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49970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380029601.9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 B60K13/04 , B60K15/0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5/063 , B60K13/04 , B60K2015/0634 , B60Y2306/01 , B62D25/025
Abstract: 一种车身构造(10),其具有:朝向车身前后方向地配设在能量容器(16)及右骨架部件(12)之间的排气管(18);和设在右骨架部件(12)的骨架侧壁(25)上的滑动部件(23)。在骨架侧壁(25)上,滑动部件(23)设在能量容器(16)与腔室(42)在车宽方向上重叠的部位(27)上。该滑动部件(23)具有滑件倾斜部(64)。滑件倾斜部(64)以从下端(64b)向着上端(64a)而接近能量容器(16)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220053713U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21328434.5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负载接收结构,可在发生碰撞时抑制碰撞物对车辆及乘员造成的损害。车辆负载接收结构包括:车辆刚性构件,设置于车辆的外侧;以及负载接收构件,从车辆刚性构件突出至车辆刚性构件的外侧,负载接收构件包括压溃件及弯曲件,压溃件用以接收接触负载而沿着向车辆内部的方向被压溃,弯曲件位于压溃件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一侧,且用以接收接触负载而弯曲,弯曲件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弯曲部,第一表面从车辆刚性构件沿水平方向往外延伸,第二表面从第一表面沿水平方向往外延伸,弯曲部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弯曲部设置在高度相同于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位置或设置在低于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19821574U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20820837.5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可避免车辆的电池在车辆碰撞时损坏。车身后部结构包括:电池,配置于车辆的地板面板的下方;电池框架,围绕所述电池且包括至少位于所述电池的后方的后框架;车身侧框架,配置于所述后框架的后上方;以及加强件,连接所述后框架及所述车身侧框架,所述车身侧框架包括后纵梁,所述后纵梁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前侧向下弯曲,所述加强件具有紧固部,所述紧固部紧固于所述车身侧框架,当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观察时,所述紧固部重叠于所述弯曲部,当所述后纵梁变形而使所述弯曲部往上凸起时,所述加强件解除所述后框架与所述车身侧框架之间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6374061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577349.X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车轮,其中所述车辆具有车轮罩、所述车轮以及轮胎,所述轮胎安装在所述车轮上而形成轮胎气室,在所述车轮的轮胎气室侧固定有突出部件,所述突出部件与所述车轮同心地形成。所述车轮的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件的径向外端被形成为在所述车辆外侧具有比在所述车辆内侧更大的直径。当车辆受到碰撞,轮胎被推动,使得突出部件与车轮罩内侧接触。此时,所述突出部件的形状会使车轮朝向不撞击车体的方向旋转,使得碰撞负载难以传递到车辆内部和乘员身上,提高了车辆碰撞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用车轮,通过对车轮的结构改良来减少车辆受到碰撞时,从车轮传递到车辆内部和乘员的碰撞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220535589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21328439.8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负载接收结构,可在发生碰撞时抑制碰撞物对车辆及乘员造成的损害。车辆负载接收结构包括:车辆刚性构件,设置于车辆在水平方向上的外侧且用以接收接触负载;负载接收构件,从所述车辆刚性构件突出至所述车辆刚性构件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外侧;以及扩展构件,设置于所述负载接收构件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所述扩展构件包括外侧部及倾斜部,所述外侧部从所述负载接收构件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外侧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倾斜部从所述外侧部在所述上下方向上的外端部沿倾斜于所述水平方向的方向往所述负载接收构件延伸,而横跨过所述负载接收构件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中央部。
-
公开(公告)号:CN219790293U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20638083.1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局部结构,可避免构件接合处产生毛刺及变形以提升构件的接合效率及刚性。车辆局部结构包括:车身侧构件;基部构件,以重叠于所述车身侧构件的方式接合于所述车身侧构件;以及车载构件,安装于所述车身侧构件及所述基部构件的重叠的部分,所述车身侧构件或所述基部构件具有接触所述车载构件的接触面,所述车身侧构件及所述基部构件在对应于所述接触面的位置通过非穿透激光而相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216101311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400270.X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车轮,其中所述车辆具有车轮罩、所述车轮以及轮胎,所述轮胎安装在所述车轮上而形成轮胎气室,在所述车轮的轮胎气室侧固定有突出部件。其中,所述突出部件的径向外侧端部形成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起。当车辆受到碰撞而轮胎被推动时,突出部件上的突起会与车轮罩接触,并且通过突起使车轮卡在车轮罩上,从而形成一个负载传递路径。如此,可以将碰撞负载通过车轮引导到车身边框,防止其传递到车辆内部和乘员。另一方面,轮胎本身也可以作为有效的减震结构,提高车辆碰撞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922332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0414165.9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使转向齿轮箱向所期望的方向移动的车身前部结构。脱离用托架(40)的向车身安装的安装部(42)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安装的第一安装部(43)、以及与第一安装部(43)交叉的沿车宽方向(W)安装的第二安装部(44)。脱离用托架(40)配置成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设置于副车架(26)的作为刚性零件的转向齿轮箱(31)对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