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293451U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20801610.5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F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近似密闭钢箱加弹簧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于防落石结构顶部的结构层上方,包括没有顶面的钢箱,钢箱内均匀布置有弹簧,弹簧顶部设置有上层钢板,上层钢板与钢箱组成顶部可以压缩的密闭六面体。本实用新型利用弹簧层及基本密闭箱体内气体的排出及回吸的自然过程,形成了双层阻尼,有效降低了落石脉冲荷载危害,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其它缓冲层的不足,为铁路运营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636469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385905.X
申请日:2016-05-03
Applicant: 北京交达铁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丰泽工程橡胶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式软钢减震榫,包括:相对对称设置的上减震榫部件和下减震榫部件,所述上减震榫部件和所述下减震榫部件的相对端部具有传力段,两传力段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传力筒,设置在所述上减震榫部件和所述下减震榫部件的传力段的外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上减震榫部件和所述下减震榫部件的传力段;限位钢销,设置在所述间隙中,以将所述传力筒限制在所述传力段的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203559354U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20693399.7
申请日:2013-11-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的斜拉索锚固结构。斜拉索-主梁锚固结构多采用锯齿形锚固块,传力路径长,易对主梁造成局部损伤。本实用新型设置箱梁和钢绞线拉索,钢绞线拉索设置在预埋钢导管内,箱梁的空腔顶部设置横梁,箱梁翼缘下方设置纵桥向截面为倒梯形的锚固块,锚固块中央的立方体部分横向与箱梁空腔顶部的横梁固结;预埋钢导管斜向预设在锚固块内,钢绞线拉索端部穿出锚固块并通过锚垫板固定于锚固块。本实用新型刚度强,稳定性好,传力路径短,继承了传统斜拉索-主梁锚固块整体性好的优点;有效地缩短了全截面受力的路径,避免了由于延长传力路径对主梁的局部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203559341U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20706806.3
申请日:2013-11-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纵梁型箱梁的纵横梁体系槽型梁。槽型梁属于开口薄壁构件,具有受扭性能差、桥面板弯矩受纵梁扭转影响较大等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槽型梁由纵梁、横梁和桥面板固结组成;纵梁位于纵向两侧,纵梁之间设置有横向的横梁,纵梁高于横梁,纵梁之间、横梁顶面设置有桥面板;横梁与桥面板之间设置倒角;横梁顺桥向每3-5米设置一道。本实用新型具有抗扭性好的优点,增强了桥梁的纵横向刚度,槽型纵梁竖向位移小,各部件纵横向拉压应力均有所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203559338U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20693402.5
申请日:2013-11-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桁上弦杆与腹杆的节点连接结构。传统钢桁梁的一般将上弦杆在节点附近与腹板进行焊接,焊缝的道数增多,焊接残余应力增大。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上弦杆和腹杆,上弦杆底部中央设置有腹板,腹板与上弦杆为整体预制结构,腹板作为节点板与腹杆相固结;各节上弦杆之间焊接固结;每节上弦杆的腹板通过螺栓与下方的两根腹杆固结。本实用新型节点板构造简单,施工工艺简洁,受力明确;在节点处,采用节点板与上弦杆的腹板共用,增强了结构构件的整体性;上弦杆每个节间只设置一道焊缝,有效地降低焊接残余应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荷载下的上弦节点板受力和变形要求,同时以最简单有效的连接方式来实现钢腹杆与上弦杆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3559333U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20706746.5
申请日:2013-11-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6/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钢桁-槽型梁组合桥梁结构。系杆拱桥由于受吊杆防护技术的限制,柔性吊杆的耐久性尚不能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本实用新型纵向设置横截面为下陷凹槽形的槽型梁,槽型梁两边的边沿通过腹杆连接纵向的上弦杆;上弦杆与腹杆组成的桁式为无竖杆三角形桁;两列上弦杆之间设置一字横梁,上弦杆与一字横梁组成上平联,下弦杆由槽型梁充当;槽型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上平联、上弦杆和腹杆均为钢结构。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钢-混凝土组合桥相比,具有耐久性好、刚度大、行车噪声小、建筑高度低、断面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此外结构受力合理、施工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9490651U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20669503.2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欧阳辉来 , 陈应陶 , 周宏 , 陈华梁 , 罗阳明 , 张嵛铭 , 陈袁东 , 杨聪 , 张多平 , 陈刚 , 王瑛 , 庄严 , 王俊冬 , 倪燕平 , 罗畅 , 李爱飞 , 黄小安 , 陈银灯 , 刘凯园 , 何斌 , 王立新 , 任玲强
IPC: E01D19/00 , E01D19/04 , E01D11/04 , E01D101/28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钢‑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的减隔震结构。传统预应力斜拉桥的减隔震方案为墩顶设置纵向阻尼器,这使得桥墩横向地震力较大,增加支座设计难度。本实用新型主墩上分别设有钢筋混凝土桥塔;边墩、辅助墩装有双曲面球型钢支座和横桥向粘滞阻尼器;一主墩上安装有双曲面球型钢支座、横桥向粘滞阻尼器和顺桥向粘滞阻尼器,双曲面球型钢支座纵横向均固定;另一主墩上装有双曲面球型钢支座、横桥向粘滞阻尼器和顺桥向泄压阀阻尼器,双曲面球型钢支座纵向活动、横向约束。本实用新型边墩、辅助墩、主墩设置横向阻尼装置,降低了横向地震力影响,降低了支座横向抗力的设计难度,节省了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212000678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0219667.1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F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桥梁可更换式落石防护棚洞,所述铁路桥梁可更换式落石防护棚洞顺桥向包括多榀独立的棚洞节段,每个节段为独立的一个单榀棚洞;所述单榀棚洞包括顶部多片弧形的空心管片、两侧竖直的立柱以及立柱下方的连接板,各相邻构件彼此连接,连接板内侧伸入铁路箱梁翼板下方并与其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受力构件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其耐久性能远高于普通混凝土和钢材,使用寿命满足主体结构100年的要求;主要构件在损伤后能够通过局部维修或更换后正常服役,实现了全寿命周期设计技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508799U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21370650.5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面放坡桥墩结构,基础相对桥墩设置纵向预偏心结构。桥梁为保证墩顶的位移值及线刚度要求,并且出于节约圬工方量考虑,通常在纵向采用双面放坡,在采用齿轨及缆索铁路等制式铁路条件下,铁路纵坡可达到48%,这相当于常规铁路最大坡度的16倍,在这种极端纵坡条件下,受列车重力沿桥面分力影响,桥墩受到的向下坡端的水平推力增加明显。本实用新型所述桥墩结构为大坡度轨道的简支梁桥墩,墩体的上坡端侧面为直坡,下坡端侧面为斜坡,墩底基础相对上部桥墩设纵向预偏心。本实用新型仅在桥墩下坡端单面放坡,墩底基础相对上部桥墩设纵向预偏心,满足了线刚度及墩顶位移的使用要求,且节约了圬工方量,受力更加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209039956U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21459492.0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冯亚成 , 康炜 , 杨少军 , 岳迎九 , 吴延伟 , 陈应陶 , 雷晓峰 , 吴文华 , 周友权 , 乔雷涛 , 文强 , 张蕾 , 方桂芬 , 房帅平 , 张鹏举 , 李伟 , 周小苏 , 闫岩 , 卢皓 , 李婵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危岩落石的桥梁挡护结构,于桥隧连接处隧道洞口的桥梁上方设置桥梁挡护结构,包括标准段桥梁挡护结构和远离山体侧喇叭口状挡护结构;标准段桥梁挡护结构由左右对称的两个纵向弧面组成,纵向等横截面,在顶部中线形成纵向水平的脊线;远离山体侧喇叭口状挡护结构自标准段桥梁挡护结构的端部向外扩大,也由左右对称的两个纵向弧面组成,横截面逐渐扩大,在顶部形成纵向上翘的脊线。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顺应地形的异形挡护结构的设计,减小了落石对挡护结构的冲击,提高了挡护结构的安全性能,防止山体危岩落石滑落或崩塌后对桥梁上部结构造成损坏,改善桥梁挡护结构受力,减少运营维修养护工作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