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9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30866.6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Q10/0635 , G06N5/02 , G06Q10/04 , G06Q30/020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智能选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知识图谱驱动的岩溶区铁路智能选线方法。根据铁路线路相关设计规范及岩溶区处置相关规范要求构建岩溶区选线知识图谱;基于岩溶区选线知识图谱构建风险‑成本双目标线路优化模型;基于知识图谱查询功能采用铁路智能选线算法生成某一研究区域的多个备选线路;基于风险‑成本双目标线路优化模型分别求取各备选线路的双目标解算结果;基于多准则锦标赛决策对各备选线路的双目标解算结果进行优选性排序,最优双目标解算结果对应的备选线路即为最终推荐线路。本发明能够考虑多维环境因素的影响、满足多重复杂耦合约束,并能平衡难以量化且相互冲突的多元评价目标,以获取高质量线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80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16847.8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47 , G06N5/01 , G06Q10/0631 , G06Q30/0283 , G06Q50/08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山区铁路隧道选址与线路优化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确定选线区域,根据线路可达性分析确定必须以隧道形式穿越的区域,再确定区域中需要布设连续长大隧道群的区域;确定影响建造隧道的洞门和洞身的环境影响因素后建立包含洞门及洞身优化的隧道选址优化模型;构建隧道洞门备选池,根据其中洞门的连接方式不同将选线区域抽象为带权有向图;求解带权有向图中的权,并利用迪杰斯特拉算法求解优化路径方案。通过本发明,识别需要布设连续长大隧道群的控制性山脉区域,并将选线区域抽象为一个带权有向图搜索优化线路方案,能高效搜索可行隧道位置,实现隧道选址与线路走向同时高效快速地智能搜索。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16847.8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47 , G06N5/01 , G06Q10/0631 , G06Q30/0283 , G06Q50/08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山区铁路隧道选址与线路优化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确定选线区域,根据线路可达性分析确定必须以隧道形式穿越的区域,再确定区域中需要布设连续长大隧道群的区域;确定影响建造隧道的洞门和洞身的环境影响因素后建立包含洞门及洞身优化的隧道选址优化模型;构建隧道洞门备选池,根据其中洞门的连接方式不同将选线区域抽象为带权有向图;求解带权有向图中的权,并利用迪杰斯特拉算法求解优化路径方案。通过本发明,识别需要布设连续长大隧道群的控制性山脉区域,并将选线区域抽象为一个带权有向图搜索优化线路方案,能高效搜索可行隧道位置,实现隧道选址与线路走向同时高效快速地智能搜索。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1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23919.1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47 , G06N5/01 , G06Q10/0637 , G06Q50/08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铁选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山区铁路线站协同方案的搜索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应用距离变换算法对格网进行扫描;确定线站协同搜索的三个阶段和三类场景;结合线站协同搜索的三个阶段和三类场景得到不同阶段下的不同场景;定制方案的走向及代价的策略;将方案的走向及代价的策略融入距离变换算法求解线站协同全局优化方案。本发明应用距离变换算法对格网扫描,确定扫描过程中线站协同搜索的阶段和场景,从而得到三个阶段衍生的七种线站协同搜索场景,针对不同场景设计线站协同方案搜索的代价与路径的更新策略,考虑了实际工程中其他线站协同的搜索场景,极大扩展了车站的搜索空间,易在复杂山区生成线站协同优化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72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357881.7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量预测方法,具体如下:S1:预测铁路全线施工建造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S2:预测运营管理阶段铁路线路牵引供电系统产生的碳排放量;S3:预测铁路养护维修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S4:对步骤S1‑S3的预测的碳排放量结果求和,得到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总量。本发明针对铁路选线设计过程中生成的线路方案,根据铁路全生命周期的施工建造阶段、运营管理阶段和养护维修阶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量预测方法,推动铁路绿色低碳选线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72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57881.7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量预测方法,具体如下:S1:预测铁路全线施工建造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S2:预测运营管理阶段铁路线路牵引供电系统产生的碳排放量;S3:预测铁路养护维修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S4:对步骤S1‑S3的预测的碳排放量结果求和,得到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总量。本发明针对铁路选线设计过程中生成的线路方案,根据铁路全生命周期的施工建造阶段、运营管理阶段和养护维修阶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量预测方法,推动铁路绿色低碳选线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29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71792.4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站场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站场排水设施网络系统布设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铁路站场排水设施网络系统布设的初始资料;根据初始资料提取决策变量;根据决策变量确定工程造价目标函数;根据决策变量结合水动力模型确定排水效率目标函数;由规范确定约束条件;由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得到排水设施网络系统优化模型;将排水设施网络系统优化模型初始化,生成初始种群;使用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对初始种群进行差分进化操作,快速生成备选方案集;使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备选方案集中的方案进行迭代优化,输出全局最优方案。本发明能够快速智能协同布设一套优良的铁路站场排水设施网络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54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2978.8
申请日:2024-12-11
IPC: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铁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运营高速铁路空间线位精调优化方法、介质及设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通过构建运营高速铁路的空间线形模型,实现平纵组合空间线元数组的构建,为后续运营高速铁路空间线位优化模型的构建与解算奠定基础;通过构建空间线位优化模型,并根据运营高速铁路平纵面线形、结构物分布、轨道可调整量、结构物限界要求以及空间线形模型进一步生成三维线路可调周界管廊,在三维线路可调周界管廊内对空间线位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最终生成优化线路方案,实现运营高速铁路空间线位的精调优化,提高优化质量,提升铁路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5690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1679.8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7/10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驼峰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路驼峰平纵面整体优化设计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S1:构建驼峰的平纵面整体模型,S2:将可行平面方案输入平纵面整体模型,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获得可行平面方案对应的优化后的纵断面方案;S3:将优化后的纵断面方案与可行平面方案组合求解平纵面整体模型目标函数,得到优化后的平面方案;S4:得到对应纵断面方案的最优解至收敛,输出优化后的平纵面整体模型。本发明基于双层架构进行驼峰平纵面整体优化,构建以平面参数与纵断面最优解为决策变量、溜放效率和建设工程费用为整体目标函数、平纵断面几何线型与设备功能需求为约束条件的整体优化模型,提高了优化设计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11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23919.1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47 , G06N5/01 , G06Q10/0637 , G06Q50/08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铁选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山区铁路线站协同方案的搜索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应用距离变换算法对格网进行扫描;确定线站协同搜索的三个阶段和三类场景;结合线站协同搜索的三个阶段和三类场景得到不同阶段下的不同场景;定制方案的走向及代价的策略;将方案的走向及代价的策略融入距离变换算法求解线站协同全局优化方案。本发明应用距离变换算法对格网扫描,确定扫描过程中线站协同搜索的阶段和场景,从而得到三个阶段衍生的七种线站协同搜索场景,针对不同场景设计线站协同方案搜索的代价与路径的更新策略,考虑了实际工程中其他线站协同的搜索场景,极大扩展了车站的搜索空间,易在复杂山区生成线站协同优化的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