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79652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780004175.8
申请日:2007-01-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83 , H01M2/1094 , H01M10/02 , H01M10/0418 , H01M10/0481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 H01M2300/0065
Abstract: 一种电极叠层体,包括:层叠的正极活性材料层(26)和负极活性材料层(28);设置在正极活性材料层(26)和负极活性材料层(28)之间的电解质层(27)。在正极活性材料层(26)、负极活性材料层(28)和电解质层(27)中形成有在正极活性材料层(26)和负极活性材料层(28)的层叠方向上贯穿的通孔(32)。该电极叠层体还包括:插入孔(32)中的用于整体性保持正极活性材料层(26)、负极活性材料层(28)和电解质层(27)的螺栓(35)。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提供能够有效地防止正极、负极与电解质间界面移位的电极叠层体和双极性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523703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780037174.3
申请日:2007-10-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00 , B60K1/02 , B60K6/26 , B60K6/365 , B60K6/40 , B60K6/405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K2001/003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W10/08 , B60W2510/081 , B60W2710/083 , H02K9/02 , H02K9/22 , H02K11/0094 , H02K11/048 , H02K51/00 , H02M2001/007 , Y02T10/6239 , Y02T10/641 , Y02T10/642 , Y10S903/906 , Y10S903/909
Abstract: 车辆驱动装置包括:电动发动机(MG2)、对电动发动机(MG2)进行控制的功率控制单元(21)、以及容纳电动发动机(MG2)和功率控制单元(21)的壳体。功率控制单元(21)包括驱动电动发动机(MG2)的第一逆变器以及将电源电压升压后提供给第一逆变器的电压转换器。作为电压转换器的构成部件的电抗器(L1)被配置为铁芯的至少一部分与壳体接触并进行热交换。如此由于一体地容纳,因此能够使热量散到热容量大的壳体上来确保配置在有限空间内的电抗器(L1)的散热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632221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880008507.4
申请日:2008-03-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03 , B60L2210/14 , H02K1/2746 , H02K21/046 , H02K21/16 , H02P2201/09 , Y02T10/641 , Y02T10/642 , Y02T10/7005 , Y02T10/7225
Abstract: 电动机(10)具有通过在励磁绕组(50)中流过励磁电流而形成的励磁极。升压变换器(120)对蓄电池(B)的输出电压进行电压变换,将其输出到电源线(107)和接地线(105)之间。励磁绕组(50)电连接在蓄电池(B)和电源线(107)之间的电流路径上,构成使得两端施加有通过开关元件(Q1)进行开关的电压。控制装置(100)对开关元件(Q1)和与励磁绕组(50)并联连接的开关元件(Q3)进行开关控制,由此控制励磁电流来调整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磁通密度,并将蓄电池(B)的输出电压变换为基于电压指令值的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1300148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680038130.8
申请日:2006-10-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变速车轴包括:电动发电机(MG2、MG1(MG1在MG2后方)),其中,转子的旋转中心轴设置在相同的轴线上;动力分割机构,其设置在与曲轴的中心轴相同的轴上并在电动发电机(MG1、MG2)之间;以及用于控制电动发电机(MG1、MG2)的电力控制单元。电力控制单元被设置为相对于电动发电机(MG2)的旋转中心轴,电抗器(L1)设置在至少一侧上,平滑电容器(C2)设置在另一侧上。电动发电机(MG1、MG2)、动力分割机构以及电力控制单元容纳在金属壳体中,彼此一体地形成,并通过发动机安装件(EM)紧固到车辆(1000)的车身。
-
公开(公告)号:CN101989471A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1010214074.7
申请日:2010-06-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7/1895 , H01B7/041 , H02G3/0481 , H02G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绞线彼此的接触并大幅降低因电缆弯曲引起的磨损断线的电缆。本发明的电缆至少具有:配置成大致圆环状并将多根导体线材绞合而成的多股绞线(2);以及在配置成大致圆环状的绞线(2)的大致中心部配置的夹杂物(3),在夹杂物(3)上并对应多股绞线(2)的每条地形成具有将多股绞线(2)中相互邻接的绞线彼此隔开而互不接触的隔壁(9)的螺旋状的槽(4),该槽(4)与多股绞线(2)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吻合。
-
公开(公告)号:CN100513017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580031340.X
申请日:2005-09-16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7/06 , B22F1/02 , B22F3/02 , B22F2003/247 , B22F2003/248 , B22F2998/10 , H01F1/24 , H01F41/0246 , Y10T428/12014 , B22F1/0085 , B22F3/10 , B22F3/24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压粉铁芯压坯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造的压粉铁芯压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将具有平均颗粒直径Da的软磁粉末(21)在压力Pa下压力成形,形成压坯部件(22);并且通过将具有平均颗粒直径Db的软磁粉末(31)和所述压坯部件(22)在压力Pb下压力成形,形成压坯。所述软磁粉末(21和31)的平均颗粒直径Da和Db满足关系Da/Db≥2,并且在所述压力成形过程中施加的压力Pa和Pb满足关系Pa/Pb≤1/2。所述压粉铁芯压坯具有高强度并且即使在具有复杂形状时也能够被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1331031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680047331.4
申请日:2006-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9/005 , B60K7/0007 , B60K17/046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 B60L3/0092 , B60L15/2036 , B60L2220/44 , B62D5/003 , B62D9/002 , Y02T10/645 , Y02T10/72 , Y02T10/7275
Abstract: 电动发电机(IWMR、IWML)组装在前轮(FR、FL)中并驱动前轮(FR、FL)。ECU(36)根据来自转向盘角度传感器(26)的转向盘(22)的操作角(Δθs)以及来自转向角传感器(32)的前轮(FR、FL)的转向角(ΔD)来判定包括转向致动器(28)、拉杆(30)以及转向角传感器(32)的转向设备是否已经发生故障。当ECU(36)判定转向设备已经发生故障时,ECU(36)向用于电动发电机(IWMR、IWML)的转矩命令提供与转向盘(22)的操作角(Δθs)对应的转矩差。
-
公开(公告)号:CN100388599C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410083757.8
申请日:2004-10-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02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抑制由放电造成的性能下降的旋转电机(100),该旋转电机包括壳体(1)、定子(2)、转子(4)和油(9)。所述定子(2)由定子铁心(21)和绕组(22)构成。所述油(9)具有从102到109Ωcm范围的体电阻率,并存储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绕组(22)部分地浸没在所述油(9)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053139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580037418.9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522 , H02K1/08 , H02K1/148 , H02K15/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以及装载有该电机的汽车。在由压粉磁性体构成的定子芯(100)中,磁轭部(20)包括从齿部(10)的轴向端面向轴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齿部(10)的轴向的长度向定子芯(100)的径向外侧逐渐减小,并且周方向的长度向定子芯(100)径向外侧逐渐增加。定子芯(100)在与径向垂直的任意一个截面上,磁轭部(20)的轴向端面与齿部(10)的轴向端面之间的高低差都大致等于线圈端部的轴向的长度。另外,齿部(10)的与径向垂直的截面积向径朝向外侧大致为一定值,在齿部(10)和磁轭部(20)的接合部上确保为该截面积。另外,在磁轭部(20)的周方向的截面上确保为该截面积的1/2。
-
公开(公告)号:CN1956861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580016871.1
申请日:2005-05-24
IPC: B60K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7/0007 , B60G3/20 , B60G13/16 , B60G2202/12 , B60G2204/30 , B60G2300/50 , B60K17/046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Abstract: 一种车轮支承装置(200),它包括:弹簧(302、304),装配于轮内电机(70)并通过伸展和收缩而衰减电动轮(100)和轮内电机(70)的振动;转向节(180),安装在弹簧(302、304)上并可转动地支承电动轮(100);动态质量缓冲机构(300)的中央部(306),通过车辆行驶时从路面接收的力与轮内电机(70)一起振动;上部(310),通过在预定部位与中央部(306)相接触而限制轮内电机(70)的振动;以及缓冲部件(322、324),装配于中央部(306)或上部(310)的与相互接触的预定部位相对应的部位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