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卫星多星适配部署装置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1684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256760.3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卫星多星适配部署装置,包括部署器和平台接口,所述平台接口用于实现部署器与卫星平台之间的物理与电气连接;所述部署器包括支撑组件和弹射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隔板(1)和侧板(2),所述隔板(1)具有多个,并且均具有卡槽(11),所述侧板(2)具有多个,该侧板用于卡装在所述卡槽(11)内,通过设置相互平行的多层隔板以及不同规格的多层侧板以形成多层不同体积大小的格子,用于容置多个不同规格的微纳卫星;所述弹射组件(3)能用于将所述微纳卫星弹射出。本发明中部署装置能容置多种规格微纳卫星并进行发射,其通用性好,成本低廉。

    一种卫星对日定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05317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14531.4

    申请日:2016-06-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4 B64G2001/2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对日定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系统包括:骨架、陀螺、星敏感器、太阳敏感器、电路、数据线路和星载控制组件,根据系统工作模式选择采用不同的姿态敏感器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本体系下的太阳矢量,由卫星结构设计信息计算本体系下太阳帆板法线矢量,根据矢量旋转定义推导出误差四元数,计算误差角速度代入PID控制律,将计算的控制指令传送给反作用飞轮完成对日定向控制。该控制装置可满足两种工作模式下卫星的对日定向控制,统一了星上控制算法及参数设定,并使卫星对日定向机动路径最短,该发明可广泛适用于各种需要进行对日定向控制的卫星。

    一种微纳卫星多星适配部署装置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16842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56760.3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卫星多星适配部署装置,包括部署器和平台接口,所述平台接口用于实现部署器与卫星平台之间的物理与电气连接;所述部署器包括支撑组件和弹射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隔板(1)和侧板(2),所述隔板(1)具有多个,并且均具有卡槽(11),所述侧板(2)具有多个,该侧板用于卡装在所述卡槽(11)内,通过设置相互平行的多层隔板以及不同规格的多层侧板以形成多层不同体积大小的格子,用于容置多个不同规格的微纳卫星;所述弹射组件(3)能用于将所述微纳卫星弹射出。本发明中部署装置能容置多种规格微纳卫星并进行发射,其通用性好,成本低廉。

    一种全球运输火箭的多样式弹道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702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15098.9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全球运输火箭的多样式弹道设计方法及系统,基于各轨道样式的助推段在关机点时刻的轨道参数,确定助推段的终端条件;基于全球运输火箭总体参数、动力学模型,获取满足终端条件,且上面级消耗的燃料质量等于上面级在助推段最大可用燃料质量时的载荷质量,作为助推段的最大运载能力;将目标荷载质量与最大运载能力逐一对比,确定助推段的轨道样式;基于所确定的助推段的轨道样式,确定所需优化的弹道参数;基于优化目标关于弹道参数的映射关系,采用粒子群算法,获取满足约束条件,且优化目标达到最优值时的弹道参数。本申请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常规的设计方法仅针对某一种组合进行弹道设计及优化,运输质量与射程范围受限的问题。

    一种面向同轨道面多航天器连续交会的轨道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028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42876.3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面向同轨道面多航天器连续交会的轨道设计方法,包括:设定任务场景,任务场景为服务卫星从当前轨道进入服务轨道对星座卫星的轨道面上n颗目标卫星进行连续交会;根据任务场景确定服务卫星的轨道参数,服务卫星的轨道参数包括服务轨道近地点地心距、服务轨道半长轴、以及远地点地心距;确定服务卫星进入服务轨道的速度增量和时间。本申请提供一种面向同轨道面多航天器连续交会的轨道设计方法,首先考虑星座构型约束,设定出同轨道面内均匀分布航天器环境下的连续交会任务场景;再考虑环境干扰、轨道摄动等影响因素,通过对服务卫星轨道参数、开机点位的设计,使变轨次数和速度增量少,实现单星对同轨道面内多航天器连续高精度交会。

    一种通用化的运载火箭弹道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80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42882.9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用化的运载火箭弹道计算方法,包括:设定目标轨道和目标轨道对应的约束条件,目标轨道包括太阳同步轨道或低倾角轨道,约束条件至少包括地心矢径、绝对速度、飞行路径角;简化输入参数,输入参数包括构型参数、质量参数、气动参数、发动机参数;基于目标轨道的约束条件、对应的控制变量、输入参数,通过牛顿迭代法计算控制变量的值,以得到运载火箭的弹道。本申请提供一种通用化的运载火箭弹道计算方法,通过优选典型目标轨道保证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对弹道计算的输入参数进行简化梳理,通过牛顿迭代法计算以得到弹道,在保证计算准确性的前提下提升了对不同构型方案的适应性,可进行快速弹道迭代计算,具有通用化。

    一种运载火箭及其姿态控制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937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58929.5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载火箭及其姿态控制方法。该运载火箭包括:整流罩、荷载、N级发动机和姿态控制机构。其中,整流罩包括整流罩前罩和整流罩后罩;荷载设于整流罩后罩内;N级发动机中第1至N‑2级发动机正向设置,且依次与整流罩后罩连接,第N‑1级发动机和第N级发动机倒装设置,并设于整流罩前罩内;姿态控制机构设于整流罩前罩的周向外沿处,用于控制整个运载火箭的正向飞行姿态和整流罩后罩脱离后剩余部分180度反向。本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扩大整流罩包络和增加火箭长度,导致火箭整体刚度和强度性能降低、稳定控制品质变差的问题,兼顾高运力包络和高控制品质。

    一种运载火箭弹道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304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811321325.4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载火箭弹道设计方法,涉及运载火箭弹道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发射任务设计并生成初始弹道,得到入轨条件参数;根据运载火箭在发射惯性坐标系的速度和位置计算飞行状态参数;设置初始计算条件,以末助推第一次关机点远地点高度、末助推第二次关机点速度和当地弹道倾角、以及目标轨道高度为约束条件,根据初始计算条件、入轨条件参数和飞行状态参数进行计算,得到约束条件的偏差,对初始计算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优计算条件,据此计算并输出标准弹道数据。本发明的运载火箭弹道设计方法,以能量管理为基础,达到优化轨道转移时间的设计目标,为弹道计算提供最优计算条件,有效减少轨道转移工作时间,实现快速入轨。

    一种多星发射的卫星布局方案及适配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24649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488666.6

    申请日:2021-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星发射的卫星布局方案及适配器,涉及航天航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星发射的卫星布局方案。本发明方案通过将多颗卫星分层安装在适配器上,在分离阶段通过配置不干涉的发射方向进行分离。该方法显著提高卫星释放效率及安全性。与此同时,本方案还提供一种适配器结构以实现了卫星多层安装以及卫星分离,既提升了卫星搭载数量又可以满足多种卫星发射任务的需求。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显著提高了卫星释放效率及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