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调度命令的多线路并行卡控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8558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66516.9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调度命令的多线路并行卡控方法,包括:通过调度命令模块在后台数据库服务器创建包含有索引值的并行区段基础数据;根据并行区段基础数据,将与并行区段关联的收令单位和供电单元添加对应的关系索引值形成关联数据存储至后台数据库服务器;基于并行区段基础数据和关联数据,以目标线路基础信息为检索条件,确定本线路基础信息,并在后台数据库服务器检索本线路对应的并行线路基础数据和与并行区段相关联的收令单位和供电单元;根据检索结果拟制调度命令,使调度命令能够自动选择本线路关联的收令单位并将供电单元信息填充至调度命令文本。本发明建立了多线并行数据存储系统,降低了人工识别难度,提高调度命令准确性。

    一种基于列控CTC的移动闭塞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195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16155.6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列控CTC的移动闭塞实现方法,应用于列控CTC中的自律机,包括:S1,解析列车计划,生成相应的进路序列;S2,根据进路序列,在列控CTC中的站场图的相应位置添加对应的车次号;S3,获取RBC实时发送的一列车的相关信息;S4,根据列车的相关信息与进路序列中的列车进行匹配;S5,若匹配成功,则更新站场图中的车次显示并显示相应的移动授权位置;S6,根据列车实时的虚拟分区位置,进行相应的车次跟踪;S7,当车次跟踪到预定位置时,前方车站的CTC系统检查当前车次是否满足进路触发条件;S8,如果满足,则对当前车次的进路进行自动触发。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新型列控CTC的移动闭塞解决方案。

    一种CTCS-4列车运行系统原理展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612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721268.5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TCS‑4列车运行系统原理展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试验室内搭建C4列车运行系统中的中心设备、车站设备和车载设备,所述中心设备包括CTC、TSRS、RBC、GSM‑R、FAS、模拟集成服务器、轨旁适配器、轨旁仿真,所述车站设备包括TIS/OC、联锁、自律机、车务终端、占线板,所述车载设备包括车载主机、驾驶台DMI、CIR;S2,控制列车按照一演示线路运行;S3、在运行过程中,获取列车在所述演示线路的实时位置信息,并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在显示屏中实时展示驾驶台司机视景以及鸟瞰列车视景。本发明实现在室内环境中对C4列车运行信号全系统的原理展示,且演示效果的真实感、沉浸感强。

    一种CTC系统与列车沙盘模型的联动装置和联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47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56190.0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一种CTC系统与列车沙盘模型的联动装置和联动方法,CTC系统通过通讯服务器发送列车运行阶段计划给自律机,将计划转换为进路信息发送给仿真系统的联锁系统和RBC/列控系统执行信号开放动作。CTC系统通过CTC接口服务器发送列车运行阶段计划给仿真系统的列车控制系统,控制列车在计划时间点在站场预定位置添加上列车,生成列车运行速度曲线指导列车以规定的速度运行。仿真系统的信号开放状态及列车运行系统会通过CTC接口服务器反馈给CTC系统进行显示,CTC系统把这些信息通过接口服务器转发送给沙盘系统,沙盘中控系统根据收到的信息控制系统中的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和列车运行。本发明架构灵活,适配力强,造价低,扩展性强,可从全局把握整个列车运转过程。

    一种高铁车站通过能力计算与瓶颈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58504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53282.9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铁车站通过能力计算与瓶颈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列车信号控制领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CTC系统历史数据并提取关键信息;根据关键信息计算繁忙时段咽喉区通过能力和实际利用率、繁忙时段到发线通过能力和实际利用率;比较繁忙时段咽喉区实际利用率和繁忙时段到发线实际利用率,识别能力瓶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基于实际历史数据计算车站通过能力、能够识别车站通过能力的瓶颈等优点,有助于在行车发生延误后有针对性采取策略,提高车站运输效率或延误后的恢复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