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470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08270.7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模拟水下隔振系统性能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固定基座;移动基座,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移动基座滑动设置在固定基座顶面;设备模拟体,设置在两个移动基座顶面之间;隔振器,对称设置有两组,分别固定位于两个移动基座顶面,每组隔振器的顶面分别与设备模拟体一侧底面固定连接;加载组件,对称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移动基座远离设备模拟体的一侧,加载组件的一端与固定基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基座相连接,两组加载组件用于驱使两个移动基座相对于固定基座同步水平移动。本发明可以模拟不同水深下隔振系统的横向变形,有益于掌握变形规律,为深水条件下水下航行器隔振系统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1675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90210.X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F16L55/02 , F16L55/033 , F16L23/024 , F16L27/12 , B63B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船舶用耐压平衡减振接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套设在第一管体上;还包括限位环和调节件,其中,限位环设置在第一管体的外壁上;第二管体具有大径段和小径段,大径段与限位环滑动配合,小径段与第一管体滑动配合;调节件滑动套设在第一管体上,调节件与第二管体的大径段可拆卸连接,调节件与小径段的间距可调。如上述结构,第二管体是与第一管体滑动连接,因此在水流撞击船体发生形变时,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中的弹性元件可实现相互补偿,进行伸缩缓冲,以避免损坏。同时调节件可调整第二管体大径段的滑动行程以及本接管的最大延伸长度和刚度大小,其适配多种间距的管口连接使用,提高了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821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56298.6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隔断式防晃水箱,属于防晃水箱领域,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若干腔体;伸缩组件穿置在隔板上;活动板间隔设置在伸缩组件两端;伸缩组件内沿隔板板面的垂直方向开设有通道,通道连通相邻腔体,伸缩组件中部固定且两端相对于隔板沿隔板板面的垂直方向移动;箱体倾斜状态下使隔板两侧的两个腔体内形成液位差,活动板相对于隔板沿隔板板面的垂直方向移动,并带动伸缩组件的位于同侧的端部同时朝相同的方向移动,使活动板与伸缩组件的端部相抵接;在隔板上设置活动板随箱体的倾斜进行移动来控制通道的开闭组件控制开闭,始终使液面以下的通道保持开启而液面以上的通孔封闭,使相邻腔体的对流始终通过液面以下的通道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78409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61705.1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单向广播通信方法及系统,涉及水下无人航行器的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水面船的未来运动轨迹进行编码,得到运动轨迹编码;获取待传递信息,根据待传递信息与运动轨迹编码,形成待广播信息;根据未来运动轨迹生成航行指令,航行指令用于指示水面船根据未来运动轨迹进行航行,水面船在航行的过程中,产生与未来运动轨迹相对应的水声辐射噪声信号;响应于航行指令,并广播待广播信息,以使得水下无人航行器接收待广播信息。本发明在不使用主动发声的大功率声纳的情况下,实现有人平台对水下无人航行器集群的单向广播通信,误码率低;使用自身航行过程的辐射噪声作为信号源,属于已损耗能源的再利用,功耗低、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34375.9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F16L55/02 , F16L55/045 , F16L27/10 , F16L23/036 , F16L2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减震抗弯的水箱管连接结构,涉及水下航行器水箱连接技术领域,包括连接管、缓冲管、缓冲弹簧和拉接部件,其中,所述缓冲管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法兰,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法兰,所述缓冲管与所述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为合金钢管,所述缓冲管为铜合金波纹管;缓冲弹簧为石墨纤维复合弹簧,套设在所述缓冲管的周侧。通过设置缓冲管,在流经缓冲管的水压较高时,缓冲管会发生形变弯曲,可以有效减少连接管收到的冲击力,并降低本申请的管道连接结构在受到水冲击时所产生的振动效果,在缓冲管发生弯曲时,缓冲弹簧同步发生弯曲,拉接部件阻碍缓冲弹簧发生形变,进一步对缓冲管的弯曲进行缓冲,增加了管道连接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92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80197.1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10K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压五模胞元结构及其优化设计方法、五模式超材料,所述五模胞元结构整体呈六棱柱形,包括六棱柱骨架、填充介质和多个质量块;所述六棱柱骨架为中空结构,所述多个质量块分别设置在六棱柱骨架的内侧,所述填充介质填充设置在所述六棱柱骨架的中空结构中除多个质量块以外的区域。该五模胞元结构无声学空腔,具有强耐压能力和各向异性特性。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以各向异性声速及各向同性密度为优化设计目标,以耐压性能为约束条件,求解五模胞元结构的设计参数。所设计出来的五模胞元既具有预设的模量和密度,还具有足够的耐压能力,同时满足声速各向异性特性,可用于具有耐压能力的声学隐身衣等声学超结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3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8349.4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下爬桩机器人,包括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旋转组件、升降组件、重浮力调节舱和推进器组件;第一机械臂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一夹持部;第一基座与重浮力调节舱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与第一基座连接;第二机械臂包括第二基座和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与第二基座连接;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机构和旋转基座;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旋转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相对旋转;升降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基座和旋转基座之间发生相对直线运动;重浮力调节舱包括多个水箱;推进器组件安装于重浮力调节舱上。通过重浮力调节舱和推进器组件实现水中自由航行和转弯,通过升降组件和旋转组件实现越障爬行,作业安全性和效率高,可用于极端环境,避免了人为错误。
-
公开(公告)号:CN11786433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739653.7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B63B71/10 ,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下水动力实时预测方法及可变倾角微沟槽减阻结构,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水下流场的预测的CNN‑LSTM算法框架;S2:获取水下航行器流场仿真数据,并构建数据集;S3:利用数据集,对步骤S1构建的所述CNN‑LSTM算法框架进行训练;S4:将完成训练并满足预期的CNN‑LSTM算法框架,装配在水下航行器的信息处理单元中,用于预测水下航行器前方流场,并解析得到前方流场对水下航行器产生的相对作用。将预测结果配置在可变倾角微沟槽减阻结构中,适应性的调整迎流面的形状,以适应当前水动力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675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090210.X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F16L55/02 , F16L55/033 , F16L23/024 , F16L27/12 , B63B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船舶用耐压平衡减振接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套设在第一管体上;还包括限位环和调节件,其中,限位环设置在第一管体的外壁上;第二管体具有大径段和小径段,大径段与限位环滑动配合,小径段与第一管体滑动配合;调节件滑动套设在第一管体上,调节件与第二管体的大径段可拆卸连接,调节件与小径段的间距可调。如上述结构,第二管体是与第一管体滑动连接,因此在水流撞击船体发生形变时,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中的弹性元件可实现相互补偿,进行伸缩缓冲,以避免损坏。同时调节件可调整第二管体大径段的滑动行程以及本接管的最大延伸长度和刚度大小,其适配多种间距的管口连接使用,提高了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9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09905.5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40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提出了基于按需分配策略的潜水器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潜水器进行任务的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任务需求数据和能耗数据,构建初始化任务能耗模型,根据所述任务需求数据和所述能耗数据对初始化任务能耗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得到任务能耗模型;获取潜水器的待执行任务目标数据,根据所述待执行任务目标数据将潜水器的待执行任务划分为多个待执行子任务,获取待执行子任务的待执行子任务需求数据,通过所述任务能耗模型和所述待执行子任务需求数据获取待执行子任务的能耗数据;根据待执行子任务需求数据评估待执行子任务的优先级,基于能源分配策略、所述优先级和所述待执行子任务的能耗数据对待执行子任务进行能源分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