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3041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441555.X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结构的地空两用机器人,主要由机架、计算机控制系统模块、视觉摄像头云台、传感与检测模块、行走模块、飞行模块、动力模块组成。在机架前端安装视觉摄像头云台,在机架的四周安装传感与检测装置,以实现信息的采集,并把采集的信息传送到计算机控制系统模块进行判断处理,进而发出行走或飞行指令,完成速度、运动方向和运动方式等一系列的运动控制。本发明是在保证机器人具有陆地行走和空中飞行的能力的前提下,添加麦克纳姆轮和可变结构的机翼骨架,使机器人在地面工作时能实现全方位移动,且在通过狭窄区域时可收缩可变结构的机翼骨架改变机器人空间体积,保证顺利通行,在恢复到正常工作环境后,可变结构的机翼骨架伸出,不影响机器人的正常飞行,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机架连接行走模块和飞行模块,从而实现了机器人陆空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88606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1278179.7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果花识别定位系统,该系统由Kinect体感器、Raspberry Pi和二自由度云台等部分组成。油茶树是一种“抱子怀胎”较为特殊的果树品种,往往果期未结束花期即至,出现果花并存的现象。为解决采摘机器人由于不能识别油茶花而无法合理避让油茶花,造成对油茶花破坏使得油茶果产量下降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油茶果花识别定位系统。发明中Kinect体感器采集现场的图像,利用SLIC和FCM算法对图像的颜色和纹理特征进行聚类,进而从图像中分割出油茶果花区域配合深度图像计算得到油茶果花的空间坐标,实现了对油茶果花的空间定位。本发明为油茶果采摘机器人对油茶果和油茶花的快速识别和精准定位提供了一种方法,确保在采摘的过程中减少对油茶花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534528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981012.1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人脸识别攻击检测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人脸识别攻击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物联网设备模块、边缘计算模块、深度集成学习模块和Web应用模块;所述深度集成学习模块部署在边缘计算模块上,所述边缘计算模块部署在物联网设备模块上;所述物联网设备与Web应用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深度集成学习模块包括深度学习模块1、深度学习模块2和深度学习模块3;所述深度学习模块包括Inception模块、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和多层感知机;将学习模块1、深度学习模块2和深度学习模块3以Stacking的方式组成集成模型。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性能提升空间较低,没有考虑到敏感生物信息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29603.5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5/70 , C12N15/40 , G01N33/569 , G01N33/68 , G01N33/58
Abstract: 检测人血清中蜱传脑炎病毒IgG抗体的酶联免疫测定试剂盒及其包被重组抗原的制备方法,涉及酶联免疫测定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蜱传脑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由于所包被的抗原大多为灭活的病毒,存在与黄病毒属内其他病毒交叉反应的情况,易造成检测结果假阳性,进而影响对是否感染蜱传脑炎病毒的判断准确性的问题。本发明酶联免疫测定试剂盒将抗原包被于ELISA板底部,通过抗原抗体原理结合血清中IgG抗体,再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抗体与血清中抗体结合,最终加入TMB被HRP催化显色,得出结论。本发明可获得检测人血清中蜱传脑炎病毒IgG抗体的酶联免疫测定试剂盒及其包被重组抗原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92844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10592835.6
申请日:2020-06-2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导航的农用AGV运输车,主要有承载车身、控制室、视觉摄像头云台、动力模块、车架、行走模块组成。在车头上放安装视觉摄像头云台,以实现信息的采集,并且把信息传送到工控机当中的中央处理模块中进行判断处理,进而完成速度、转向等一系列运动控制。本发明是在农用运输车具备基本载物和运动功能的前提下,添加视觉摄像头云台和GPS定位功能,对车辆进行定位和在运输车行驶时对路况信息的采集,再交给控制中心处理信息规划路线。具有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路线规划精准、进行启动/停车、加速/减速,低速或爬坡等操作时动作灵活,适合用于在农村野外道路运载货物,极大的提高土地承包者的劳动生产率,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4107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02177.X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7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敲除GLK基因的CRISPR/Cas9系统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计、构建、筛选,最终提供一些基于CRISPR/Cas9系统,同时能靶向白桦GLK基因的高效gRNA及靶位点序列,具体以白桦GLK基因为编辑靶基因,将体外纯化的Cas9蛋白与GLK‑gRNA混合后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RNP,通过微粒轰击白桦愈伤组织,初步建立无T‑DNA插入基因编辑技术,利用该基因编辑技术获取了白桦黄叶植株,这为丰富白桦品种以及快速创制白桦植物突变体提供了崭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983306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222457.7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取样,增加效率和安全性,省时省力的一种应用于动物粪便取样的机械手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动物粪便取样的机械手臂,包括实现粪便抓取的手爪结构、手臂结构、固定装置以及手臂外部的塑胶套;其中爪部结构包括手爪、旋转轴、滑块、导轨;手臂结构包括大臂、肘部关节、小臂与手腕部分。所述手爪与旋转轴铰接;所述手爪的凹槽与滑块上的键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手腕部分与导轨铰接;所述手腕部分与小臂铰接;所述小臂与肘部关节铰接;所述肘部关节与大臂铰接;所述大臂与固定装置滑动连接。除固定装置外,其余结构由塑胶套进行包裹。
-
公开(公告)号:CN10946478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10798183.X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可伸缩式登山爪的外骨骼足部装置,包括小腿绑件、小腿长度调节块、踝关节连接部件、可伸缩式登山爪、鞋、带卡扣连杆、可调连杆。鞋外侧通过螺钉与踝关节连接部件固定,鞋舌部分开有滑槽来安放登山爪,登山爪与带卡扣连杆和可调连杆通过铰链连接,组成四连杆机构,使其能够以踝关节为转轴,当足部与小腿关节夹角变小时,小腿可推出登山爪。本发明在保证踝关节三自由度的前提下,添加了可伸缩的登山爪结构,可为使用者在登山或爬坡过程中提供随动的,且根据人体攀爬过程中足部的位姿变化而伸出的登山爪,在恢复平地行走后,伸缩爪收回,不影响使用者正常行走,整个过程取决于人体足部与小腿的夹角。
-
公开(公告)号:CN11356744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005155.4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热波及图像处理的窑筒体缺陷在线检测方法,步骤包括:S1通过光电伺服控制系统对高精度分辨率红外热像仪进行控制和操作;S2高精度分辨率红外热像仪对窑筒体扫描采集,获取红外热波图像序列;S3微处理器将得到的红外热波多帧图像序列应用优化算法进行数据拟合、压缩与重建预处理;S4图像数据传输模块将预处理后的红外热波图像通过光纤传送至计算机;S5通过快速检查规范和判别程序、系统数据库对热波图像中的缺陷类型、尺寸参数检测和定量识别;S6对缺陷进行重建和三维显示,还原为视觉可见的图像,通过工业计算机显示出来,从而发现缺陷的类型和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94107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202177.X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7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敲除GLK基因的CRISPR/Cas9系统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计、构建、筛选,最终提供一些基于CRISPR/Cas9系统,同时能靶向白桦GLK基因的高效gRNA及靶位点序列,具体以白桦GLK基因为编辑靶基因,将体外纯化的Cas9蛋白与GLK‑gRNA混合后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RNP,通过微粒轰击白桦愈伤组织,初步建立无T‑DNA插入基因编辑技术,利用该基因编辑技术获取了白桦黄叶植株,这为丰富白桦品种以及快速创制白桦植物突变体提供了崭新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