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063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166771.2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A61K36/03 , A61K9/50 , A61K47/42 , A61K31/201 , A61K31/557 , A61K31/575 , A61P2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羊栖菜中抗老年痴呆活性油脂微胶囊产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抗老年痴呆活性油脂技术领域。采用亚临界萃取对羊栖菜进行活性成分提取后去除溶剂得到粗浸膏;粗浸膏进行正相硅胶柱梯度层析;对所得洗脱组分进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筛选,得到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组分;合并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组分得到具有抗老年痴呆活性的功能油脂,该活性油脂可被制备成微胶囊产品HFFOM。在行为学水平上,该微胶囊产品能够明显改善由LPS导致的斑马鱼记忆认知障碍;在生化水平上,该微胶囊能够明显降低由LPS导致的斑马鱼神经炎症、抑制大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能显著改善正常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496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96577.6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鲅鱼嘌呤含量的方法,通过香辛料浸泡与超声波联合处理能显著降低鲅鱼嘌呤含量,改善了鲅鱼高嘌呤的局限,在特定的超声条件下结合香辛料浸泡,能显著降低鲅鱼中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和腺嘌呤的含量,且该方法对于鲅鱼背部鱼肉品质的影响较小,突破了现有超声处理不利于保持鱼肉品质完整的问题;本发明在保证鱼肉质量和嘌呤脱除效果相均衡的同时降低了超声处理对鲅鱼品质的影响,比现有技术中单独进行浸泡、蒸煮或超声处理相比,具有更加显著的嘌呤脱除效果,还提升了鲅鱼中较难去除的黄嘌呤的效果,为降低鲅鱼的嘌呤含量提供更多高效可靠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29948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988164.4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场辅助冷冻水产品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水产品置于磁场强度为40~80mT的环境下进行冷冻。并且确定了在冷冻过程中施加强度为60mT的磁场可以达到更好的冷冻保藏效果。运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冷冻保藏水产品可以加速冷冻过程,减少冷冻所需时间,并且本发明所述方法冷冻保藏的水产品的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的流动性明显降低,解冻损失和蒸煮损失更少,有助于保持冷冻水产品的颜色、持水能力和质构特性,延长了冷冻水产品的货架期,提高了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86916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915735.6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IPC: A61K49/18 , A23L33/115 , A23L29/00 , A23P10/30 , A23L29/281 , A23L29/238 , A23L29/294 , A23L29/231 , A23L29/256 , A61K35/60 , A61K9/107 , A61K47/42 , A61K9/50 , A61K8/92 , A61K8/11 , A61K8/64 , A61K8/06 , A61Q19/00 , A61Q19/08 , A61P39/06 , B01J1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次将鱼油酶解物和未酶解的鱼油共同作为油相制备鱼油乳液,无需额外添加外源的乳化剂和抗氧化剂,既可以达到安全环保的要求,又能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和营养价值,将鱼油乳液进一步制备成鱼油微胶囊,所得鱼油微胶囊能够形成更致密的包埋结构,从而提高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并且该鱼油微胶囊的制备过程操作简单,反应条(56)对比文件禤俊勇,等.选择性脂肪酶水解金枪鱼油制备改性水解甘油酯工艺优化《.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2卷(第2期),104-111.陈莹.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鱼油微胶囊的绿色酶法制备、 体外消化及氧化稳定性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2022,(第4期),1-110.刘书成;章超桦;谢燕;洪鹏志;吉宏武;郝记明;张静.脂肪酶水解低值鱼油富集EPA和DHA甘油酯的研究.中国粮油学报.2009,(第03期),79-83.
-
公开(公告)号:CN11686916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15735.6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IPC: A23L33/115 , A23L29/00 , A23P10/30 , A23L29/281 , A23L29/238 , A23L29/294 , A23L29/231 , A23L29/256 , A61K35/60 , A61K9/107 , A61K47/42 , A61K9/50 , A61K8/92 , A61K8/11 , A61K8/64 , A61K8/06 , A61Q19/00 , A61Q19/08 , A61P39/06 , B01J1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次将鱼油酶解物和未酶解的鱼油共同作为油相制备鱼油乳液,无需额外添加外源的乳化剂和抗氧化剂,既可以达到安全环保的要求,又能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和营养价值,将鱼油乳液进一步制备成鱼油微胶囊,所得鱼油微胶囊能够形成更致密的包埋结构,从而提高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并且该鱼油微胶囊的制备过程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绿色安全,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56918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18316.9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释胰岛素的纳米粒子(NPs)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是将鱼精蛋白溶于水中制成鱼精蛋白溶液,加入由胰岛素、水、HCl组成的胰岛素溶液,经旋涡混合器搅拌混合后,将混合物逐滴加入岩藻多糖(FU)溶液中,再混合搅拌得到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包载胰岛素,可避免胰岛素被胃肠蛋白酶酶解,提高其在胃肠道内的稳定性,有利于肠道对胰岛素的摄取和运转,有助于治疗药物从胃肠道进入体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500535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486465.7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减原肌球蛋白致敏性的方法。该方法将原肌球蛋白进行高密度二氧化碳处理,所述高密度二氧化碳处理的条件为:温度为40~70℃,时间为15~60min,压力为5~40MPa。本发明采用特定条件的高密度二氧化碳技术对TM蛋白进行处理,不仅使DPCD处理后的TM蛋白空间构像发生了明显改变,还实现了TM蛋白致敏性的有效消减。
-
公开(公告)号:CN11345553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76303.X
申请日:2021-07-31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IPC: A23B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鲳鱼的节能速冻方法。该方法是将金鲳鱼放入腔体温度为A的液氮速冻机内,当鱼体中心温度达到‑6~‑4℃时,关闭液氮速冻机;待液氮速冻机的腔体温度升至B时,启动液氮速冻机,当鱼体中心温度达到‑19~‑17℃时,关闭液氮速冻机;最后将金鲳鱼取出在‑19~‑17℃下贮藏;其中,所述A为‑105~‑85℃,所述B为‑95~‑65℃,且A≤B。本发明的金鲳鱼速冻方法不仅减少了液氮的消耗量,实现了节能,还减少了金鲳鱼肌肉的硬度损失和蒸煮损失,有效保证了金鲳鱼的品质,延长了金鲳鱼的货架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31489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0958956.8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IPC: A23L17/00 , A23L17/40 , A23L29/26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虾肉糜‑食用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虾肉糜、虾肉糜质量1~3%的食用胶,所述组合物的表观粘度η为2000~5000Pa.S,保证虾肉糜3D打印过程的连续化,使3D打印产品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同时,控制虾肉糜~的50流00变Pa单·元S1链/z,接可强以度保A证F为3D25打00印产品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使3D打印产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利用本发明3D打印的虾肉糜产品,打印精确性达91%以上,打印稳定性达94%以上,且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适宜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制成各种多种形状的3D打印制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54570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08508.6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半胱氨酸与岩藻多糖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以及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来源于褐藻的天然大分子岩藻多糖和半胱氨酸为前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了Cys/Fu‑CQDs,最佳制备工艺为:加热时间6h,岩藻多糖与半胱氨酸的质量比5:2。Fe3+(10~200μmol/L)和Cr6+(10~300μmol/L)能够高效淬灭Cys/Fu‑CQDs荧光,并呈良好线性关系。因此,Cys/Fu‑CQDs可用于Fe3+和Cr6+的检测。本发明为开发新型高灵敏高选择性碳基纳米荧光探针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拓展了海洋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