连,脱水塔的塔底泵与脱焦塔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脱焦塔的底液罐通过脱焦塔的塔底泵与离心机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分离成本低,可有效分离己二胺及碱液,避免出现因设备堵塞影响己二胺正常生产,此外,还可提高己二胺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62209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1129605.6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级循环对称喷射式环氧化合物聚合反应系统及方法,包括环氧化合物聚合反应器,特点是其顶部中央设置有一级物料气液混合传质反应装置且其内沿中心轴对称设置有若干个二级物料气液混合传质反应装置;环氧化合物聚合反应器底部的物料出口分别连接一级循环泵和二级循环泵,一级循环泵通过一级循环冷却器与一级物料气液混合传质反应装置顶部的液体喷嘴连接,二级循环泵通过二级循环冷却器分别与各个二级物料气液混合传质反应装置顶部的液体喷嘴连接;两级物料气液混合传质反应装置的侧部均设置有环氧化合物吸入口,优点是有效提高反应器内气液混合效果和反应转化率,非常安全的生产分子量分布窄、均一性好的聚醚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99247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410110619.8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丙烷‑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环氧丙烷、多元催化剂依次加入到聚合反应釜内,再将高纯二氧化碳气体通入釜内,控制压力3.0~3.5MPag,温度为70~80℃,反应3~5小时,直至物料粘度达到7×105CP后,控制温度为65~70℃,反应4~5小时,直至物料粘度达到7×106CP后,使物料温度降至45~55℃,即得到共聚物粗产物;(2)启动凝聚洗涤釜的搅拌器,将聚合釜内压力降到0.5MPag后,将共聚粗产物、凝聚洗涤剂送至凝聚洗涤釜搅拌均匀,凝聚洗涤混合液经液固分离,得到产物,优点是聚合反应效率高、反应副产物少、催化剂消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083544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610389965.3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7C45/51 , C07C45/82 , C07C45/78 , C07C45/80 , C07C49/403 , C07C29/74 , C07C29/80 , C07C29/86 , C07C3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己酮精制及环己醇回收利用方法和系统,特点是步骤如下:将醇酮混合物送入脱轻塔进行脱除轻组分,塔底采出的物料送入环己酮产品塔,塔顶采出高纯环己酮产品,塔底采出主要含有环己醇的粗产物,然后送入环己醇回收塔,塔顶采出环己醇;采出的环己醇与适量的水混合后经加热送入环己醇脱氢反应器进行脱氢反应,得到含有环己醇、环己酮和水的混合产物,脱氢产物经两级冷却后气液分离,气相和液相送入脱水塔脱水处理,塔顶脱除的含油废水送往环己烷萃取塔,得到的上层油相送入醇酮回收塔,醇酮回收塔塔底得到含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油相送回脱水塔回收利用,优点是产品环己酮纯度高,环己醇高效高收率转化成环己酮,且系统能量集成度高,能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923308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112396.9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8G64/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丙烷-二氧化碳共聚用多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带搅拌器和乳化器的催化剂配制釜的内部气体用二氧化碳进行置换,然后充入高纯二氧化碳气体,维持催化剂釜内压力0.01-0.5MPag;(2)将低水高纯环氧丙烷充入釜内,然后启动搅拌器,维持搅拌转速30-60转/分,再依次加入定量的稀土盐和多元醇后,继续搅拌20-40分钟,直至形成均一悬浊状液体;(3)将二乙基锌加入釜中,维持搅拌转速30-60转/分,同时启动乳化器,乳化速度1200-1600转/分,乳化30-60分钟后,即得到多元催化剂,优点是能够将各种催化剂成分预先完全溶合乳化,并进一步提高催化剂催化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