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涵道式微小型单旋翼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1266036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011639259.2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涵道式微小型单旋翼无人机,包括单螺旋桨、动力传动杆和无人机外壳,无人机外壳内部安装有螺旋桨动力装置、第一固定板、小型涡轮、涡轮动力装置、无人机内置分层、飞行控制箱、传感器、电池、第二固定板、四个空气舵面以及相应的四个控制舵机、空气流通通道和进气口;单螺旋桨安装于动力传动杆上端,且动力传动杆下端与螺旋桨动力装置相连接;螺旋桨动力装置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小型涡轮在第一固定板的下方,小型涡轮下方安装有涡轮动力装置;无人机内置分层将小型涡轮以下第二固定板以上的空间隔离为内外两部分空间;所述四个空气舵面安装于无人机底部。该无人机可携带性、抗扰性、机动性更强且具有更加可靠的飞行特性。

    基于模型预测算法的氢能源无人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93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64249.4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算法的氢能源无人机控制系统及方法,控制系统包括飞行控制器、加速度计、陀螺仪、气压传感器、GPS模块、氢燃料电池、锂电池,加速度计、陀螺仪和气压传感器,通过采集数据获取当前无人机的加速度、角速度和高度,GPS模块获取当前无人机的位置,飞行控制器解析接收到无人机的加速度、角速度、高度和位置信息,获取当前无人机的所需的功率,利用低通滤波器对需求功率进行分配,通过模型预测算法控制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最后,再对直流母线上的功率进行分析,对多余的功率进行吸收,对缺失的功率进行补充,使得无人机能够稳定安全飞行;本发明解决了无人机在起飞、机动飞行等行为下快速变化的功率需求与氢燃料电池功率输出调节迟缓之间的矛盾。

    一种便携式微小型单旋翼无人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7815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641641.7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微小型单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外壳、单螺旋桨、传动杆、电机、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电池、自动驾驶仪系统、第一空气舵面、第二空气舵面、第三空气舵面、第四空气舵面以及若干舵机;所述单螺旋桨安装于传动杆上端,且传动杆下端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电机依托于无人机外壳内的第一固定板,所述自动驾驶仪系统和电池分别置于无人机外壳内的第二固定板的上下面,所述舵机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上,所述第一空气舵面、第二空气舵面、第三空气舵面和第四空气舵面安装于第三固定板下方无人机外壳部分的外壁。该无人机抗风性能强,且便于携带。

    一种便携式微小型共轴双桨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014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54731.5

    申请日:2021-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微小型共轴双桨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该无人机包括外壳、共轴双螺旋桨、传动杆、电机、电池、自动驾驶仪系统、四个空气舵面以及舵机等。共轴双螺旋桨安装于传动杆上端,四个舵面呈十字分布于外壳底部外壁。自动驾驶仪系统自动实现无人机姿态控制,可通过调整双螺旋桨转速差,空气舵面的偏转角,使无人机产生扭矩差,以及在舵面作用下产生俯仰角/横滚角偏转,从而实现前后左右运动。此外可在四个舵面外围设计安装圆形保护罩,既可以保护舵面,又能够起到最大效率利用螺旋桨洗流的作用。本发明无人机具有轻便小巧、便于携带、易于操作,控制设计简单、稳定性能好、抗风性能强,应用场景与起降条件要求低,机动灵活等优点。

    一种便携涵道式微小型单旋翼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1266036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639259.2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涵道式微小型单旋翼无人机,包括单螺旋桨、动力传动杆和无人机外壳,无人机外壳内部安装有螺旋桨动力装置、第一固定板、小型涡轮、涡轮动力装置、无人机内置分层、飞行控制箱、传感器、电池、第二固定板、四个空气舵面以及相应的四个控制舵机、空气流通通道和进气口;单螺旋桨安装于动力传动杆上端,且动力传动杆下端与螺旋桨动力装置相连接;螺旋桨动力装置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小型涡轮在第一固定板的下方,小型涡轮下方安装有涡轮动力装置;无人机内置分层将小型涡轮以下第二固定板以上的空间隔离为内外两部分空间;所述四个空气舵面安装于无人机底部。该无人机可携带性、抗扰性、机动性更强且具有更加可靠的飞行特性。

    运用栅格舵的微小型无人机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144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43597.6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栅格舵的微小型无人机及控制方法,属于微小型飞行器姿态控制领域。无人机采用圆筒状外壳,四个栅格舵面以水平安装方式均匀分布在圆筒状无人机外壳底部,四个栅格舵面的对称中心与无人机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无人机的螺旋桨在圆筒状无人机外壳顶部上方,栅格舵面安装于无人机的底部用于无人机的姿态控制。本发明栅格舵面与常规小型无人机上的平板舵面相比,具有更加优越的气动特性,运用于微小型无人机具有更加优越的控制性能并能够有效的减少侧风的影响。本发明通过数值仿真、在无风以及有风环境下分别进行飞行测试,仿真计算以及测试结果均验证了栅格舵面的气动特性以及控制性能比常规平板舵面更加优越。

    一种便携式微小型共轴双桨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014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754731.5

    申请日:2021-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微小型共轴双桨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该无人机包括外壳、共轴双螺旋桨、传动杆、电机、电池、自动驾驶仪系统、四个空气舵面以及舵机等。共轴双螺旋桨安装于传动杆上端,四个舵面呈十字分布于外壳底部外壁。自动驾驶仪系统自动实现无人机姿态控制,可通过调整双螺旋桨转速差,空气舵面的偏转角,使无人机产生扭矩差,以及在舵面作用下产生俯仰角/横滚角偏转,从而实现前后左右运动。此外可在四个舵面外围设计安装圆形保护罩,既可以保护舵面,又能够起到最大效率利用螺旋桨洗流的作用。本发明无人机具有轻便小巧、便于携带、易于操作,控制设计简单、稳定性能好、抗风性能强,应用场景与起降条件要求低,机动灵活等优点。

    一种燃料电池温度预测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172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75534.6

    申请日:2023-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能源无人机电池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温度预测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在燃料电池堆内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采集燃料电池堆的温度数据,温度传感器和电压放大模块连接,电压放大模块的电位信号作为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建立数学模型,对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将采集的温度数据使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得到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变化预测数据,使用优化算法将温度变化预测数据以最小化性能指标进行优化,根据优化求解得到的新的温度数据,将新的温度数据应用于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指令作为输入信号,温度超过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指令通过PWM模块转化为PWM信号,从而改变风扇的转速。

    一种无人机脚架收放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578051U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23003213.9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脚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无人机脚架收放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和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面凹槽位置处左右两侧内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外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三弹簧、连接板等结构使弧形件与弧形腿可以通过十字挡板进行收起,实现了无人机脚架可以进行收放使无人机便于储存的能力,解决了无人机的脚架不能进行收放导致不易对无人机进行储存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