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全自动折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36987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167646.8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全自动折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触发出站进路到折返区域;步骤2)列车开车门并清客;步骤3)车载ATC设备激活车头端;步骤4)轨旁ATC设备将计算的运行授权终点发送给车载ATC设备;步骤5)发车到折返区域;步骤6)ATS发送折返折出运行命令给车载ATC设备;步骤7)ATS给CI发送折出进路办理,车载ATC设备根据ATS发送的计划运行信息激活折返车头端;步骤8)CI将轨旁设备状态发送轨旁区域控制器,轨旁区域控制器将计算的运行授权终点发送给车载ATC设备;步骤9)列车满足启动条件,发车到站台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高效完成自动折返,减少了车头端人工切换时间等优点。

    一种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车辆段出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33540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989974.X

    申请日:2019-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车辆段出库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在场段布署应答器、车地无线通讯轨旁设备;步骤2)场段派班终端在ATS场段派班工作站创建好列车当天出入库计划;步骤3)由ATS设备提前设定时间自动给车载TWU发送唤醒命令;步骤4)若唤醒或自检不成功,场段派班终端或调度终端将再次通过ATS设备向车载ATC设备发送唤醒命令;步骤5)系统根据自检结果设置工况模式;步骤6)根据列车计划上线时间,ATS设备依据出入库计划自动设置头码车,并向场段ATC设备下发列车从场段到转换轨命令,或ATS设备将场段计划与正线计划连接,并向场段ATC设备下发列车从场段到正线命令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使列车完全在无人情况下实现自动出库。

    一种适用城市轨道交通混合车型站台应答器的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213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1185609.1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城市轨道交通混合车型站台应答器的布置方法,该方法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两种编组列车准确停车站台,所述两种编组列车包括M编组列车和N编组列车,其中M、N表示列车包含车厢数目,所述两种编组列车为相同车型、且应答器天线和速度传感器型号及安装位置均相同的列车,所述布置方法具体为:在站台轨旁分别布署一对停准应答器、一对第一接近应答器和一对第二接近应答器,列车车头进站首先读取的为第一接近应答器,第二次读取到的为第二接近应答器;所述的停准应答器用于ATP模块屏蔽门与车门对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在确保安全与运营效率前提下布署的轨旁应答器数量最少等优点。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全自动折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36987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1167646.8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全自动折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触发出站进路到折返区域;步骤2)列车开车门并清客;步骤3)车载ATC设备激活车头端;步骤4)轨旁ATC设备将计算的运行授权终点发送给车载ATC设备;步骤5)发车到折返区域;步骤6)ATS发送折返折出运行命令给车载ATC设备;步骤7)ATS给CI发送折出进路办理,车载ATC设备根据ATS发送的计划运行信息激活折返车头端;步骤8)CI将轨旁设备状态发送轨旁区域控制器,轨旁区域控制器将计算的运行授权终点发送给车载ATC设备;步骤9)列车满足启动条件,发车到站台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高效完成自动折返,减少了车头端人工切换时间等优点。

    用于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多倍速仿真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696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57292.6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多倍速仿真运行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系统进行运行初始化,并同时设置系统运行起始时间;步骤2:系统判断是否具备继续执行的条件,如果具备,则执行步骤3;步骤3:获取仿真倍速要求,系统默认为单倍速正常模式运行,在系统初始启动和系统运行过程中支持人工设置改变运行倍速;步骤4:根据仿真倍速要求,在系统正常运行周期间隔时间的基础上,调整系统实时调用执行周期间隔时间,以匹配外部输入的倍速要求;步骤5:依据系统运行的相对逝去时间,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下一个周期的调用执行,如果需要进入下一个周期了,则执行步骤6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执行效率高、灵活通用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