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0191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1031247.1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曌宇 , 宋东海 , 缪弼东 , 朱海燕 , 暴天鹏 , 马进军 , 饶宏伟 , 赵正路 , 高峰 , 胡纪绪 , 侯瑞 , 张斌 , 汪翔 , 李俊华 , 霍文婷 , 邵庆彬 , 王超 , 孙明珊 , 李东海 , 马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AI算法的高铁接触网设备巡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铁路接触网的杆塔、导线进行图片数据采集;S2、通过AI算法对采集的图片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提取疑似缺陷图片;S3、对疑似缺陷图片使用辅助分析工具对疑似缺陷的位置进行标记并分析,判定是否为缺陷;S4、判定为缺陷后,将图片中的故障点信息生成检修列表,导出给检修人员进行维修作业。本发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铁行业,辅助工作人员进行接触网缺陷检测,降低工作量,提高检测工作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213182832U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22160354.6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曌宇 , 宋东海 , 缪弼东 , 朱海燕 , 暴天鹏 , 马进军 , 饶宏伟 , 赵正路 , 高峰 , 胡纪绪 , 侯瑞 , 张斌 , 汪翔 , 李俊华 , 霍文婷 , 邵庆彬 , 王超 , 孙明珊 , 李东海 , 马骏
IPC: G06T7/73 , H04M1/72439 , H04N5/225 , H04W76/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基于AI算法的高铁接触网设备巡检系统,包括:采集模块、车载视频系统、辅助分析服务器和移动终端,其中,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对铁路接触网的杆塔、导线进行图片数据采集;车载视频系统,用于存储所述图片数据,并将图片数据上传至辅助分析服务器;辅助分析服务器,用于对图片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提取疑似缺陷图片、用于对所述疑似缺陷图片进行标记并分析,判定是否为缺陷图片、用于将判定为缺陷图片的中的故障点信息生成检修列表,并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检修列表,供检修人员查看。本实用新型系统架构简单、易于推广,可辅助工作人员进行接触网缺陷检测,降低工作量,提高检测工作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09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52915.6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济青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 伽利略(天津)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 , G01R31/00 , G01R31/12 , G01R31/58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故障预判分析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电缆故障预判分析方法。本发明构建了电缆故障诊断的特征矩阵,包括故障定位、电缆表面温度、局部放电、护层环流;利用大数据,根据故障节点和故障规则定义故障单元和故障树,形成树形的故障专家库,进而确定电缆故障类型;收集往年电缆故障的历史数据,包括诊断特征矩阵和故障类型,将数据归一化作为样本集;构建包含输入层、2对卷积池化层、全连接层和输出层的卷积神经网络,利用样本集在有监督模式下对网络进行训练,优化损失目标函数,最终得到电缆故障诊断模型,电缆故障诊断模型能够通过实际测量的诊断特征矩阵对电缆的故障做出预警,维护电缆系统的稳定,减少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599490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87340.6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供电段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工业算法的接触网接触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与受电弓和接触网的接触位置高度相同的图像获取设备采集的待处理图像;将待处理图像输入目标检测模型的编码层,获得增强特征图;根据增强特征图,对受电弓所在区域和接触网所在区域进行连通分析,确定连通系数;根据连通系数,确定是否存在接触故障。根据本发明,可避免接触位置被受电弓或接触网遮挡,造成误识别的可能性。并可通过得到不同的感受野之下的受电弓和接触网的特征图,且特征图经过边缘增强后,受电弓和接触网的边缘特征显著,提升了识别准确性。进一步地,可对接触网和受电弓之间的接触故障进行综合判断,提升判断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94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287340.6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供电段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工业算法的接触网接触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与受电弓和接触网的接触位置高度相同的图像获取设备采集的待处理图像;将待处理图像输入目标检测模型的编码层,获得增强特征图;根据增强特征图,对受电弓所在区域和接触网所在区域进行连通分析,确定连通系数;根据连通系数,确定是否存在接触故障。根据本发明,可避免接触位置被受电弓或接触网遮挡,造成误识别的可能性。并可通过得到不同的感受野之下的受电弓和接触网的特征图,且特征图经过边缘增强后,受电弓和接触网的边缘特征显著,提升了识别准确性。进一步地,可对接触网和受电弓之间的接触故障进行综合判断,提升判断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6502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597089.4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N7/18 , H04N21/23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视频流的视频帧,视频帧中包括采集的第一目标对象;基于视频帧获取目标影响因子的得分,目标影响因子为影响第一目标对象的结构化信息的提取精度的因子;基于目标影响因子的得分对结构化信息进行提取。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降低视频结构化处理中对计算资源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216557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962102.7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拍摄处理方法和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拍摄处理方法包括:获取拍摄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亮度信息,其中,拍摄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图像采集组件;将至少一个图像采集组件调整为与当前亮度信息匹配的拍摄模式;其中,不同拍摄模式是采用不同的光形成图像。上述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采集得到的图像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16557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0962102.7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N23/667 , H04N23/74 , H04N23/20 , H04N23/10 , G06V40/4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拍摄处理方法和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拍摄处理方法包括:获取拍摄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亮度信息,其中,拍摄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图像采集组件;将至少一个图像采集组件调整为与当前亮度信息匹配的拍摄模式;其中,不同拍摄模式是采用不同的光形成图像。上述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采集得到的图像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36502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97089.4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N7/18 , H04N21/23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视频流的视频帧,视频帧中包括采集的第一目标对象;基于视频帧获取目标影响因子的得分,目标影响因子为影响第一目标对象的结构化信息的提取精度的因子;基于目标影响因子的得分对结构化信息进行提取。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降低视频结构化处理中对计算资源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222461382U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23346350.7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济青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 伽利略(天津)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29/04 , G01N29/22 , G01N29/265 , G01N21/952 , H04N23/50 , H04N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故障检测装置,涉及电缆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板框体一,板框体一上安装有两个导向轮一,板框体一上还安装有超声波检测器一,且超声波检测器一位于两个导向轮一之间,半框体二,半框体二上安装有两个导向轮二,半框体二上还安装有超声波检测器二,且超声波检测器二位于两个导向轮二之间。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通过监控组件对导向轮二抵靠于电缆底部的状态进行监控,再通过移动组件使板框体一带动导向轮一抵靠于电缆的顶部,能够保证电缆对准于导向轮一与导向轮二之间,降低了检测装置在电缆上的安装难度,提升了对电缆的检测效率,再利用超声波检测器一和超声波检测器二对电缆的内部状态进行分析、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