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山区铁路隧道选址与线路优化方法、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0480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16847.8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山区铁路隧道选址与线路优化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确定选线区域,根据线路可达性分析确定必须以隧道形式穿越的区域,再确定区域中需要布设连续长大隧道群的区域;确定影响建造隧道的洞门和洞身的环境影响因素后建立包含洞门及洞身优化的隧道选址优化模型;构建隧道洞门备选池,根据其中洞门的连接方式不同将选线区域抽象为带权有向图;求解带权有向图中的权,并利用迪杰斯特拉算法求解优化路径方案。通过本发明,识别需要布设连续长大隧道群的控制性山脉区域,并将选线区域抽象为一个带权有向图搜索优化线路方案,能高效搜索可行隧道位置,实现隧道选址与线路走向同时高效快速地智能搜索。

    一种复杂山区铁路隧道选址与线路优化方法、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04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16847.8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山区铁路隧道选址与线路优化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确定选线区域,根据线路可达性分析确定必须以隧道形式穿越的区域,再确定区域中需要布设连续长大隧道群的区域;确定影响建造隧道的洞门和洞身的环境影响因素后建立包含洞门及洞身优化的隧道选址优化模型;构建隧道洞门备选池,根据其中洞门的连接方式不同将选线区域抽象为带权有向图;求解带权有向图中的权,并利用迪杰斯特拉算法求解优化路径方案。通过本发明,识别需要布设连续长大隧道群的控制性山脉区域,并将选线区域抽象为一个带权有向图搜索优化线路方案,能高效搜索可行隧道位置,实现隧道选址与线路走向同时高效快速地智能搜索。

    一种复杂山区铁路线站协同方案的搜索方法、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4691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23919.1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铁选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山区铁路线站协同方案的搜索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应用距离变换算法对格网进行扫描;确定线站协同搜索的三个阶段和三类场景;结合线站协同搜索的三个阶段和三类场景得到不同阶段下的不同场景;定制方案的走向及代价的策略;将方案的走向及代价的策略融入距离变换算法求解线站协同全局优化方案。本发明应用距离变换算法对格网扫描,确定扫描过程中线站协同搜索的阶段和场景,从而得到三个阶段衍生的七种线站协同搜索场景,针对不同场景设计线站协同方案搜索的代价与路径的更新策略,考虑了实际工程中其他线站协同的搜索场景,极大扩展了车站的搜索空间,易在复杂山区生成线站协同优化的方案。

    一种运营高速铁路空间线位精调优化方法、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27254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2978.8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铁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运营高速铁路空间线位精调优化方法、介质及设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通过构建运营高速铁路的空间线形模型,实现平纵组合空间线元数组的构建,为后续运营高速铁路空间线位优化模型的构建与解算奠定基础;通过构建空间线位优化模型,并根据运营高速铁路平纵面线形、结构物分布、轨道可调整量、结构物限界要求以及空间线形模型进一步生成三维线路可调周界管廊,在三维线路可调周界管廊内对空间线位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最终生成优化线路方案,实现运营高速铁路空间线位的精调优化,提高优化质量,提升铁路通行效率。

    一种铁路驼峰平纵面整体优化设计方法、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5690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1679.8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驼峰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路驼峰平纵面整体优化设计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S1:构建驼峰的平纵面整体模型,S2:将可行平面方案输入平纵面整体模型,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获得可行平面方案对应的优化后的纵断面方案;S3:将优化后的纵断面方案与可行平面方案组合求解平纵面整体模型目标函数,得到优化后的平面方案;S4:得到对应纵断面方案的最优解至收敛,输出优化后的平纵面整体模型。本发明基于双层架构进行驼峰平纵面整体优化,构建以平面参数与纵断面最优解为决策变量、溜放效率和建设工程费用为整体目标函数、平纵断面几何线型与设备功能需求为约束条件的整体优化模型,提高了优化设计效率和效果。

    一种复杂山区铁路线站协同方案的搜索方法、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46911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23919.1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铁选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山区铁路线站协同方案的搜索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应用距离变换算法对格网进行扫描;确定线站协同搜索的三个阶段和三类场景;结合线站协同搜索的三个阶段和三类场景得到不同阶段下的不同场景;定制方案的走向及代价的策略;将方案的走向及代价的策略融入距离变换算法求解线站协同全局优化方案。本发明应用距离变换算法对格网扫描,确定扫描过程中线站协同搜索的阶段和场景,从而得到三个阶段衍生的七种线站协同搜索场景,针对不同场景设计线站协同方案搜索的代价与路径的更新策略,考虑了实际工程中其他线站协同的搜索场景,极大扩展了车站的搜索空间,易在复杂山区生成线站协同优化的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