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FET器件和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4771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010883722.1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FINFET器件和方法。一种器件,包括从半导体衬底延伸的鳍;在鳍之上的栅极堆叠;在栅极堆叠的侧壁上的第一间隔件;在与第一间隔件相邻的鳍中的源极/漏极区域;在栅极堆叠、第一间隔件和源极/漏极区域之上延伸的层间电介质层(ILD),ILD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ILD的第二部分比ILD的第一部分更靠近栅极堆叠;延伸穿过ILD并接触源极/漏极区域的接触插塞;在接触插塞的侧壁上的第二间隔件;以及第一隔离件和第二隔离件之间的气隙,其中,ILD的第一部分延伸穿过气隙并与第二间隔件物理接触,其中,ILD的第一部分密封气隙。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383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11628053.X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一种方法包括:形成金属性特征;在金属性特征之上形成蚀刻停止层;用掺杂剂注入金属性特征;在蚀刻停止层之上形成电介质层;执行第一蚀刻工艺以蚀刻电介质层和蚀刻停止层,以形成第一开口;执行第二蚀刻工艺以蚀刻金属性特征,并在金属性特征中形成第二开口,其中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接合;以及用金属性材料填充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以形成接触插塞。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7257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338580.X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一种方法包括形成源极/漏极区域,在源极/漏极区域上方形成电介质层,以及蚀刻电介质层以形成接触开口。源极/漏极区域暴露于接触开口。该方法还包括沉积延伸到接触开口中的电介质间隔件层,蚀刻电介质间隔件层以在接触开口中形成接触间隔件,在沉积电介质间隔件层之后通过接触开口向源极/漏极区域中注入掺杂剂,以及形成接触插塞以填充接触开口。

    半导体制造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769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705247.8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制造方法,包括:沿着平移路径相对于离子束移动多个感测器;获取由感测器所产生的感测器信号;将所获取的感测器信号转换成代表离子束的二维轮廓的数据集;从数据集产生离子束的多个第一一维轮廓;通过将离子束的第一一维轮廓中的每一者空间反转来产生离子束的多个第二一维轮廓;通过将第一一维轮廓中的每一者的第一电流密度值与第二一维轮廓中的对应一者的第二电流密度值迭加来产生离子束的多个第三一维轮廓;以及根据第三一维轮廓,决定是否继续使用离子束对晶圆进行植入制程。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383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11628053.X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一种方法包括:形成金属性特征;在金属性特征之上形成蚀刻停止层;用掺杂剂注入金属性特征;在蚀刻停止层之上形成电介质层;执行第一蚀刻工艺以蚀刻电介质层和蚀刻停止层,以形成第一开口;执行第二蚀刻工艺以蚀刻金属性特征,并在金属性特征中形成第二开口,其中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接合;以及用金属性材料填充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以形成接触插塞。

    用于制造多栅极晶体管的工艺和产生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122983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0853045.7

    申请日:2017-09-20

    Abstract: 在用于形成晶体管的后栅极金属栅极工艺中,在中间晶体管结构上方形成介电层,中间晶体管结构包括伪栅电极,通常由多晶硅形成。诸如图案化多晶硅、平坦化结构的顶层等的各个工艺可以去除介电层的顶部,当形成代替伪栅电极的金属栅极时,这可以导致减少了对栅极高度的控制,减少了对用于FinFET的鳍高度的控制等。增加介电层对来自这些工艺攻击的抵抗力,诸如在实施这种其他的工艺之前通过将硅等注入至介电层内,导致了顶面的较少的去除,并且因此提高了对产生的结构尺寸和性能的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用于制造多栅极晶体管的工艺和产生的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