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622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45610.0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8/25 , G06F1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证据理论轨道交通自洽能源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梳理轨道交通自洽能源系统中人为、设备、环境、管理的风险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b.构造轨道交通自洽能源系统风险等级的高斯型隶属度函数,及其隶属度矩阵;c.基于矩阵分析进行改进DS证据理论的风险因素融合,同时,将各评价指标的内在影响关系转化为贝叶斯网络的拓扑结构,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并进行贝叶斯网络推理,计算得出整个轨道交通自洽能源系统分别处于5个风险等级的概率值。本发明在评估轨道交通风险时,计算速度快、精度高,能更好的融合多证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78907.9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光储的轨道交通自洽能源系统的系统级风险评估方法,首先,根据现场实际电气主接线图,建立轨道交通自洽能源系统的系统级故障树模型;接着,将所述故障树模型转化为贝叶斯网络,其中条件概率根据故障树模型中的与或关系确定,底层事件的设备故障率基于设备的运行特性进行计算;最后,对系统故障后果进行量化,根据系统级故障率及故障后果进行系统级风险评估。本发明基于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特性以及现场数据信息对某一运行条件下系统的风险进行了评估,为后续进行风险管控及制定应急预案提供依据,保障了高铁运输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90735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90637.7
申请日:2022-11-07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综合能源系统建模技术领域的计及新能源接入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对燃气轮机、燃气锅炉、制冷设备、电锅炉、储能设备分别进行建模,在园区内部设置光伏机组和风电机组;步骤B.利用PSO‑SVM对光伏出力与风电出力进行预测;步骤C.以系统新能源消纳最大和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计及新能源接入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模型。本发明在新能源消纳率最优的基础上,满足了电、热、冷负荷的需求,增加了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9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893309.1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西峡县供电公司
IPC: H02J3/28 , H02J3/00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20/10 , G06F17/18 , G06F17/12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光伏微网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需求侧响应和储能的分布式光伏微网系统优化方法,包括:步骤A:建立光伏日前出力预测模型;步骤B:建立储能与负荷模型;步骤C:建立光伏消纳能力评估优化模型。利用PSO‑SVM回归预测的方法对光伏日前出力进行预测。针对光伏发电弃光现象严重的问题,考虑储能与需求响应对光伏消纳率的影响,从节点电压不越限、潮流不过载、储能不过限等约束条件出发,考虑光伏消纳容量最大与网络有功网损最小建立优化目标,形成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评估优化模型,综合考虑光伏系统的消纳能力与经济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降低光伏电站的弃光率,为区域内的光伏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3625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662875.9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与交通融合技术领域的一种搭建高速公路自洽能源系统功能架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明确高速公路自洽能源系统的用户主体;所述用户主体包括内部用户与外部用户;步骤B、对步骤A明确的用户主体进行需求分析,包括产能单元需求、路内用能单元需求、安全运维单元需求、运行管理单元需求、路外用能单元需求、交易单元需求、通信单元需求、电网需求;步骤C、根据步骤B的需求分析,建立高速公路自洽能源系统功能架构。本发明方法建立的功能架构说明了高速公路自洽能源系统的功能要素及要素之间对应的逻辑映射,可为高速公路自洽能源系统的技术发展、建设管理、运营维护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46810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87589.4
申请日:2023-04-12
IPC: G06N3/092 , H02J3/00 , H02J3/06 , H02J3/38 , H02J3/24 , H02J3/48 , G06N3/09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深度强化学习与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交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预训练和知识引导的深度强化学习经济调度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高质量经验数据,并存放于经验回放池;步骤2:构造强化学习训练环境;步骤3:基于监督学习预训练方法提前对初始策略网络进行训练;步骤4:基于知识引导的Actor‑Critic网络再训练。本发明在智能体和环境进行交互之前,提前对智能体中的Actor网络进行训练,避免智能体在与环境交互的初期进行盲目的训练;同时在智能体的训练过程中嵌入专家知识,将其搜索限制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区域内,引导智能体促进新能源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3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88975.7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大学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3 , G06Q4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绿电交易机制的工业园区多目标调度模型配置方法,引入绿电交易机制,将余电园区的绿电传输给缺电园区,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基于设备种类和实际使用量构建初始无偿碳排放配额分配模型、实际碳排放模型以及阶梯式碳交易计算模型;构建考虑绿电交易机制和阶梯式碳交易机制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集群多目标低碳经济调度模型,采用自适应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绿电进行分配,求解考虑经济成本和实际碳排放量最低的多目标问题。通过算例分析验证调度模型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碳排放量,为求解大规模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问题和制定运行策略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739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22587.1
申请日:2023-05-10
Inventor: 陈艳波 , 郑国栋 , 王德帅 , 司杨 , 李春来 , 孙雪婷 , 李晓雪 , 李嘉祺 , 刘宇翔 , 刘志慧 , 杜钦涛 , 吴适存 , 方哲 , 陈晓弢 , 杨军 , 周万鹏
IPC: G06Q10/20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光储系统接入的轨道交通自洽能源系统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设备故障等级表,通过分析光储系统接入牵引供电系统所带来的影响确立光储系统的故障等级,而后通过电气主接线图和故障模式分析表得到含光储系统的各设备故障后果等级向量,采用设备失效率来构建设备故障概率等级表,通过各类设备的历史数据得到设备的故障概率等级向量;最后通过故障后果等级向量乘以故障概率等级向量得到设备故障矩阵,借助设备故障矩阵对设备故障进行风险评级,包括特别重大、重大、中等、一般和低五种风险等级;然后在设备风险评级的基础上对系统整体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3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43729.5
申请日:2023-04-23
Inventor: 陈艳波 , 李嘉祺 , 方哲 , 李春来 , 司杨 , 刘宇翔 , 张宁 , 田昊欣 , 陈晓弢 , 王德帅 , 杜钦涛 , 杨军 , 刘志慧 , 孙雪婷 , 吴适存 , 李晓雪 , 周万鹏
IPC: G06Q10/04 , H02J3/14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6 , G06F119/02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综合能源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考虑碳捕集与碳交易的园区低碳经济运行方法。建立激励型负荷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并根据可转移负荷和可削减负荷的总量计算用户补偿收益;建立能量转换设备和能量存储设备的运行模型,列写电、气、热、冷、氢多能流平衡方程;建立考虑能源提取、能源运输、发电运行和废气处理不同阶段和不同能源链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业园区碳足迹核算模型;将低碳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传统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性与经济性进行对比,验证在满足低碳经济优化运行目标的前提下系统的低碳性与经济性。本发明使得传统园区、低碳园区总成本降低,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实现了园区低碳减排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2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35179.7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计及源荷储多调节资源的电网可用输电能力优化方法。包括步骤A、描述风电场出力的不确定性,生成初始动态场景,对初始场景进行聚类;步骤B、建立激励型需求响应模型和运行机制,负荷聚合商向电网机构分段报价,确定负荷聚合商的IDR调度成本和IDR约束条件;步骤C、首先建立源荷储协调优化经济调度模型,然后建立基于直流最优潮流的ATC计算模型,最后判断未来24h内是否发生阻塞,若否,不进行步骤D,若是,进行步骤D;步骤D、构建随机动态ATC双层优化模型,将下层模型转化成等式约束并进行松弛,并进行高效求解。本发明的系统总运行成本与弃风率均得到有效下降,提高了新能源消纳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