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线路与大临工程选址方案的协同度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5197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35732.7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线路与大临工程选址方案的协同度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研究区域内的地理模型;基于三维铁路线路空间模型和大临工程空间模型得到线临协同空间模型;建立约束条件,从线临协同空间模型中筛选出满足约束条件的铁路线路与大临工程选址方案,即得到包含多个线临协同设计方案的铁路线路与大临工程选址方案集;建立线临协同设计方案协同度计算模型,对筛选出的各线临协同设计方案进行协同度计算;根据各线临协同设计方案的协同度对各线临协同设计方案进行评价。综合考虑铁路线路与大临工程的评价指标、权重等,适用于复杂山区环境下的铁路线路与大临工程选址评价,对铁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铁路线路三维快速建模与动态更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97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075229.6

    申请日:2022-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线路三维快速建模与动态更新方法,包括模型快速构建、最小影响域的确定和模型动态更新三个步骤;其中,模型快速构建过程中将模型进行解耦处理,利用离散的横断面数据,构建离散的线路基元模型,并在线路基元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引入几何着色器和并行计算,快速对几何数据进行扩展,并同时处理构建多个基元模型;之后,通过铁路线路三维模型场景树来管理线路基元模型,并利用哈希表完成线路基于模型名称和其存储位置的映射关系,修改线路空间位置时,根据最小影响域准则更新铁路线路三维模型。该方法采用并行计算、GPU协同建模和自适应三维模型局部更新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铁路线路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而且当线路数据发生变更时,三维模型可快速响应,实现动态刷新。

    一种纵断面线路布设方法、系统、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190892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206184.7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断面线路布设方法、系统、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布设线路的线路信息,并构建纵断面线路优化模型;基于所述约束条件获取车站站坪高程搜索的可行域以及线路纵断面变坡点搜索的可行域,并生成线路纵断面的初始布设结果;所述初始布设结果为设计变量的初始值;基于纵断面线路优化模型以及车站站坪高程搜索的可行域、线路纵断面变坡点搜索的可行域以及线路纵断面的初始布设结果,采用优化算法寻优得到纵断面线路布设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地铁线路纵断面变坡点布设和车站站坪高程的协同优化,顾及到了线路纵断面变坡点和站坪高程的耦合关系及动态特征,使得方案更为合理。

    一种既有铁路平面线位整体重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9300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710891835.4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铁路平面线位整体重构设计方法,首先依据各测点切线方位角变化率识别测点所属的线元类型,进行测点的初始聚类;然后基于各线元点群内测点数目调整初始聚类线元点群;再基于各圆曲线段两端直线的交点位置,进一步调整线元点群;再迭代计算,逐步识别并调整直线线元点群和圆曲线线元点群中的缓和曲线线元测点,使线元点群中的测点数目达到稳态,实现三种线元测点的最终聚类,并拟合局部线位;最后连接各局部线位形成初始整体拟合线位,并对拟合线位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既有铁路平面线位重构方案。本发明可以精准识别不同类型的线元测点,并可从全局角度整体优化拟合线位,实现既有铁路平面线位的整体快速重构。

    一种山区新建铁路车站自动选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76519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596580.5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新建铁路车站自动选址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车站站址搜索参数并划分线路区段;S2、将线路区段划分为若干网格,采集地理信息数据作为网格属性;S3、剔除设站不可行网格;S4、判断区段是否需要设站,不需要则对下一区段进行判断,需要则转S5;S5、确定车站选址范围;S6、选取影响设站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有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计算网格相应于各评价指标的评价值,得到网格的设站适宜度值;S7、选出最优站址并确定站坪方向;S8、进入下一区段计算是否需要设站,如需要转步骤S5,直至搜索出全段线路的所有最优站址。本发明能自动搜索出满足车站选址的各种约束条件的站址,自动化程度高。

    一种复杂山区铁路隧道选址与线路优化方法、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0480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16847.8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山区铁路隧道选址与线路优化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确定选线区域,根据线路可达性分析确定必须以隧道形式穿越的区域,再确定区域中需要布设连续长大隧道群的区域;确定影响建造隧道的洞门和洞身的环境影响因素后建立包含洞门及洞身优化的隧道选址优化模型;构建隧道洞门备选池,根据其中洞门的连接方式不同将选线区域抽象为带权有向图;求解带权有向图中的权,并利用迪杰斯特拉算法求解优化路径方案。通过本发明,识别需要布设连续长大隧道群的控制性山脉区域,并将选线区域抽象为一个带权有向图搜索优化线路方案,能高效搜索可行隧道位置,实现隧道选址与线路走向同时高效快速地智能搜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