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32318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596734.0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2 , F01L1/02 , F01L1/053 , F01M1/02 , F01M9/10 , F01M11/0004 , F01M2011/0083 , F01M2011/023 , F02B61/02 , F02B75/22 , F02B2075/025 , F02B2075/027 , F02B2075/1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V型干式油底壳引擎的油路结构,其能够良好地将气缸盖内的油回收至储油部。V型干式油底壳引擎(E)的油路结构(40)具有:油回收通路(41),其在所述V型干式油底壳引擎E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沿着位于左右各气缸组(BL、BR)的气缸盖(13)的最下部的侧壁部和气门室的底面之间,以其至少一部分比气门室的外侧下端部更靠近外侧的方式在气缸排列方向上延伸设置;第一连通孔(42),其设置有多个,且连通气缸盖的气门室与油回收通路;第一吸油通路(43),其连接油回收通路和第一吸油装置(P1)。气门室内的油被第一吸油装置通过第一连通孔、油回收通路以及第一吸油通路吸引,并送回储油部(OT)。
-
公开(公告)号:CN102878414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210238613.X
申请日:2012-07-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IPC: F16N1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6 , F04B49/08 , F04C2/10 , F04C14/26 , F04C2210/206 , Y10T137/7845 , Y10T137/7867 , Y10T137/7925 , Y10T137/7929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油泵的释放装置,能够确保发动机的高速旋转领域的、从油泵吐出的油的适当油压,并且确保中速旋转领域的良好的润滑性,谋求发动机的效率改善的作用。由释放壳体(A)、释放阀(6)以及弹簧(7)构成,该释放壳体由释放流入部(2)、阀通路部(3)、凹部(4)以及具有释放孔(51)的油排出部(5)构成,该释放阀在第1粗径部(61)与第2粗径部(62)之间具有细径部(63),该弹簧将释放阀(6)弹性驱使至释放流入部(2)侧。凹部(4)形成在比油排出部(5)更靠近释放流入部(2)侧的位置,凹部(4)的轴方向长度形成为比释放阀(6)的第1粗径部(61)的轴方向长度更大,凹部(4)和释放孔(51)之间的轴方向最短距离形成为比细径部(63)的轴方向长度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463231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596734.0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2 , F01L1/02 , F01L1/053 , F01M1/02 , F01M9/10 , F01M11/0004 , F01M2011/0083 , F01M2011/023 , F02B61/02 , F02B75/22 , F02B2075/025 , F02B2075/027 , F02B2075/1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V型干式油底壳引擎的油路结构,其能够良好地将气缸盖内的油回收至储油部。V型干式油底壳引擎(E)的油路结构(40)具有:油回收通路(41),其在所述V型干式油底壳引擎E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沿着位于左右各气缸组(BL、BR)的气缸盖(13)的最下部的侧壁部和气门室的底面之间,以其至少一部分比气门室的外侧下端部更靠近外侧的方式在气缸排列方向上延伸设置;第一连通孔(42),其设置有多个,且连通气缸盖的气门室与油回收通路;第一吸油通路(43),其连接油回收通路和第一吸油装置(P1)。气门室内的油被第一吸油装置通过第一连通孔、油回收通路以及第一吸油通路吸引,并送回储油部(OT)。
-
公开(公告)号:CN10316187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10527715.3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F1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10 , F02B75/065 , F16F15/265 , Y10T74/2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的平衡器装置。在包括一对平衡器轴(11,21)的平衡器装置(10)中,用于平衡器轴的径向轴承(41-44)仅形成在平衡器壳体(30)中和/或其一体延伸部(52)中。因为与平衡器壳体分离地设置的泵罩(56)不包括用于各平衡器轴的径向轴承,因此当机加工平衡器壳体中的径向轴承孔时无需将泵罩附接到平衡器壳体,从而简化制造过程,并且与其中泵罩设置有需要与平衡器壳体的对应轴承孔对准的轴承孔的情况相反,能够无困难地确保用于各平衡器轴的轴承半部的同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0669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086656.4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F1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10 , F02B75/065 , F16F15/265 , Y10T74/2184 , F16F2230/0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的平衡器壳体结构。该平衡器壳体结构具有平衡器壳体,该平衡器壳体设置在油盘中,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平衡器轴,所述平衡器壳体结构包括:过滤器安装部,该过滤器安装部被形成为从所述平衡器壳体的底壁向下延伸的筒状壁;入口通路,该入口通路沿着所述平衡器轴的长度设置在所述平衡器壳体的邻近所述过滤器安装部的部分的内部中并且延伸到油泵中;以及连通通路,该连通通路连通所述过滤器安装部的内部与所述入口通路,所述连通通路包括均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多个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02878414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238613.X
申请日:2012-07-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IPC: F16N1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6 , F04B49/08 , F04C2/10 , F04C14/26 , F04C2210/206 , Y10T137/7845 , Y10T137/7867 , Y10T137/7925 , Y10T137/7929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油泵的释放装置,能够确保发动机的高速旋转领域的从油泵吐出的油的适当油压,并且确保中速旋转领域的良好的润滑性,谋求发动机的效率改善的作用。由释放壳体(A)、释放阀(6)以及弹簧(7)构成,该释放壳体由释放流入部(2)、阀通路部(3)、凹部(4)以及具有释放孔(51)的油排出部(5)构成,该释放阀在第1粗径部(61)与第2粗径部(62)之间具有细径部(63),该弹簧将释放阀(6)弹性驱使至释放流入部(2)侧。凹部(4)形成在比油排出部(5)更靠近释放流入部(2)侧的位置,凹部(4)的轴方向长度形成为比释放阀(6)的第1粗径部(61)的轴方向长度更大,凹部(4)和释放孔(51)之间的轴方向最短距离形成为比细径部(63)的轴方向长度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338033A
公开(公告)日:2002-02-27
申请号:CN00803064.2
申请日:2000-10-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24 , F16H7/18 , F16H2007/0804 , F16H2007/0872
Abstract: 一种张紧装置(14)设于发动机(1)上,包括:支承构件(16)、压板(17)、及弹性(18),该压板(17)的基端部(17a)保持于气缸体(3),前端部(17b)支承于支承构件(16),并与正时链(11)滑动接触,该弹簧(18)由压板(17)保持,由其弹性力将压板(17)推压在正时链(11)。支承构件(16)一体成形于气缸体(3),前端部(17b)接触在形成于支承构件(16)的导向面(16a),从而可自由滑动地受到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4806696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10086656.4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F1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10 , F02B75/065 , F16F15/265 , Y10T74/2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的平衡器壳体结构。该平衡器壳体结构具有平衡器壳体,该平衡器壳体设置在油盘中,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平衡器轴,所述平衡器壳体结构包括:过滤器安装部,该过滤器安装部被形成为从所述平衡器壳体的底壁向下延伸的筒状壁;轴向通路,该轴向通路沿着所述平衡器轴的长度设置在所述平衡器壳体的邻近所述过滤器安装部的部分的内部中并且延伸到油泵中;以及连通孔,该连通孔连通所述过滤器安装部的内部与所述轴向通路,所述连通孔包括均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多个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03161877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210527715.3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F1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10 , F02B75/065 , F16F15/265 , Y10T74/2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的平衡器装置。在包括一对平衡器轴(11,21)的平衡器装置(10)中,用于平衡器轴的径向轴承(41-44)仅形成在平衡器壳体(30)中和/或其一体延伸部(52)中。因为与平衡器壳体分离地设置的泵罩(56)不包括用于各平衡器轴的径向轴承,因此当机加工平衡器壳体中的径向轴承孔时无需将泵罩附接到平衡器壳体,从而简化制造过程,并且与其中泵罩设置有需要与平衡器壳体的对应轴承孔对准的轴承孔的情况相反,能够无困难地确保用于各平衡器轴的轴承半部的同轴性。
-
公开(公告)号:CN1212469C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00102646.1
申请日:2000-0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M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24 , F01L1/02 , F01L1/022 , F02B2275/18 , F16H7/18 , F16H2007/0872
Abstract: 链传动箱(23)的内部容纳有用来转动成相锁型式的一曲轴(11)和各凸轮轴(5)的一链轮机构(一链轮12和一无声链14)、施加预定张力至链条的一松弛侧的一个张力板(18)或用以防止所述链条在其拉伸侧跳出的一导向板(19),该链传动箱的内部通过设置肋(27、28)来分隔,肋(27、28)从发动机E的一端面和链条盖(22)的一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面凸出,各肋的末端边缘指向垂直于曲轴的张力板或导向板的边侧(18a、18b)。按照该结构,所设置的肋从缸体或链条盖上凸出以与张力板或导向板协作来形成一分隔体,无需从链线控制和放大发动机就可界定具有足够截面面积的一油通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