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82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74684.3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1/46 , G05D109/20
Abstract: 飞行器的轨迹设计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飞行器轨迹设计领域,基于飞行器针对风险区风险程度的测量数据,并根据自身动力学模型、飞行器气动性能、发动机能力等参数选取合适的航路点,并通过引入开关函数,根据飞行器是否位于风险区中动态调整目标函数,使得飞行器在低风险区按照燃料最优进行轨迹规划,而在高风险区则兼顾燃料与时间最优,以得到飞行器安全与航程能力的帕累托最优解,并通过序列凸优化方法实现快速轨迹规划。通过该方法,可以增强飞行器对于风险区域的适应能力,提高飞行器安全性,增加飞行任务目标实现概率,提升飞行器总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0461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164994.2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胡鹏举 , 杨旸 , 费王华 , 秦云鹏 , 李杰奇 , 王国庆 , 郑雄 , 武健辉 , 李争学 , 王浩亮 , 曾星星 , 辜天来 , 尹戈玲 , 刘建妥 , 乔晓慧 , 姚星合
Abstract: 一种旋转加速式的磁悬浮电磁推进试验系统,包括:真空旋转加速段、试验段、磁悬浮电推进系统、能源存储分配系统、试验气体介质调控系统以及试验数据测量系统;试验模型通过旋转加速,获得初始速度并进入试验段,试验段内设置有磁悬浮电推进系统,通过磁悬浮电推进系统对试验模型进行速度控制,模拟飞行弹道;能源存储分配系统和试验气体介质调控系统均设置在试验段外侧,能源存储分配系统用于给磁悬浮电推进系统以及试验气体介质调控系统供电,试验气体介质调控系统用于调节密闭的试验段内部的气体压力及温度;试验数据测量系统用于采集试验模型运动数据。解决原有试验设备试验模型尺度受限、试验气体受污染、天地差异性等限制飞行器技术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28178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510548795.4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飞行器环境参数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包括多种传感器,多个无线节点,总结点,数据采集设备,网络管理节点;无线节点连接到传感器,接收总结点发送的配置指令,设置为1层次节点或2层次节点,接收与其连接的传感器发送的环境参数,并发送控制指令到与其连接的传感器;若设置为2层次节点,则将接收的环境参数发送到1层次节点,通过1层次节点发送到总结点;总结点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生成配置指令,发送到无线节点,接收1层次节点发送的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发送到数据采集设备。实现了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对飞行器复杂结构数据采集与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4318107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410584791.7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跨大气层飞行飞行器的高精度大气数据获取方法,立足于传统空速管测量技术和嵌入式大气测量手段,通过系统模型建立、冗余设计、温度补偿设计、数据融合等实现准确、快速获取满足跨大气层飞行器的大气试验数据。主要采用基于多点测压的压力传感器测压点布局的冗余设计技术和三点法解算模型的有效性选择策略,解决了测压孔故障过程中数据获取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温度补偿设计技术,解决了高温条件下空气比热变化引起的压力测量变化问题,提高压力测量精度;采用基于不同参数测量方式的大气数据测量手段,对测量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为跨大气层大气数据求解模型提供输入。
-
公开(公告)号:CN103595441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528582.6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4B1/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重复使用轨道飞行器的极高动态扩频信号快捕方法,首先计算扩频信号快捕参数,接着生成基于掩码的多路伪码,最后通过轮流进行FFT分析实现扩频信号的快速捕获,具体为:将载波频率进行分段,在每一个频率段内分别进行信号捕获;利用掩码方式产生多路并行伪码,将每路伪码与输入信号进行部分相关运算,多路并行相关运算结果轮流作FFT变换以节省资源;当遍历完全部频段后,便可得到载波多普勒及伪码相位的精确值;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重复使用轨道飞行器扩频信号快捕问题,实现了附加极大的多普勒频偏及动态范围的扩频信号快速捕获,且占用最低的FPGA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7977009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1158827.5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耦合的吸气式飞行器姿态控制律设计方法,属于航空航天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了吸气式动力、质心运动、姿态运动之间的强耦合,针对耦合系统中参数确定的部分,提出了考虑耦合影响的静态控制律,可最大限度利用已知参数,提高姿控响应品质;针对耦合系统中的参数不确定部分,提出了具有参数自适应功能的控制律,可在线调整控制参数,应对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确保飞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39071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0661240.X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1/10
Abstract: 一种高速飞行强适应性180度翻转控制方法,首先获得输入条件,然后计算可控攻角范围,据此确定最佳翻转外形和最佳翻转攻角,设计机动路径,并根据机动路径设计攻角机动策略和翻转控制策略,完成高速飞行180度翻转控制。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新型高性能飞行器在180度翻转过程中气动外形的显著改变,确定了最佳翻转攻角,并对攻角机动路径进行了合理规划,明确了最佳翻转控制流程,使得整个机动过程中都在飞行器合理的稳定性和操纵性条件下进行,翻转可靠性高。可适应翻转过程中飞行器气动特性、稳定性、操纵性的大幅、剧烈变化,实现快速、可靠翻转。
-
公开(公告)号:CN10739071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61240.X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1/10
Abstract: 一种高速飞行强适应性180度翻转控制方法,首先获得输入条件,然后计算可控攻角范围,据此确定最佳翻转外形和最佳翻转攻角,设计机动路径,并根据机动路径设计攻角机动策略和翻转控制策略,完成高速飞行180度翻转控制。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新型高性能飞行器在180度翻转过程中气动外形的显著改变,确定了最佳翻转攻角,并对攻角机动路径进行了合理规划,明确了最佳翻转控制流程,使得整个机动过程中都在飞行器合理的稳定性和操纵性条件下进行,翻转可靠性高。可适应翻转过程中飞行器气动特性、稳定性、操纵性的大幅、剧烈变化,实现快速、可靠翻转。
-
公开(公告)号:CN104466351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645305.8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适应大姿态变化的综合孔径热天馈系统,由两个综合孔径热天馈天线和天线控制器组成,综合孔径热天馈天线上下相对安装于飞行器。综合孔径热天馈天线采用多频段共形冷热一体化相控阵设计形式,多频段天线分层内埋至相控阵阵面内,单个综合孔径热天馈天线可完成Ka/Ku、S/C、L频段信号的收发。综合孔径热天馈天线的相控阵阵面层与天线热防护罩一体化综合设计,通过调整相控阵天线参数,可实现对天线幅度、相位修正。天线控制器根据飞行器的位置、姿态信息,得到飞行器和目标的角度和距离,动态调整综合孔径热天馈天线工作的发射、接收阵元数量,同时根据角度信息选出适合通信的综合孔径热天馈天线并完成波束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466351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45305.8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适应大姿态变化的综合孔径热天馈系统,由两个综合孔径热天馈天线和天线控制器组成,综合孔径热天馈天线上下相对安装于飞行器。综合孔径热天馈天线采用多频段共形冷热一体化相控阵设计形式,多频段天线分层内埋至相控阵阵面内,单个综合孔径热天馈天线可完成Ka/Ku、S/C、L频段信号的收发。综合孔径热天馈天线的相控阵阵面层与天线热防护罩一体化综合设计,通过调整相控阵天线参数,可实现对天线幅度、相位修正。天线控制器根据飞行器的位置、姿态信息,得到飞行器和目标的角度和距离,动态调整综合孔径热天馈天线工作的发射、接收阵元数量,同时根据角度信息选出适合通信的综合孔径热天馈天线并完成波束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