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75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37292.X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贮箱推进剂分布压力载荷计算和提取方法,包括:在贮箱截面上任意选取一点并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基于过载加速度与推进剂体积,获得推进剂气液界面与贮箱外围轮廓的交点坐标;选取贮箱外围轮廓与推进剂的一个交界点,建立压力求解三角形;通过海伦公式求解三角形面积,进而获得交界点到推进剂气液界面的垂直距离;依据压力求解公式,获得推进剂对贮箱壁面此交界点处的压力。本发明方法可以适应于任意外形的贮箱,辅助实际飞行器贮箱的设计与优化,节省实验成本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50461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011164994.2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胡鹏举 , 杨旸 , 费王华 , 秦云鹏 , 李杰奇 , 王国庆 , 郑雄 , 武健辉 , 李争学 , 王浩亮 , 曾星星 , 辜天来 , 尹戈玲 , 刘建妥 , 乔晓慧 , 姚星合
Abstract: 一种旋转加速式的磁悬浮电磁推进试验系统,包括:真空旋转加速段、试验段、磁悬浮电推进系统、能源存储分配系统、试验气体介质调控系统以及试验数据测量系统;试验模型通过旋转加速,获得初始速度并进入试验段,试验段内设置有磁悬浮电推进系统,通过磁悬浮电推进系统对试验模型进行速度控制,模拟飞行弹道;能源存储分配系统和试验气体介质调控系统均设置在试验段外侧,能源存储分配系统用于给磁悬浮电推进系统以及试验气体介质调控系统供电,试验气体介质调控系统用于调节密闭的试验段内部的气体压力及温度;试验数据测量系统用于采集试验模型运动数据。解决原有试验设备试验模型尺度受限、试验气体受污染、天地差异性等限制飞行器技术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8755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011382377.X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振型耦合特性的飞行器弹性影响仿真评估方法及系统,通过下述方式实现:从气动、载荷、总体专业获取已知的动力学建模输入条件参数;对输入条件中的耦合参数和弹性运动方程耦合项不进行舍弃,考虑弹性振型耦合特性,计算弹性运动方程系数;根据上述计算的弹性运动方程系数,建立考虑振型耦合特性的弹性运动方程和测量方程;将质心和姿态运动方程、上述建立的弹性运动方程和测量方程、以及制导控制律联立,进行考虑弹性耦合影响的仿真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08726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296016.8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空间复合材料立体网架结构,包括复合材料杆件和钛合金连接接头,通过钛合金连接接头将复合材料杆件在各个节点处连接在一起,形成可整体承载的立体空间网架结构。本发明能够解决水平起降天地往返运载器的结构设计方案问题,为实现水平起降天地往返运载器结构系统减重提供重要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08726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296016.8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空间复合材料立体网架结构,包括复合材料杆件和钛合金连接接头,通过钛合金连接接头将复合材料杆件在各个节点处连接在一起,形成可整体承载的立体空间网架结构。本发明能够解决水平起降天地往返运载器的结构设计方案问题,为实现水平起降天地往返运载器结构系统减重提供重要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97700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158827.5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耦合的吸气式飞行器姿态控制律设计方法,属于航空航天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吸气式动力、质心运动、姿态运动之间的强耦合,针对耦合系统中参数确定的部分,提出了考虑耦合影响的静态控制律,可最大限度利用已知参数,提高姿控响应品质;针对耦合系统中的参数不确定部分,提出了具有参数自适应功能的控制律,可在线调整控制参数,应对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确保飞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56754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99589.1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G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RLV大气层内主动段的制导方法,包括:S1,按飞行高度将RLV的飞行轨道的上升段分为飞行前段和飞行后段;S2,飞行前段采用开环制导,飞行后段采用闭环制导;S3,在飞行后段的闭环制导过程中,采取对高度和/或弹道倾角的补偿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按飞行高度将上升段分为两段,分别采取开环制导和闭环制导,既有效避免稠密大气层内的强干扰因素降低闭环制导鲁棒性的问题,又保证了制导高精度要求,兼顾了制导算法的鲁棒性和高精度。(2)该方案对箭载计算机存储量和在线计算量要求小,通过插值和简单计算即可得到制导指令,可靠性高,保证了工程可实现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77009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1158827.5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耦合的吸气式飞行器姿态控制律设计方法,属于航空航天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了吸气式动力、质心运动、姿态运动之间的强耦合,针对耦合系统中参数确定的部分,提出了考虑耦合影响的静态控制律,可最大限度利用已知参数,提高姿控响应品质;针对耦合系统中的参数不确定部分,提出了具有参数自适应功能的控制律,可在线调整控制参数,应对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确保飞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39071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0661240.X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1/10
Abstract: 一种高速飞行强适应性180度翻转控制方法,首先获得输入条件,然后计算可控攻角范围,据此确定最佳翻转外形和最佳翻转攻角,设计机动路径,并根据机动路径设计攻角机动策略和翻转控制策略,完成高速飞行180度翻转控制。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新型高性能飞行器在180度翻转过程中气动外形的显著改变,确定了最佳翻转攻角,并对攻角机动路径进行了合理规划,明确了最佳翻转控制流程,使得整个机动过程中都在飞行器合理的稳定性和操纵性条件下进行,翻转可靠性高。可适应翻转过程中飞行器气动特性、稳定性、操纵性的大幅、剧烈变化,实现快速、可靠翻转。
-
公开(公告)号:CN10648496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847855.7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90/50
Abstract: 一种大包线强机动飞行器动力学高精度仿真方法,属于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大包线强机动飞行器的刚体弹性耦合动力学高阶模型,建模过程仅考虑小幅线性振动假设,充分考虑了飞行器大包线强机动飞行过程中显著且快时变的气动力和力矩、发动机推力和力矩、重力、姿态强机动、气动舵快速运动与结构弹性振动之间的相互耦合影响,模型包含了全面的高阶非线性项,刚体运动与弹性振动之间的耦合影响项、姿态机动和气动舵快速运动对弹性振动和姿态的影响项。因此,该高阶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大包线强机动飞行器真实状态,利用该高阶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可以用于验证飞行器设计的合理性,验证结果较传统模型更准确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