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电池冷却装置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6164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011502531.2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车辆用电池冷却装置,在装载有驱动用的电池的车辆中包括:电池收容部(电池胶囊),收容电池;外部空气导入用通道,将车辆的外部的空气作为外部空气来导入;热交换器,对已被导入外部空气导入用通道中的空气进行冷却;第一空气调节用通道,与热交换器及车厢连通,用于将由热交换器进行了冷却的空气供给至车厢;第二空气调节用通道,与热交换器及电池收容部连通,用于将由热交换器进行了冷却的空气供给至电池收容部;第一排出用通道,朝车辆的外部排出车厢内的空气;以及第二排出用通道,朝车辆的外部排出电池收容部内的空气。

    内燃机的CO2分离装置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080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015497.3

    申请日:2023-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燃机的CO2分离装置,能高效地使CO2吸附器吸附的CO2脱离,并且能灵活地应对所设置的排气系统的要求、制约等。具备:CO2吸附器(7),具有供废气流动的多个吸附用通路(71),在其壁面设置有根据温度能将CO2吸附以及脱离的吸附材料;及热交换器(6),具有供废气流动的多个热交换用通路(61),设置为与CO2吸附器(7)相接的状态,在废气在热交换用通路(61)中流动时一边夺走废气的热一边传递给CO2吸附器(7),由此对CO2吸附器(7)进行加温,设定为横剖面C中的每单位面积的吸附用隔室(72)及热交换用隔室(62)的数量分别成为给定数量、及/或横剖面(C)中的吸附用隔室(72)以及热交换用隔室(62)的尺寸分别成为给定尺寸。

    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升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0543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911405182.X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升温装置,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充分且效率良好地进行电池的升温,提高电耗,延长行驶距离。本发明是对电池进行升温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升温装置。在内燃机行驶模式下,当发动机水温高于规定的冷却水温度时,将第一电池回路连接至主回路,利用主回路内的冷却水来对电池进行升温。在马达行驶模式下,当电动发电机温度高于电池温度时,将第一电池回路及热交换器用流路连接至主回路,由此来形成冷却水不通过发动机而循环的闭回路,利用通过热交换器中的与制冷剂的热交换而经升温的冷却水来对电池进行升温。

    内燃机的冷却水控制装置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8598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1391246.5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冷却水控制装置,其在内燃机的启动时,良好地进行通过来自蓄热器的高温冷却水的供给来实现的预热,随后,抑制经升温的内燃机的温度下降,提升燃耗及排气特性。本发明的冷却水控制装置包括:冷却水回路,供冷却水循环;蓄热器,设在冷却水回路中,贮留从内燃机流出的高温冷却水而蓄热;开闭阀,开闭冷却水回路;加热器通路,并联连接于冷却水回路,且具有加热器芯;以及流量控制阀,控制加热器通路内的冷却水的流量。在内燃机的启动时,为了促进预热,将流量控制阀闭阀,将开闭阀开阀,由此,将蓄热器内的冷却水供给至内燃机,随后,将开闭阀闭阀,并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以使内燃机的温度成为规定的目标温度。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26000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0165480.5

    申请日:2018-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即使在包括增压器及EGR装置的内燃机处于过渡运转状态时,也能够迅速且适当地确保缸内新气量,从而能够提高商品性。控制装置(1)包括ECU(2)。ECU(2)算出吸入空气量(GGAScyl)(步骤51),设定上限目标新气量(GAIR_hisH)(步骤50),在内燃机(3)的运转区处于预定的增压区时,对增压器(7)的增压动作进行控制(步骤3),在处于预定的增压区的情况下,控制EGR装置(5),使得在吸入空气量(GGAScyl)未达到上限目标新气量(GAIR_hisH)时,停止排气回流,并且在吸入空气量(GGAScyl)达到上限目标新气量(GAIR_hisH)时,执行排气回流(步骤30~步骤38)。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44718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1464177.1

    申请日:2016-01-08

    Abstract: 提供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在具有增压器、EGR装置和进气冷却装置的内燃机中,在运转区域已从EGR停止区域转移到EGR执行区域时,能够在抑制进气中产生冷凝水的情况下迅速地开始EGR控制,确保良好的燃料效率。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有ECU。当内燃机的运转区域处于EGR执行区域时,ECU执行EGR控制,并执行控制IC水温TWic的第1水温控制,以使通过中间冷却器的进气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此外,当在内燃机的运转区域处于EGR停止区域的情况下,ECU执行控制IC水温TWic的第2水温控制,使得在假定内燃机的运转区域转移到EGR执行区域时,通过中间冷却器后的进气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26038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0192253.1

    申请日:2018-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能够确保必需的EGR阀差压,并将节流阀的节流抑制为最小限度,由此,能够确保EGR量的控制精度,并且尽可能抑制由节流阀的节流产生的问题。在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中,设置有对EGR阀差压进行调整的进气节流阀,使用目标新气量)来推断EGR阀上游压力(步骤6),目标新气量越小,则将目标差压设定为越小的值(图5),将EGR阀上游压力与目标差压之差设定为目标阀下游压力(步骤7)。使用目标新气量、EGR阀上游压力及目标阀下游压力来设定目标EGR阀开度(步骤23),基于所述目标EGR阀开度来控制EGR阀(步骤24)。

    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升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0543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1405182.X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升温装置,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充分且效率良好地进行电池的升温,提高电耗,延长行驶距离。本发明是对电池进行升温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升温装置。在内燃机行驶模式下,当发动机水温高于规定的冷却水温度时,将第一电池回路连接至主回路,利用主回路内的冷却水来对电池进行升温。在马达行驶模式下,当电动发电机温度高于电池温度时,将第一电池回路及热交换器用流路连接至主回路,由此来形成冷却水不通过发动机而循环的闭回路,利用通过热交换器中的与制冷剂的热交换而经升温的冷却水来对电池进行升温。

    混合动力车辆的热分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8330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1405209.5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热分配装置,能够将在再生运转时电动发电机中产生的热适当地分配至车辆的构成零件,从而有效地加以利用或释放至外部。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热分配装置包括:内燃机冷却回路,供用于冷却内燃机的冷却水循环;电动发电机冷却回路,供用于冷却电动发电机的制冷剂循环;以及热交换器,在这些冷却水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当基于电池的充电率而判定为能进行对电池的充电时,执行将通过再生运转而产生的电力充电至电池的充电控制。当判定为不能充电时,执行散热控制,即,将通过再生运转所产生的热通过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与冷却水的热交换而散热至内燃机冷却回路侧。

    内燃机的冷却控制装置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87401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510754088.0

    申请日:2015-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冷却控制装置,该内燃机的冷却控制装置在尽量抑制冷却水泵的电力消耗的情况下使冷却水循环,由此既能够冷却吸入气体又能够抑制冷凝水的产生,并且,能够抑制由于驱动冷却水泵而对燃料效率产生的不良影响。内燃机(3)的冷却控制装置(1)用于对通过被增压器(11)加压而升温的吸入气体进行冷却,其中,具有:电动式的冷却水泵,其通过送出冷却水来使冷却水循环;和泵控制单元(2),其控制该送出量QEWP,泵控制单元(2)在冷却水的温度TWCAC与第1目标温度TWCMD1之间的偏差ΔTWCAC为第1规定值ΔT1以下时,将送出量QEWP控制为大于0的规定的最低流量Qmin,并且,在偏差ΔTWCAC大于第1规定值ΔT1时,将送出量QEWP控制成:偏差ΔTWCAC越大,送出量QEWP就越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