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生物力学模型生成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93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3392.1

    申请日:2025-04-16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数值建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体生物力学模型生成方法,基于解剖学和逆向建模方法得到不同年龄段人体几何模型,仅通过若干几何特征点的匹配,即可快速完成对应年龄段人体生物力学模型的快速映射生成,极大减少了其他年龄段人体生物力学模型的生成难度,提高了建模效率,同时也能保证生成人体网格模型的精度。基于解剖学建立了头部、颈部、胸部等撞击关键部位的高逼真度生物力学模型,然后参考人体器官/组织的连接方式,实现了头部与颈部、颈部与胸部的连接,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模型有效性的物理验证,保证了模型的精度与可靠性。

    一种无人机撞击人体锐性伤害试验装置及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96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90273.2

    申请日:2025-03-1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无人机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撞击人体锐性伤害试验装置及评价方法,通过引入动态权重分配算法,依据无人机的速度、部件曲率半径及撞击的人体部位类型,实时调整各项损伤参数的权重,使得伤害评价更加精准和个性化。采用综合伤害指数IDI对锐性损伤进行量化评估,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提供一个全面的伤害等级评估,便于后续的风险分析和防护措施制定。结合物理层和光学层的数据采集,利用传感器与高速成像系统的协同工作,确保对撞击过程的全面监测和分析,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捕捉撞击瞬间的动态变化,提供更为细致的损伤参数。

    一种中应变率高温拉伸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570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54080.4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工程材料、结构变形及力学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应变率高温拉伸实验装置及方法。本申请的中应变率高温拉伸实验装置,能够满足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中应变率范围拉伸试验需求。将试验件上拉头设计为弧形凸缘结构,与加载横梁使用插销安装连接,这样可以使得具有弧形凸缘的试验件上拉头在重力作用下始终处于竖直姿态,保证了试验件与试验件上拉头、试验件下拉杆连接时的同轴度。设计了两套高温加热模块,最高加热温度分别为800℃和1400℃。高温加热模块的支撑架设计为上下可调高度支架,可满足不同试验件、不同夹具在试验过程中的加热需求,提高了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

    一种舰载机前起落架弹射冲击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85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28344.4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舰载机起落装置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舰载机前起落架弹射冲击试验装置及方法。本申请的舰载机前起落架弹射冲击试验装置,弹射冲击试验在专用的试验台架进行,吊篮、配重块以及起落架共同组成当量质量系统,以弹射载荷加载/释放机构模拟弹射器对弹射杆加载,牵制张紧机构模拟弹射过程中牵制杆被动加载。本申请可以在试验室环境下模拟舰载机起落架弹射冲击情况,并测量弹射冲击动态响应,为舰载机起落架的研制提供试验依据。

    基于重力弹道摆方法的多功能爆炸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01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4119.9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重力弹道摆方法的爆炸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发明的装置结构主要包括整装框架、摆锤、蓄能弹簧、配重、爆炸箱体和位移传感器;整装框架包括顶板、顶板支柱、中间承接平台、底板支柱和底板;摆锤包括锤头,四根支撑杆和顶盘,锤头与顶盘由支撑杆连接,在安装摆锤时需要使用垫片,垫片安装在顶盘与整装框架的中间承接平台之间;蓄能弹簧安装在顶板下端面的圆形凸台边界处;配重安装在摆锤的顶盘上;爆炸箱体安装在底板中心;基础应用的位移传感器安装在顶板下端面的盒体中。本发明采用创新型的重力摆爆炸测试方法配合阻尼测能,实现了开放环境下模拟现实爆炸工况并完成相应数据测量,评价爆炸冲击对材料及结构服役安全性能的影响。

    一种抗坠撞机身下部吸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19033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14363.1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结构抗冲击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坠撞机身下部吸能结构。结构包括:机身框的横截面呈弧形;客舱地板横梁的两端与机身框连接;机身下部横梁平行设置在客舱地板横梁的下方,机身下部横梁的两端与机身框连接,机身下部横梁与客舱地板横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机身下部斜撑对称布置两个,机身下部斜撑包括第一斜撑段以及第二斜撑段,第一斜撑段的端部与机身框连接,第二斜撑段的端部与机身下部横梁连接,其中,第一斜撑段、第二斜撑段、机身下部横梁以及机身框之间共同形成类平行四边形结构;机身下部立柱对称布置两个,机身下部立柱的上端与客舱地板横梁连接,下端与机身下部斜撑连接。本申请能够降低坠撞载荷峰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