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7603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15602.1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兵器工业新技术推广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IS的事故现场可视化方法和系统,包括:建立基于事故现场的GIS地图,并将事故现场划分成包括数据信息的若干网格;对所有网格的数据信息进行索引、提取和组合得到目标信息,形成表格文档,并存储至目标文件夹;监听目标文件夹内是否有存储的表格文档,若有则自动读取该表格文档中的目标信息;读取目标信息内代表每个网格的坐标,进行坐标转换,转换为与GIS地图一致的坐标值;将转换后的经纬度坐标绘制成矩阵块覆盖在GIS地图上,从而将事故现场可视化。本发明将石油化工领域的毒害气体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与GIS地图相结合,将事故三维模型计算结果展示在GIS地图上,实现了事故态势发展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07603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315602.1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兵器工业新技术推广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IS的事故现场可视化方法和系统,包括:建立基于事故现场的GIS地图,并将事故现场划分成包括数据信息的若干网格;对所有网格的数据信息进行索引、提取和组合得到目标信息,形成表格文档,并存储至目标文件夹;监听目标文件夹内是否有存储的表格文档,若有则自动读取该表格文档中的目标信息;读取目标信息内代表每个网格的坐标,进行坐标转换,转换为与GIS地图一致的坐标值;将转换后的经纬度坐标绘制成矩阵块覆盖在GIS地图上,从而将事故现场可视化。本发明将石油化工领域的毒害气体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与GIS地图相结合,将事故三维模型计算结果展示在GIS地图上,实现了事故态势发展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8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31731.0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强韧增材制造钢的开发与制备,包括:新型超高强韧增材制造钢的配料;根据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对原料进行冶炼,铸造成锭后锻造成一定尺寸的钢棒;对钢棒进行加工处理,制备成增材制造钢合金粉末;对合金粉末进行增材制造,制备得到超高强韧增材制造钢;从增材制造钢的沉积样上取样并对样品进行热处理,对热处理完成的样品进行加工处理,最后进行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本发明的超高强韧增材制造钢是在传统的超高强韧钢中引入更加细小的共格析出相,降低二次硬化钢中C,Cr,Mo的含量以减少半共格析出的碳化物,通过提升Ni的含量并添加Al在马氏体基体中引入更为细小弥散的共格析出相,相比于单一粒子的沉淀强化钢,可以进一步提高强度和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7355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39378.6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站台智能消防应急疏散指示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汇集模块、传输模块、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汇集模块通过流量监控摄像头提取地铁通道内人流量信息,接收火灾报警主机传送的火情信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接收乘客主动提供的通讯信息;传输模块运用通讯技术将有效信息传输;处理模块利用嵌入式处理器生成相应指令或提示信息;在突发事件下,通过指令将装置切入应急状态,显示模块同时显示火情和人流量动态信息,并将相应提示信息上传云端,发送至地铁内提供过个人通讯信息的乘客手机。本发明的智能消防应急疏散指示装置在地铁车站正常运行时可做作为普通指示牌,在火情出现时可手动切换到应急状态并提供实时有效的辅助疏散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5464.3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18/241 , G06N3/0464 , G06N3/049 , G06N3/08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神经网络的短路类型识别系统。TCN通过因果卷积和膨胀卷积技术,有效捕获序列数据中的局部和全局模式,适用于处理具有长期依赖特性的电气线路数据。模型构建包括数据预处理(清洗、归一化、拆分)、数据集划分(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以及模型训练与优化。训练过程中采用交叉熵损失函数和Adam优化算法,实现了对电气线路正常状态、炭化路径型短路及金属短接型短路的准确识别。优化后模型准确率接近100%,显著提升了分类性能。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基于TCN的电气线路短路检测方法,强调了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重要性,为电气火灾预防提供了技术支持。
-
-
公开(公告)号:CN1142356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70441.4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扩散模拟实验设备,包括:实验模拟腔室,所述实验模拟腔室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缩比模型,所述缩比模型设置于所述模拟腔室内部;环境模拟单元,用于模拟所述实验模拟腔室的不同实验环境条件,所述实验环境条件包括风速、风向、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中的至少两种;及环境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实验模拟腔室,用于监测所述实验模拟腔室内的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扩散模拟实验设备,能够模拟不同环境下的气体扩散实验,为有害物质泄漏的监控预警技术和应急救援能力提高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2684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03716.6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整体式无脚线电子雷管及起爆方法,电子雷管包括:微电源、物理阻隔模块、信号接收和处理组件、延期起爆组件和雷管药剂。本发明通过绝缘材料和机械开关的安全设计和传输信号稳定的安全电路,设置微电源于雷管管壳内部,能够为其余模块工作提供电能,绝缘材料和机械开关,可实现电源在与电路保持断开、降低电源能耗、保证雷管本身的安全可靠。通过采用天线与信号处理模块可实现对雷管的无线控制,并通过半导体开关控制电子雷管主要功能模块是否接入电路,通过升压模块提高后续电路工作电压,达到起爆雷管所需电压,采用电子芯片进行延期时间设定和控制起爆电容的充放电,从而最终实现远程安全可靠控制雷管起爆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6542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14098.5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熵控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鼓风稀释装置、鼓风稀释方法和鼓风稀释装置的布置方法,涉及鼓风稀释领域,包括风筒,风筒的底部开口端通过环形硬管安装在支撑架上,环形硬管的圆周外壁焊接在支撑架上,风筒的底部开口端的内壁与环形硬管的圆周外壁连接;排风组件安装在支撑架内,雾化网布设在环形硬管围成的圆周内,雾化网位于排风组件的正上方,排风组件用于制造气压差,使气体从支撑架的下方向所述雾化网的方向流动;环形硬管连通吸附剂水泵,吸附剂水泵通过环形硬管将吸附剂输送至雾化网中,雾化网用于对气体进行雾化;雾化后的气体通过风筒从风筒的顶部开口端排出;本发明对用害气体采用物化结合方式净化降低成本、减少人力、减少试剂用量、结构简单机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48398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267262.4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92942部队
IPC: G01M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模拟不同场景的生物激波管实验系统,属于防护装备抗暴抗冲击技术领域。该系统可以模拟冲击波在空中、水面、水下三种不同场景中对生物体的作用过程,包括激波管道系统、数据采集系统、配气系统、点火系统等。整个实验装置放置于一个嵌入地下的矩形水池中,通过调节水池中水位,控制激波管传输段、增强段和方舱内的水位,完成爆炸冲击波在在空中、水面、水下介质传播过程中对生物体的冲击作用过程。本实验系统不仅可模拟不同类型、不同当量反舰武器在空中、水面、水下爆炸后冲击波对舰艇内人员的冲击损伤实验,还可以为人员及其防护装置的抗爆抗冲击论证和评估提供实验平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