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0956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100875.4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动力系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前纵梁,设置在动力系的左右两侧中的一侧;第二前纵梁,设置在动力系的左右两侧中的另一侧,而且相对于动力系离开的间隔大于第一前纵梁相对于动力系离开的间隔;装配支架,其左右两侧中的一侧的端部结合于动力系;以及连结构件,将装配支架和第二前纵梁连结。装配支架具有被固定于动力系的前侧固定部和后侧固定部,前侧固定部及后侧固定部的强度被设定为基于在来自前方的碰撞负荷而破坏后侧固定部但不破坏前侧固定部的强度。由此,能够恰当地保护乘员。
-
公开(公告)号:CN11247759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0811172.2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气设备的车载构造,防止在机舱(5)中收容的高电压设备(11、12)在车辆碰撞时塌毁。在机舱(5)中沿车宽方向排列配置有发动机(13)、将该发动机(13)作为动力源的发电机(14)、车辆驱动用电机(15)以及齿轮箱(16)。第一高电压设备(11)立设于包括发动机(13)以及发电机(14)的发电装置之上。第二高电压设备(12)立设于包括电机(15)以及齿轮箱(16)的驱动装置(8)之上。第一高电压设备(11)与第二高电压设备(12)通过沿车宽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并在两个高电压设备之间(11、12)支承彼此朝向对方侧的倾倒负荷的连结部件(21)而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1244063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0650578.7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碰撞载荷作用于悬架臂时,降低其后方侧的副车架安装部从车身的脱离量并吸收碰撞载荷能量,由此能降低向副车架的后侧枢转支承部的输入的车辆的前悬架装置。该前悬架装置具有:副车架(SF);悬架臂(10),外端枢转支承有前轮且内端枢转支承于上述副车架(SF);并在相对于上述悬架臂(10)的前轮枢转支承部而言的后方侧具有将上述副车架(SF)经由紧固件(17)从下方安装于车身(2)的副车架安装部(13A);并具有当悬架臂正面碰撞载荷经由前轮输入至上述悬架臂(10)时使该悬架臂(10)向上方弯曲的上方弯曲诱导部(60)。
-
-
公开(公告)号:CN105905163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098830.1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IPC: B62D2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 B60G3/06 , B60G7/02 , B60G2204/1431 , B60G2206/016
Abstract: 一种汽车的侧部车体构造,由边梁的横方向承接暂时伸出并位移的车轮,提高从边梁的规定区域到横梁连结部的宽度方向剪切刚性,在小面积重叠碰撞时,由边梁侧面而不是前端面承接车轮,抑制车室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变形。沿着边梁内侧件的车宽方向外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在角部具有棱线(X1)的第1加强件(73),从车轮伸出并位移所导致的、车轮和边梁(5)存在干涉可能性的规定区域(α)到横梁连结部(β),第1加强件(73)的棱线(X1)和边梁内侧件的上部棱线重合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5835951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066354.5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IPC: B62D2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 B62D25/082
Abstract: 提供种汽车的车体构造,在小面积重叠碰撞这样的偏置碰撞时,能够在碰撞载荷的载荷吸收的同时产生横偏载荷,抑制重量增加,并且抑制车体的变形。该汽车的车体构造在车体侧部具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框架(15),在突设于上述框架(15)的前端部(17)的正面的载荷吸收部(36)设置有倾斜面部(33S),该倾斜面部(33S)比上述框架(15)更向外侧突出,其前端面向车辆前端方向内侧倾斜地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5905163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098830.1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IPC: B62D2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 B60G3/06 , B60G7/02 , B60G2204/1431 , B60G2206/016
Abstract: 一种汽车的侧部车体构造,由边梁的横方向承接暂时伸出并位移的车轮,提高从边梁的规定区域到横梁连结部的宽度方向剪切刚性,在小面积重叠碰撞时,由边梁侧面而不是前端面承接车轮,抑制车室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变形。沿着边梁内侧件的车宽方向外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在角部具有棱线(X1)的第1加强件(73),从车轮伸出并位移所导致的、车轮和边梁(5)存在干涉可能性的规定区域(α)到横梁连结部(β),第1加强件(73)的棱线(X1)和边梁内侧件的上部棱线重合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583595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066354.5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IPC: B62D2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 B62D25/082
Abstract: 提供一种汽车的车体构造,在小面积重叠碰撞这样的偏置碰撞时,能够在碰撞载荷的载荷吸收的同时产生横偏载荷,抑制重量增加,并且抑制车体的变形。该汽车的车体构造在车体侧部具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框架(15),在突设于上述框架(15)的前端部(17)的正面的载荷吸收部(36)设置有倾斜面部(33S),该倾斜面部(33S)比上述框架(15)更向外侧突出,其前端面向车辆前端方向内侧倾斜地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202507914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20026239.2
申请日:2012-01-19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61 , F02M35/10026 , F02M35/1085 , F02M35/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发动机的前部结构中,进气歧管(40)包括在靠近发动机(4)侧与远离发动机侧分割形成且接合在起的基部分割体(41)、他部分割体(42),基部分割体其强度大于他部分割体而且具有上部安装部(41a)及下部安装部(41d),发动机的车辆前侧设有树脂制的油分离器盖(28),基部分割体和油分离器盖上分别设有在碰撞时在基部分割体的变位过程中相互抵接的后退限制部(55、56)。由此,在正面碰撞时进气歧管的他部分割体能早期变形而吸收冲击且在进一步的负荷输入时能够维持基部分割体的形状保持性能,并且在局部的负荷输入时能够发挥相互的树脂性质来抑制基部分割体过早破坏,从而抑制与燃料分配管的干涉。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