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7138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11229761.3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土桥诚
IPC: F16D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和液压系统。连接结构(72)包括第一旋转轴(35)的一端、第二旋转轴(70)的一端和连接部件(74),在第一旋转轴形成有第一凹部(78),连接部件具有连接体(84)和第一连接嵌合部(87),其中,该连接体的外径比第一凹部的内径小且所述连接体位于第一凹部内;所述第一连接嵌合部以能相对于第一嵌合部(80)滑动且能向其传递旋转力的方式嵌合于所述第一嵌合部,该第一嵌合部形成于第一旋转轴,在连接体形成有第二连接嵌合部,该第二连接嵌合部以能相对于第二嵌合部滑动且能向其传递旋转力的方式嵌合于所述第二嵌合部,该第二嵌合部形成于第二旋转轴的一端。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防止连接部件的脱落等。
-
公开(公告)号:CN11031595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241579.3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有效地利用马达周围的死区来配置散热器的同时,确保散热器的冷却性能的车辆。车辆(1)具备:驱动车轮(2)的马达(3),为马达(3)供电的电池(4),在冷却马达(3)的冷却剂与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散热器(5)。散热器(5)配置在车辆(1)的地板面(13)的下方,且配置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上的马达(3)与电池(4)之间的间隙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457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1471653.3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通过简单且紧凑的结构,可改善所连接的电力配线的迂回性,能够有效地提高装置及其周边结构的布局的自由度。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1),将作为车辆(100)的驱动源的电动机(10)、与电动机电连接的电力转换装置(30)、以及传递来自电动机的动力的旋转的动力传递机构(50)一体化而成,其中,将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轴向配置成车宽方向,在车宽方向上的电动机的其中一侧与另一侧分别配置电力转换装置与动力传递机构,在电力转换装置设置有供电力配线(40)连接的连接器部(39),连接器部配置成从电力转换装置向车宽方向引出电力配线。
-
公开(公告)号:CN11202061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980027814.5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Abstract: 在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在末级从动齿轮(29)与末级驱动齿轮(28)啮合的啮合部(38)的前方的侧壁(17a)设置有油收集凹部(50),所述油收集凹部(50)收集从齿轮箱(16、17)的底部由末级从动齿轮(29)扬起的油并供给到轴承(32),因此,即使由末级从动齿轮(29)扬起的油被所述啮合部(38)阻止而难以到达轴承(32),通过利用油收集凹部(50)来高效地收集通过了所述啮合部(38)的油并供给到轴承(32),也可以有效地对支承差速器(13)的轴承(32)进行润滑。
-
公开(公告)号:CN11031595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910241579.3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有效地利用马达周围的死区来配置散热器的同时,确保散热器的冷却性能的车辆。车辆(1)具备:驱动车轮(2)的马达(3),为马达(3)供电的电池(4),在冷却马达(3)的冷却剂与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散热器(5)。散热器(5)配置在车辆(1)的地板面(13)的下方,且配置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上的马达(3)与电池(4)之间的间隙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07467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80027517.0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土桥诚
Abstract: 在车辆用动力单元中,输出轴(33)从与电动马达(11)和减速器(12)一起收纳在马达壳体(14)的内部的差速器(13)沿车宽方向延伸,该输出轴(33)收纳在马达壳体的内部且车宽方向端部借助于输出轴轴承(37)而支承于马达壳体。马达壳体在电动马达与输出轴之间具有空间部(38),对电动马达进行润滑而飞溅的油通过空间部被供给到输出轴轴承,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可靠地对支承差速器的输出轴的输出轴轴承进行润滑,而无需在马达壳体的壁部内形成润滑用的油通路、或在马达壳体的内部配置润滑用的油管、或使用油脂那样的润滑剂来进行润滑。
-
公开(公告)号:CN105939880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80074325.2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23/0808 , B60K17/35 , B60K2023/0833 , F04C2/3446 , F04C2/3448 , F04C14/18 , F04C14/223 , F04C15/06 , F04C2240/30 , F04C2270/0525 , F16D25/0638 , F16D25/10 , F16D25/14 , F16D48/0206 , F16D2121/04 , F16H48/22 , F16H48/32
Abstract: 通过将部件数量抑制得较少的简单的结构的驱动力分配装置,独立地控制向2个液压离合器供给的工作油的流量。驱动力分配装置具备:单一的泵(10),其分别向第1、第2液压离合器(CL、CR)供给控制液压;电动马达(36),其驱动泵(10);流量可变机构(40),其使从泵(10)分别向第1、第2液压离合器(CL、CR)供给的工作油的流量的比率变化;以及控制单元(45),其控制电动马达(36)和流量可变机构(40)。根据通过流量可变机构(40)使分别向第1、第2液压离合器(CL、CR)供给的工作油的流量的比率变化的控制、和对由电动马达(36)实现的泵(10)的转速的控制,能够对向第1、第2液压离合器(CL、CR)供给的工作油的流量独立地进行可变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24538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14080.X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2 , B60K7/00 , B60K17/04 , B60K23/06 , B60L7/12 , B60L7/26 , B60L11/12 , B60L11/14 , B60L11/18 , B60L1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5/2036 , B60K1/02 , B60K6/52 , B60K7/0007 , B60K17/046 , B60K23/06 , B60L7/12 , B60L7/26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1/1861 , B60L15/2009 , B60L2220/46 , B60L2240/12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86 , B60L2250/26 , B60L2270/145 , B60W10/08 , B60W2710/081 , B60W2710/083 , Y02T10/6217 , Y02T10/6265 , Y02T10/642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5 , Y02T10/7077 , Y02T10/7275
Abstract: 电动机控制机构取得第一电动机(2A)的第一马达目标转速(MA2)、第一马达实际转速(MA1)、第二电动机(2B)的第二马达目标转速(MB2)、第二马达实际转速(MB1),来求出第一电动机(2A)的第一马达目标转速(MA2)与第一马达实际转速(MA1)的第一转速差(DA)、第二电动机(2B)的第二马达目标转速(MB2)与第二马达实际转速(MB1)的第二转速差(DB),基于第一转速差(DA)和第二转速差(DB)中的小的一方的转速差,来求出第一及第二旋转控制转矩(SM1、SM2),并基于第一及第二旋转控制转矩(SM1、SM2),来求出第一电动机(2A)的第一马达转矩(M1)及第二电动机(2B)的第二马达转矩(M2)。
-
公开(公告)号:CN10424538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80014080.X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2 , B60K7/00 , B60K17/04 , B60K23/06 , B60L7/12 , B60L7/26 , B60L11/12 , B60L11/14 , B60L11/18 , B60L1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5/2036 , B60K1/02 , B60K6/52 , B60K7/0007 , B60K17/046 , B60K23/06 , B60L7/12 , B60L7/26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1/1861 , B60L15/2009 , B60L2220/46 , B60L2240/12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86 , B60L2250/26 , B60L2270/145 , B60W10/08 , B60W2710/081 , B60W2710/083 , Y02T10/6217 , Y02T10/6265 , Y02T10/642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5 , Y02T10/7077 , Y02T10/7275
Abstract: 电动机控制机构取得第一电动机(2A)的第一马达目标转速(MA2)、第一马达实际转速(MA1)、第二电动机(2B)的第二马达目标转速(MB2)、第二马达实际转速(MB1),来求出第一电动机(2A)的第一马达目标转速(MA2)与第一马达实际转速(MA1)的第一转速差(DA)、第二电动机(2B)的第二马达目标转速(MB2)与第二马达实际转速(MB1)的第二转速差(DB),基于第一转速差(DA)和第二转速差(DB)中的小的一方的转速差,来求出第一及第二旋转控制转矩(SM1、SM2),并基于第一及第二旋转控制转矩(SM1、SM2),来求出第一电动机(2A)的第一马达转矩(M1)及第二电动机(2B)的第二马达转矩(M2)。
-
公开(公告)号:CN11172054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156876.0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6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驻车装置(100),具有:旋转构件(20),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第1外壳(1),根据驻车工作指令和驻车解除指令旋转;驻车杆(30),其从第1外壳(1)延伸到第2外壳(2),基端部轴支承在旋转构件(20);驻车棘爪(40),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在第2外壳(2),供驻车杆(30)的顶端部抵接,与驻车杆(30)的进退相对应地与驻车齿轮(50)卡合或从驻车齿轮(50)脱离;撑条(60),其呈板状,固定于第1外壳(1),具有能够供驻车杆(30)插入的缺口(6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