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9202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667404.5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雷达测距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测距系统,包括激光雷达测距系统,所述激光雷达测距系统包括第一预处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反馈单元,本发明通过第一预处理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对激光发射指令进行处理,便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如环境因素和目标物形状等确定激光发射的具体发射情况,且通过激光雷达发射模块便于根据激光发射的具体发射情况确定激光的束数和阵列的方位,从而便于提高激光测距的精准度,激光与目标物接触后返回,返回的激光由第二预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确定多束激光的测距信息,并对多束激光的测距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测距的距离信息,进一步提高激光测距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336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74700.9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S17/931 , G01S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激光雷达的道路巡检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控制激光发射器的发射频率、功率、角度以及方向发射激光束;接收所述发射激光束反射回来的信号,以获取所述道路表面的三维数据;对所述三维数据进行滤波预处理操作,根据特征提取模型提取预处理后的所述三维数据的障碍物的特征;根据自适应滤波与非局部滤波算法判断是否存在障碍物,并输出障碍物的位置信息。本发明根据根据自适应滤波与非局部滤波算法判断是否存在障碍物,无需依靠人工巡查,提高了道路巡检的效率,能够及时发现道路隐蔽隐患,对于保障道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25562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89824.2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激光雷达测试装置,属于激光雷达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装置调节光斑分析仪位置不方便,降低了测试效率的问题;其技术特征是:包括工作台和安装架,安装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外壳体,外壳体的中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安装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连接有用于调节检测组件高度的位置调节组件;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了检测组件,且检测组件的高度灵活可调,极大的方便了对待检测激光雷达的检测,同时实现了对不同大小型号待检测激光雷达的限位夹持,方便了检测工作,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33671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0074700.9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S17/931 , G01S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激光雷达的道路巡检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控制激光发射器的发射频率、功率、角度以及方向发射激光束;接收所述发射激光束反射回来的信号,以获取所述道路表面的三维数据;对所述三维数据进行滤波预处理操作,根据特征提取模型提取预处理后的所述三维数据的障碍物的特征;根据自适应滤波与非局部滤波算法判断是否存在障碍物,并输出障碍物的位置信息。本发明根据根据自适应滤波与非局部滤波算法判断是否存在障碍物,无需依靠人工巡查,提高了道路巡检的效率,能够及时发现道路隐蔽隐患,对于保障道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03815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88845.1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必维诚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40 , G06V10/80 , G06V10/54 , G06V10/30 , G06V20/64 , G06N3/0464 , G01S17/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载激光雷达三维扫描以及地物分类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包括:使用车载激光雷达设备发射激光束,通过旋转或扫描机制覆盖目标区域,同时使用接收器接收反射激光束形成原始3D点云数据;对原始3D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得到3D点云数据,通过PointNet网络提取得到3D点云数据的多个深度特征,深度特征包括表面特征、边缘特征以及纹理特征;将3D点云数据转换为2D图像,采用共享权重的多分支CNN结构对深度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得到深度融合特征,以根据输入的深度特征选择合适的分支CNN结构;将深度融合特征输入预训练的融合地物分类模型得到地物分类结果。本发明提高了地物分类的速度与准确性,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0326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910912633.2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nventor: 凌铭
IPC: G01S17/06 , G01S17/931 , G01S7/4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测试系统及方法,系统由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雷达台、测试仪、测试台、双圆环轨道及测试室组成,测试方法包括:将激光雷达放置在旋转台上,调整固定夹,使雷达的旋转中心轴,与旋转台同轴,启动激光雷达,雷达内的发射激光二极管和接收二极管开始工作,同步旋转,开动雷达台,调整旋转台使其转向与发射激光二极管转向相反、转速相同,使发射激光二极管和接收二极管与测试仪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打开测试仪,上下和俯仰调整平板,沿环形轨道移动测试台,当测试仪接收到激光时,固定测试台位置,调整平板,使激光与测试仪测试中心线共线,发回反射激光信号,即可测量,本发明构思巧妙、操作简便、方法科学。
-
公开(公告)号:CN11239434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49957.9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S7/49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激光雷达测程计量测试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实验台,实验台上设置有激光雷达和基准激光测距仪,实验台上还同轴放置有望远镜接收子系统、第一光阑、第二光阑和光纤耦合器,光纤耦合器还经光纤与准直子系统相连接,配套计量测试方法通过基准激光测距仪所测值作为基准,将激光雷达测量值与基准值比较后,从而得出激光雷达的测程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简单、科学准确、易操作,极大地方便了对待检测激光雷达的测程计量,同时实现了对不同大小型号待检测激光雷达的测程计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681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53353.9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极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环境感知与预测的自动驾驶路径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雷达、摄像头获取自动驾驶车辆的环境感知数据;将自动驾驶车辆的起始姿势、目标姿势以及环境感知数据作为道路约束条件,通过路径规划算法规划自动驾驶车辆从当前位置到目标位置的初步行驶路径;通过多目标跟踪算法对周围车辆和障碍物进行状态估计和预测;根据周围车辆和障碍物的未来运动轨迹、道路约束条件以及自动驾驶车辆的物理限制,对初步路径进行路径优化得到优化行驶路径;将优化行驶路径转换为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指令,通过控制指令驱动自动驾驶车辆沿着优化行驶路径平稳行驶。本发明进一步提升了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和行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29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4316.4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YOLOv5的风叶振动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振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风力机转动过程中其目标风叶的角速度与振动数据;S2:采集目标风叶振动的视频数据,结合YOLOv5算法与DeepSORT算法对所述目标风叶的振动位移进行提取,并对视频数据进行训练,得到深度视觉跟踪模型;S3:对所述目标风叶进行振动仿真模拟,得到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至少包括所述目标风叶的振动加速度响应时域、频域曲线和功率普曲线,本发明为振动特征分析和故障诊断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665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39537.8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S7/48 , G01S7/497 , G01S7/481 , G01S17/88 , G01S17/9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激光雷达、自检方法、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其中车载激光雷达包括发射模块、接收模块、与接收模块连接的主控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的诊断模块,诊断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目标物体的第一点云数据和标准点云特征,计算特征相关系数,其中,第一点云数据为任意场景的点云数据,标准点云特征为根据正常激光雷达获得的目标物体的点云特征;若特征相关系数小于预设相关性阈值,根据第二点云数据确定车载激光雷达的故障状态,其中,第二点云数据为车载激光雷达的横轴垂直于目标面并且测试距离为使得车载激光雷达的所有激光束可扫描到目标面场景得到的点云数据。本发明降低了车载激光雷达故障检查的难度和工作量,提高了故障诊断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