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1247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1502626.3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并联型换流器零序环流平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并联型换流器的开关函数模型;S2、根据开关函数模型,分析并联型换流器在不平衡直流侧电阻影响下的零序环流特征;S3、根据不平衡输出阻抗的电压方程,分析并联型换流器在不平衡交流侧阻抗影响下的零序环流特征;S4、构造并联型换流器的零序环流模型,计算零序环流幅值;S5、根据零序环流特征,构造反馈控制策略,平抑零序环流。本发明不仅能准确分析零序环流特征,而且能有效平抑零序环流。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73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070006.5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46 , H02J3/24 , H02J7/34 , H02J7/00 , H02J3/32 , H02M7/537 , H02M3/155 , H02M1/08
Abstract: 一种微电网风‑储‑荷分层协同调频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微电网系统内各资源的运行特性,建立风‑储‑荷分层协同调频控制架构;S2、分别建立燃气轮机、双馈风机、储能系统以及可控负荷的调频控制模型,并建立微电网系统整体频率响应模型;S3、建立微电网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指标的预测模型,并以最大频率偏差作为频率分层指标,提出基于预测模型的风‑储‑荷分层协同调频控制策略,并在风机转速恢复阶段,通过储能系统补偿风机吸收的功率。本发明能够提前控制风机、储能系统以及可控负荷参与调频,提高了系统频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7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70006.5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46 , H02J3/24 , H02J7/34 , H02J7/00 , H02J3/32 , H02M7/537 , H02M3/155 , H02M1/08
Abstract: 一种微电网风‑储‑荷分层协同调频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微电网系统内各资源的运行特性,建立风‑储‑荷分层协同调频控制架构;S2、分别建立燃气轮机、双馈风机、储能系统以及可控负荷的调频控制模型,并建立微电网系统整体频率响应模型;S3、建立微电网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指标的预测模型,并以最大频率偏差作为频率分层指标,提出基于预测模型的风‑储‑荷分层协同调频控制策略,并在风机转速恢复阶段,通过储能系统补偿风机吸收的功率。本发明能够提前控制风机、储能系统以及可控负荷参与调频,提高了系统频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4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02626.3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并联型换流器零序环流平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并联型换流器的开关函数模型;S2、根据开关函数模型,分析并联型换流器在不平衡直流侧电阻影响下的零序环流特征;S3、根据不平衡输出阻抗的电压方程,分析并联型换流器在不平衡交流侧阻抗影响下的零序环流特征;S4、构造并联型换流器的零序环流模型,计算零序环流幅值;S5、根据零序环流特征,构造反馈控制策略,平抑零序环流。本发明不仅能准确分析零序环流特征,而且能有效平抑零序环流。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453193.6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工业大学
Inventor: 彭君哲 , 汪颖翔 , 常雨芳 , 张浩钦 , 夏方舟 , 王平凡 , 廖爽 , 李斯吾 , 郑云飞 , 王江虹 , 陈竹 , 雷何 , 王雅文 , 蒋煊焱 , 魏茂波 , 黄文聪 , 王澳黎 , 谭海东
IPC: G06N3/006 , G06N3/04 , G06N3/0442 , G06N3/0985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企业能源消耗量的预测方法、系统及设备,方法利用第一能量消耗量预测模型对历史数据集的线性数据进行预测,获得第一模型预测结果,然后基于历史数据集和第一能量消耗量预测结果作差,得到能量消耗数据集残差数据,再利用第二能量消耗量预测模型对能量消耗数据集残差数据进行预测,获得第二模型预测结果,组合第一模型预测结果和第二模型预测结果,即可得到最终的能源消耗量预测结果。本发明采用ARIMA和BiLSTM构成的组合模型进行预测,可以有效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并且利用混沌鸡群优化算法对BiLSTM模型进行参数寻优,将最优参数代入BiLSTM模型进行训练,能够缩短训练时间,提高搜索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8517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0494380.2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浩钦 , 雷何 , 迟赫天 , 夏方舟 , 王平凡 , 廖爽 , 彭君哲 , 汪颖翔 , 王雅文 , 董明齐 , 李斯吾 , 王江虹 , 陈竹 , 郑云飞 , 周志强 , 舒思睿 , 张焱哲 , 莫石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8/15 , G06F18/2113 , G06F18/214 , G06F18/241 , G06F18/27 , G06N3/0464 , G06N3/0985 , G06N20/20
Abstract: 一种基于碳排放流和大数据分析的区域碳排放预测方法及系统,在S1区域划分中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对各个子区域进行标签化处理,并依据不同标签分别形成各个子区域的主信息集和次信息集;S2进行MIC相关性分析,以对子区域次信息集中影响碳排放的特征进行相关性排名;S3构建子区域碳排放预测模型;S4基于构建的各个子区域碳排放预测模型进行仿真计算,输出区域碳排放预测结果。本设计不仅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得到不同的预测模型,从而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差异化的预测,而且可以通过标签化处理,有效降低求解难度,同时缩短区域碳排放预测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88147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493837.9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襄阳诚智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姜山 , 李智威 , 柯方超 , 唐学军 , 董弘川 , 陈然 , 周蠡 , 张赵阳 , 高晓晶 , 周英博 , 雷何 , 王雅文 , 齐剑 , 刘兴超 , 朱力 , 邹书星 , 张群辉 , 周启虎 , 张朝华 , 李修鹏 , 徐敬华 , 王鼎东 , 陈国辉 , 徐红兵 , 万千 , 程锋
IPC: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LCC模型的设备成本核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分别获取#imgabs0#个变电设备在同一全寿命周期的#imgabs1#个源费用数据集,再通过预设等年费用测算模型分别对#imgabs2#个源费用数据集进行时序性分项测算,得到#imgabs3#个变电设备在全寿命周期的#imgabs4#个等年费用集;然后通过预设全寿命周期LCC模型分别对#imgabs5#个等年费用集进行时序性汇总,得到#imgabs6#个变电设备在全寿命周期的#imgabs7#个总成本序列;再将#imgabs8#个总成本序列分为#imgabs9#个第一总成本序列和#imgabs10#个第二总成本序列;然后根据#imgabs11#个第一总成本序列对#imgabs12#个第二总成本序列进行优劣性检验。本设计能对变电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优劣性核定,具有简易性、可靠性和适用性,以为未来部署变电设备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914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61170.7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改善分布式共识系统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创建一个包含多个共识节点的分布式共识系统,分布式共识系统包含n个共识节点,n个共识节点分为f个拜占庭共识节点和正确共识节点,n≥3f+1;同时,设置敌手控制所有拜占庭共识节点,每个共识节点通过网络链路相连;客户端通过领导者节点将执行请求广播给所有共识节点;共识节点接收prepareQC后向客户端发送prepareReply;共识节点接收vc消息或nv消息后,分别向客户端发送vc‑commitReply或nv‑commitReply。本发明提出在分布式共识系统中的正常情况和视图切换协议分别引入快捷回复,将共识系统中正常情况下的延迟和视图切换的延迟分别降至5轮网络延迟和2轮网络延迟,以有效降低客户端层面的共识延迟。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16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132987.6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浩钦 , 雷何 , 夏方舟 , 彭君哲 , 王平凡 , 汪颖翔 , 廖爽 , 迟赫天 , 王雅文 , 董明齐 , 李斯吾 , 王江虹 , 陈竹 , 郑云飞 , 舒思睿 , 张焱哲 , 莫石 , 王润华
IPC: H02J3/1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一种计及电力需求响应的区域电力低碳调节方法,该方法先针对高负荷用电区域,采用第一电力调度模型确定该用电区域在调度日的电力调度策略,然后基于调度日的电力调度策略,以该用电区域的预估电力需求响应总效益最大为目标确定该用电区域中各子区域的电力需求响应系数,再按照调度日的电力调度策略进行调度,并在调度日结束时计算各子区域的实际电力需求响应效益占比,最后通过比较实际电力需求响应效益占比与电力需求响应系数调整下个调度日各子区域的电力需求响应系数,并采用第二电力调度模型确定下个调度日的电力调度策略后进行下一次循环。本发明在保障电力稳定安全供应的同时能减少电力碳排放,实现电力低碳调度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658989.0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浩钦 , 雷何 , 夏方舟 , 王雅文 , 王平凡 , 彭君哲 , 廖爽 , 董明齐 , 周志强 , 李斯吾 , 王江虹 , 汪颖翔 , 迟赫天 , 陈竹 , 雷庆生 , 张焱哲 , 莫石 , 舒思睿 , 张震
IPC: G06Q10/04 , G06Q50/26 , G06Q50/06 , G06F18/25 , G06F18/243 , G06F18/27 , G06N3/0442 , G06N20/20
Abstract: 一种区域中长期动态碳排放因子的预测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法先基于区域动态碳排放因子的中长期历史数据,采用多种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分别进行动态碳排放因子预测,再将各模型的预测结果通过加权的方式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动态碳排放因子预测结果,且各模型的权重基于均方误差,采用滑动窗口进行动态调整确定。本发明不仅有效提高了预测模型的鲁棒性和精度,而且模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