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64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0763542.3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B63B71/00 , B63B71/1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间序列一种船模试验和数值计算相耦合的船舶水动力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具体包括:S1:计算船模水动力试验的A类不确度UA(RT);S2:计算船舶水动力试验的B类不确定度UB;S3:将S1中A类不确定度和S2中B类不确定度相合成计算船模水动力试验的合成不确定度Uc和扩展不确定度Ue;S4:利用网格迭代试验模拟的方法计算数值不确定度UN;S5:利用S3所述扩展不确定度Ue和S4所述数值不确定度UN计算确认不确定度UV;S6:判定S4所述数值不确定度UN是否可以通过确认,并将判定通过的数值不确定度UN进行输出。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单次船模水动力试验有限时间序列的数据,不需要再进行多次重复试验节省了成本,提高了船舶水动力不确定度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64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0208728.2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苏州福瑞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集装箱船绑扎系统的实船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集装箱放置在船上;S2、测量装置,将测量装置移动至集装箱的上方,根据集装箱的大小,调节测量装置,并且通过测量设备对集装箱的规格大小进行检测;S3、根据集装箱规格测量的结果计算出对应的绑扎长度,再根据绑扎的长度调整花篮螺丝的用量与安装位置;S4、测量装置上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通过测量装置对集装箱各个面施加载荷;S5、通过多个压力传感器来接收施加载荷的数据信息。测量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面滑动连接有两个调节板,安装板上设有调节两个调节板间距的调节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842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66285.7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南通惠尔海事服务有限公司
IPC: B63B71/00 , G06F18/15 , G06F18/22 , G06F18/23 , G06F18/2433 , G06F18/27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船舶动力系统的并联自调节优化控制方法,涉及新能源船舶领域,该新能源船舶动力系统的并联自调节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参数采集获取新能源船舶信息参数;S2、进行信息提取,并进行并联分析;S3、进行并联影响分析获取初始并联影响参数;S4、进行赋权计算进阶并联影响参数;S5、进行验证调整设置基础船舶设备调节方案;S6、进行船舶设备调节预测进行合理性判断;S7、进行赋权调节,获取进阶船舶设备调节方案;S8、对预测结果进行输出判断,并进行调整。本发明整个流程覆盖了从原始数据到最终结果的所有步骤,使得新能源船舶动力系统的并联自调节优化控制方法连续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842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22638.6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回转体航行器气膜层减阻装置、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减阻技术领域;所述减阻装置包括偏心通气圆环,偏心通气圆环由多孔材质的偏心圆环和超疏水处理表面构成;所述减阻装置的制备方法步骤为:根据多孔超疏水平板通气实验,得到平板两侧压差随平板厚度变化的曲线图及压差随平板厚度变化的公式;计算偏心通气圆环的径向厚度;计算偏心通气圆环的内环曲率半径;基于上述计算所得偏心通气圆环设计参数,对多孔偏心圆环进行加工;对加工完成的多孔偏心圆环进行超疏水处理,得到偏心通气圆环。本发明适用于回转体表面的通气减阻,减阻持续时间长,减阻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799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58672.1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浪测量系统。波浪测量系统包括:拖曳装置,用于拖曳结构物运动;结构物,与拖曳装置固定连接,受拖曳装置拖曳在液面的目标区域产生波浪;投影装置,与拖曳装置固定连接,投影装置用于向目标区域投影预定图像,其中,投影装置的光轴与液面的第一夹角小于第一角度,其中,第一角度是基于光线从液体入射到空气中时,液体的全反射临界角对应的折射角确定的;双目相机用于采集目标区域的双目图像;处理装置根据双目图像,重构目标区域的液面的三维表面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500946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0637307.7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中国船级社
IPC: B63B7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越障型遥控倾斜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主测量单元、集成处理单元、容量测定单元和遥控器。主测量单元,包括设置在试验船舶的甲板或舱底板上的第一试验水柜和第二试验水柜,所述第一试验水柜和第二试验水柜通过连通软管相互连通设置,所述连通软管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试验水柜和第二试验水柜之间设置有角度传感器。集成处理单元,内置安装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容量测定单元,包括水容器和设置在水容器内的重量传感器,装满水后测重即可得容重,重量传感器与集成处理单元连接信号连接。本发明可即时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偏差检查结果和试验状态下船舶初稳性系数,提高了整体试验的效率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554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02802.8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上海杉达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拟脱险舱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模拟脱险舱的防脱装置,其包括,安装部件,包括脱险舱本体,设置于所述脱险舱本体下侧的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缺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升降平台;固定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推动组件上的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上的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限位组件上的卡合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推动组件上的防松组件;拆卸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引流组件,设置于所述引流组件上的弹性组件,本发明所述装置,能够在上升时,自动实现脱险舱本体与安装座之间的卡合,避免脱险舱本体与安装座之间发生分离,保证脱险舱本体的升降正常。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5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69296.7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系留穴拉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门型架、底座、牵引装置、测力计;底座安装在门型架的底部并对应门型架下方形成开口的测试区域,牵引装置和测力计安装在门型架下方,测力计用以测量牵引装置的牵引力数值;底座的外侧还设有可升降滚轮;可升降滚轮包括至少两个工位:相对底座向下伸出或相对底座收缩至底座下端面上方。测试时调节可升降滚轮相对底座向下伸出,使得底座脱离甲板面移动至待测试的系留穴位置,调节可升降滚轮使得可升降滚轮收缩至底座落在甲板上;牵引系留穴至拉力计读数至测试条件拉力再检测系留是否符合要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系留穴拉力测试过程中门型架移动需要占据吊车资源的问题,操作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7698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07134.2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 , 黄海造船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船用加筋板多种边界条件施加的试验装置,包括形成试验区域的外部支架、在外部支架的试验区域内布置的中间限位机构以及滚动机构,外部支架包括固定支架、与固定支架相互平行设置的移动支架以及在二者之间且位于对应侧端部的滑轨,中间限位机构包括U型承载框,U型承载框以分别装配在固定支架和移动支架上的方式实施,滚动机构包括安装在U型承载框上的滚筒,两侧滚筒之间的试验区域内配置有加筋板,两侧滚筒以实现加筋板两端边界条件的方式实施;本发明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运行成本合理,整个装置可以拆卸,方便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试验和测试,具有一定的便携性,真实模拟简支边界条件、固支边界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644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48654.0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人艇综合能力确定方法、系统、平台、设备及介质,属于无人艇测试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测试数据;根据所述测试数据计算无人艇的各指标;根据无人艇的各指标计算无人艇的各单项能力;对无人艇的各单项能力进行综合计算,获得无人艇的综合能力。本发明基于试验过程的测试数据进行指标、单项能力的计算,进而对单项能力进行综合计算,得到综合能力,实现了无人艇综合能力的自动化计算,无需参试人员的参与,降低了试验成本,并提高了试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