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3D深度相机减振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81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91587.0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3D深度相机减振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涉及智能机器人平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3D深度相机和缓冲组件,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壁的滑座,所述滑座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空心轴,所述空心轴弧形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且第一套筒和空心轴连通。本发明能够当固定座下降的幅度过大时,第二套杆上升带动第二弹簧、缓冲杆和第二橡胶板上升,固定座和第二橡胶板接触,通过第二橡胶板的形变,对固定座直接提供缓冲,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通过缓冲杆和第二橡胶板进一步对固定座提供缓冲。

    一种线阵相机图像校正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3110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75388.7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阵相机图像校正方法,已知圆弧目标半径R、圆弧圆心在世界物理坐标系XOYw、相机靶面中心安装于圆弧中的坐标(X0,Y0)、相机轴线与XOYw的X轴偏转角α、线阵相机横向像素代表距离du和相机焦距f,S1:求取线阵相机光轴与圆弧的交点;S2:遍历像素点,得到每个点在圆弧上的交点,再得到其弧度角;S3:根据具体点和中心点的相对弧度角差,得到每个点在弧度上与中心与圆弧交点的距离,作为点在展开图中的相对位置;S4:根据每个点与中心点的距离重构图像。根据圆弧与相机成像模型的相对位姿关系,恢复图像像素点在客观物理空间内的坐标,根据坐标进行图像重构,从而可获得反映圆弧路径上目标的真实相对信息。

    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3D深度相机减振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813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091587.0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3D深度相机减振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涉及智能机器人平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3D深度相机和缓冲组件,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壁的滑座,所述滑座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空心轴,所述空心轴弧形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且第一套筒和空心轴连通。本发明能够当固定座下降的幅度过大时,第二套杆上升带动第二弹簧、缓冲杆和第二橡胶板上升,固定座和第二橡胶板接触,通过第二橡胶板的形变,对固定座直接提供缓冲,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通过缓冲杆和第二橡胶板进一步对固定座提供缓冲。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92930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48675.X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二载体的速度偏离量;根据速度偏离量,控制图像传感器对被拍摄物的拍摄频率。本申请提供的图像采集方法,可以根据第二载体发生的旋转偏移,控制图像传感器的拍摄频率,避免图像传感器在叠加了第二载体的旋转偏移之后,初始拍摄频率无法有效的获取被拍摄的表面信息。故本身申请图像采集方法,可以提高获得图像的图像质量。

    一种防爆挂轨机器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582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7965.7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挂轨机器人,主体支架的上端面设置有顶板,顶板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端部设置有底板,底板下表面安装有云台,主体支架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驱动轮连接,且驱动轮的两侧均设置有承重机构与纠偏机构,承重机构位于轨道侧面,纠偏机构位于轨道下表面,主体支架上还设置有检测模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网络连接模块。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从而使机器人在轨道上行走,检测模组实时进行检测,保证行车安全,当到达指定位置后,升降机构带动云台下降或上升,云台对现场视频和温度数据的采集,并通过网络连接模块传输到后台进行处理,从而对现场进行判断和预警。

    一种用于高压线的检测机器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04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915996.2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线的检测机器人,包括主架,主架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行走轮和夹紧机构,行走轮放置在高压线上方,且任意两个行走轮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夹紧机构位于行走轮的内侧,夹紧机构上的夹紧轮位于高压线的下方,主架的一侧设置有成像机构,主架的另一侧设置有探伤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将行走轮放置高压线上,再通过夹紧机构控制夹紧轮夹紧,从而将机器人夹紧在高压线上,并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行走轮在高压线上运动,到达指定区域后,使成像机构位于待检测高压线的后端,启动探伤机构对待检测高压线进行检测,从而取代了人工检测,同时也能在高压线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9293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49262.3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二载体的速度偏离量,速度偏离量为第二载体相对于被拍摄物发生旋转的角速度;根据速度偏离量和第二载体预设的初始运动速度,确定第一载体的目标角速度;将第一载体的当前角速度调整至目标角速度,并控制图像传感器采集被拍摄物的图像。本申请提供的图像采集方法,通过获取承载第一载体的第二载体的速度偏离量,从而对第一载体进行旋转速度的调整,使得搭载在第一载体上的图像传感器可以在一个稳定的旋转速度下工作,提高了拍摄图像的质量。

    一体化无人机综合补给系统及补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35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571857.3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多功能补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化无人机综合补给系统及补给方法,该装置包括六轴机器人、视觉识别系统、自动加油系统、存放柜、静音空气压缩装置以及控制系统,机器人底部具有行走轨道,行走轨道设置在存放柜一侧,存放柜包括顶层和底层,顶层用于放置物料,控制系统和静音空气压缩装置均设置在底层内,视觉系别系统、自动加油系统均与机器人连接,机器人末端具有快换夹具机构。快换夹具机构包括电池更换气动夹具和燃油补给气动夹具,存放柜连接有加油机,机油上具有的油管与燃油补给气动夹具连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快速为无人机提供足够电能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