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变耦合补偿网络的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729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01318.9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变耦合补偿网络的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互感系数、负载变化范围较大的情况下,难以稳定地获取较高的传输功率、传输效率和符合需求的传输特性,且传输系统结构与控制复杂,制造及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可变耦合补偿网络可在若干拓扑结构中切换,且各拓扑结构的最大传输功率与互感系数以及原、副边变换器输入电压的关系各不相同,基于不同的电能传输策略,仅通过调整控制开关,即可切换至满足需求的补偿网络,进而可以保证即使在互感系数、负载变化范围较大的情况下,也能稳定地获取较高的传输功率、传输效率和符合需求的传输特性;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成本低。

    一种无线充电智能调控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1882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66092.5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烟台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充电智能调控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充电区域内无线充电的车辆进行识别标记,确定各车辆的充电开始时刻,并获取各车辆的电池剩余电量;基于获取的各车辆电池剩余电量确定总充电需求,将总充电需求与无线充电基站额定功率单位时间总电量进行比较,确定充电车辆的充电优先级;基于各充电车辆的电池剩余电量,进行无线充电一次调控允许与二次调控确认,确定最终各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对应的充电功率。利用一次调控允许和二次调控确认,实现了对无线充电过程中的智能调控,以确保无线充电的安全性和效率。

    无线充电系统的双频金属异物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4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24544.9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无线充电系统的双频金属异物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设置双频激励回路产生低频磁场和高频磁场,设置双频检测回路检测低频磁场和高频磁场下的低频采样电压和高频采样电压,设置信号处理电路对低频采样电压和高频采样电压进行滤波、放大及整流,获得低频检测信号、高频检测信号,设置处理器分析低频检测信号、高频检测信号,判断是否存在铁磁性或非铁磁性金属异物,设置一一对应的多对激励线圈Le与检测线圈Ld,从而将异物检测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便于确定金属异物的位置,实现全方位的金属异物检测;设置激励线圈Le、检测线圈Ld与发射线圈及接收线圈均解耦,实现了与无线充电系统的隔离。

    基于阻抗感测回路的汽车无线充电异物检测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288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49092.X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阻抗感测回路的汽车无线充电异物检测设备及方法,包括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无线电能接收装置以及金属异物检测装置,所述金属异物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高频激励电源、分时复用开关、检测线圈组、感测回路、信号处理电路,所述感测回路添加补偿电容配置为串联谐振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高通滤波电路和正交解调电路;所述金属异物检测装置对检测线圈的阻抗进行测量,若有金属异物入侵,则得到阻抗变化量,判断金属异物入侵。本发明通过产生高频检测磁场提升磁场中金属异物的涡流效应,从而增大金属异物对磁场磁通量的影响,因此能够实现检测线圈对小型金属异物的灵敏检测。

    电场耦合式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8316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1267283.7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场耦合式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该系统采用双边LC谐振补偿,以一种分段式导轨作为电能发射端,对行驶中的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该参数设计方法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对耦合机构的尺寸和补偿网络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以满足系统的输出功率需求以及具备一定的抗偏移能力,并结合有限元仿真计算出系统的理论输出功率,之后对汽车运行在导轨之间动态过程中系统输出功率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此为依据设计相邻两段导轨之间间距。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软件验证所提系统的可行性及参数设计的合理性。

    一种恒流恒压抗偏移输出无线充电系统和充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6533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110101899.6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流恒压抗偏移输出无线充电系统和充电方法,该系统由直流电源、高频逆变器、原边补偿电路、耦合机构、副边补偿电路、恒流恒压转换电路和整流电路构成,原边补偿电路由电感L0、电容C0、电容C1及电容C4构成;耦合机构由电感L1、电感L2、电感L4及电感L5构成;副边补偿电路由电容C2、电容C3、电感L3及电容C5构成;所述恒流恒压转换电路由电感Lf1、电感Lf2及电容Cf构成,电感Lf1和电感Lf2串联,电容Cf的一端与副边补偿电路的电感L3相接,另一端通过开关S2接于电感Lf1和电感Lf2之间,电感串接的Lf1和电感Lf2两端跨接有开关S1。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充电系统和充电方法存在的输出不稳定的缺点。

    冷却装置和电磁感应充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1239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1151030.9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磁感应充电装置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外壳,其围绕外壳内部空间;第一空气路径和第二空气路径,其分别设置在外壳内部空间中,空气流过该空气路径;以及冷却剂路径,其相对于两个空气路径流体分离地设置在外壳内部空间中,冷却剂流过该冷却剂路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其分别设置在外壳内部空间中,其中,冷却剂路径引导穿过两个换热器,并且第一空气路径引导穿过第一换热器,第二空气路径引导穿过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其分别设置在外壳内部空间中,其中,第一风扇设置在第一空气路径中的第一换热器的上游,第二风扇设置在第二空气路径中的第二换热器的上游。

    基于正交辅助线圈的电动汽车充电位置对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4009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599378.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辅助线圈的电动汽车充电位置对准方法及系统,其在拾取线圈上正交缠绕辅助线圈X、Y,通过测量辅助线圈X、Y的电压幅值,并对该电压幅值进行分析确定拾取线圈的X、Y轴偏移量,以及通过测量辅助线圈X、Y和拾取线圈的相位,并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拾取线圈所处象限,从而根据拾取线圈的X、Y轴偏移量和所处象限唯一确定拾取线圈与发射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便调整电车汽车的位置,保证较高的传输效率。本发明通过相位、电压有效值确定车辆位置,从根本上抑制了非线性因素对系统精准度的影响,提高了定位精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系统的充电效率,且整体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