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室及司机室的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6017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064711.5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司机室及司机室的组装方法。该司机室包括:地板构件,适于安装在一对边梁之间,地板构件的最前端连接有前端墙;骨架结构,连接于一对边梁,地板构件连接于骨架结构的底部;内饰结构,安装于地板构件上并连接于骨架结构中,内饰结构的前端伸出有承重板,承重板的伸出端连接于前端墙;蒙皮外壳,铺装于骨架结构的外部,并构造成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流线型结构。该司机室利用整体的地板构件和一体构造的内饰结构为骨架结构分担负重,并能起到对骨架结构的补强作用,从而使得该司机室的结构强度和耐碰撞能力得到大大提升,该结构可以应用于复合材料司机室中,从而解决复合材料不耐碰撞的缺陷,并能满足司机室高度轻量化指标的要求。

    司机室内饰结构、司机室、轨道车辆及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2294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110064702.6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司机室内饰结构、司机室、轨道车辆及组装方法。该司机室内饰结构中,主罩板设置成拱形结构,并能连接于司机室的骨架结构的一对基础梁之间,主罩板内一体构造有内饰组件;承重板连接于主罩板的前端并相对于主罩板向前伸出,承重板的伸出端连接于骨架结构的前端墙。该司机室内饰结构将内饰组件一体构造于主罩板的内部,并在主罩板的外部前端连接承重板,利用承重板实现司机室受到撞击时对撞击力的传递和分担,并能对司机室整体负载进行有效分担,以使该司机室内饰结构能够对司机室骨架结构起到补强作用,在提高司机室的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司机室整体承载能力,并大大减轻司机室的重量。

    一种吸能结构、排障器装置、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74425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0033507.7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能结构、排障器装置和轨道车辆,吸能结构包括均由复合材料制成的U型框架、吸能管,以及均由金属制成的吸能管前座、吸能管后座,吸能管前座固定于U型框架前部的内侧,吸能管后座的两端分别与U型框架的两个尾端固定,吸能管固定于吸能管前座和吸能管后座之间;且,吸能管前座和吸能管后座,均设有金属凸台,吸能管和金属凸台相互嵌套并固定。本方案通过调整吸能管数量和长度以适应不同车型的吸能需求,应用范围更广;复合材料制成U型框架作为主体,吸能管前座和吸能管后座由金属制成作为骨架,具备一定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可有效减重;金属凸台与吸能管嵌套固定,实现了复合材料制成的吸能管的可靠安装。

    车厢及其静电测试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5821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092010.4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厢及其静电测试方法,车厢包括多个车体板,多个车体板拼接以形成车厢的车体,其中,车体板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车体板的内部设有第一导电组件;导体组件,相邻的两个车体板通过导体组件导电连接,以使整个车体形成导电连通,车体板上设有开口槽,相邻的两个车体板上的开口槽位置对应地设置,并在两个车体板拼接后形成安装空间,其中,导体组件包括导电垫片,导电垫片设置在安装空间内,第一导电组件包括铜网,导电垫片通过导电胶与铜网连接,相邻的两个车体板之间通过导电胶密封连接。本发明的车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材料制成的车厢行驶过程中不容易放电的问题。

    一种排障装置和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308593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91387.5

    申请日:2021-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排障装置和轨道车辆,排障装置包括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外板和梁体,外板包括板端部和由板端部两侧分别向后延伸的两个板侧部;所述梁体固化于所述外板的内侧,梁体相应包括梁端部和由所述梁端部两侧分别向后延伸的两个梁侧部;梁侧部与板侧部长度相当,且所述梁侧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梁端部的宽度,也小于所述板侧部的宽度;所述外板的内侧和所述梁体之间形成空腔,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泡沫层。排障装置梁体较宽的梁端部可收集正面的分散冲力,两侧较窄的梁侧部有利于支撑补强以及冲击载荷向后的传导,外板和梁体之间的泡沫层可以保证整个排障装置的结构强度,从而获得各方面性能符合要求的排障装置,且整个排障装置得以有效减重。

    一种吸能结构、排障器装置、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744253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110033507.7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能结构、排障器装置和轨道车辆,吸能结构包括均由复合材料制成的U型框架、吸能管,以及均由金属制成的吸能管前座、吸能管后座,吸能管前座固定于U型框架前部的内侧,吸能管后座的两端分别与U型框架的两个尾端固定,吸能管固定于吸能管前座和吸能管后座之间;且,吸能管前座和吸能管后座,均设有金属凸台,吸能管和金属凸台相互嵌套并固定。本方案通过调整吸能管数量和长度以适应不同车型的吸能需求,应用范围更广;复合材料制成U型框架作为主体,吸能管前座和吸能管后座由金属制成作为骨架,具备一定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可有效减重;金属凸台与吸能管嵌套固定,实现了复合材料制成的吸能管的可靠安装。

    司机室骨架结构、司机室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62295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110064699.8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司机室骨架结构、司机室及轨道车辆。该司机室骨架结构包括:地板构件,前端连接前端板,后端连接后端梁;一对基础梁,间隔设置于地板构件两侧的上方,并且每组基础梁分别连接于前端板和后端梁之间;一对主支撑梁,间隔设置于一对基础梁的上方,并且每个主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前端板和后端梁。该司机室骨架结构能够将地板构件纳入至骨架结构中,并以地板构件整体结构与通长结构的主支撑梁共同作为司机室承重的重要部件之一,从而司机室骨架结构的整体承重能力以及耐撞击能力都得到了可靠提升,进而使得司机室能够实现既满足司机室轻量化要求并兼顾司机室耐碰撞能力,又能弥补复合材料不耐碰撞冲击的属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