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行体运动加速装置及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33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99972.5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航行体运动加速装置,属于跨介质试验领域。解决负压缩比试验时航行体随环境压强降低有从运动加速筒内被大气压力抽出风险的问题。它包括加速筒组件,整体呈中空状且为多段筒体拼接而成,每段筒体内壁上设置密封圈,至少部分筒体上设置有稳压孔;气室,出口端通过初容室调整筒与加速筒组件连通,侧向和底部均设置有进气端,内壁上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动力气源,设置有多个出气端,一部分出气端与气室的侧向进气端连通,另一部分出气端与气室的底部进气端连通;调压组件,设置有多个调压出口端并与稳压孔一一对应连接用于调节航行体在加速筒组件内出射过程中的肩部压力。它主要用于航行体加速试验。

    一种惯组位置及舵角可调的入水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74855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1849410.9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一种惯组位置及舵角可调的入水模型,属于入水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航行体入水模型中惯组的安装位置及舵角调节不便的问题。包括外壳组件及设置在外壳组件内的调节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航行体头部、头部连接件、航行体舱段及航行体尾部,航行体头部与头部连接件固接,且压力传感器固装在航行体头部与头部连接件之间,通过更换具有不同倾斜角度非圆形孔的舵角调节板,来实现舵角的调节,进而可以测量多种条件下的入水实验数据。通过螺纹杆实现头部连接件、航行体舱段及航行体尾部之间的连接,通过锁紧螺母将整个航行体轴向拉紧。

    航行器头部等效模型固定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246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27582.2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航行器头部等效模型固定装置,涉及航行器的结构强度试验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技术中尚未提到一种只对航行器头部结构进行试验与分析的装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航行器头部等效模型固定装置,包括:航行器头部固定罩,包括前部固定罩,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扇形的尾部固定罩;前部固定罩包括圆形法兰盘,圆形法兰盘用于与加载装置的加载孔相连接;尾部固定罩通过远离自身弧形边缘的一端连接前部固定罩;还包括航行器头部固定托,用于固定航行器头部;航行器头部固定托滑动设置在两个尾部固定罩之间。可以应用于航行器入水砰击试验中,用于固定航行器头部等效模型,以模拟不同角度入水砰击的效果。

    冲击载荷加载增强装置和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24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27607.9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冲击载荷加载增强装置和方法,涉及冲击载荷加载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冲击载荷加载技术中,能量利用率较低,并且利用压力罐储存的高压气体进行加载时,难以对大幅值冲击载荷进行模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冲击载荷加载增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椭球腔体,和加载腔体;所述椭球腔体为外壁带有平面的中空椭球型,所述平面穿过所述椭球型所在的椭球体的其中一个焦点;所述平面中间有通孔,所述平面用于连接加载腔体;所述加载腔体远离所述平面的一端开口;所述椭球腔体上还设有泄爆孔。可以应用于结构的冲击试验中,用于研究结构在冲击载荷下的动响应情况。

    一种模拟极地环境下航行体出水的综合实验水箱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879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1106.7

    申请日:2023-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极地环境下航行体出水的综合实验水箱系统,包括水池主体、造消波系统、制冷减压系统、发射系统、运动模拟系统、阻拦系统、固冰系统、抬升系统、辅助机械系统和楼梯系统,造消波系统安装在水池主体池壁左侧,制冷减压系统安装在水池主体上方壁面上,发射系统安装在运动模拟系统上,运动模拟系统连接在水池主体底部底板上,阻拦系统安装在水池主体上,固冰系统安装在水池主体池壁两侧,抬升系统安装在水池主体上,发射系统运动到右端后与抬升系统形成固定,辅助机械系统安装在水池主体内部左侧,楼梯系统安装在水池主体外部右侧。本发明可以实现模拟极地的冰层覆盖、海浪、低温等环境,基于环境模拟开展极地水下发射研究。

    一种惯组位置及舵角可调的入水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74855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849410.9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一种惯组位置及舵角可调的入水模型,属于入水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航行体入水模型中惯组的安装位置及舵角调节不便的问题。包括外壳组件及设置在外壳组件内的调节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航行体头部、头部连接件、航行体舱段及航行体尾部,航行体头部与头部连接件固接,且压力传感器固装在航行体头部与头部连接件之间,通过更换具有不同倾斜角度非圆形孔的舵角调节板,来实现舵角的调节,进而可以测量多种条件下的入水实验数据。通过螺纹杆实现头部连接件、航行体舱段及航行体尾部之间的连接,通过锁紧螺母将整个航行体轴向拉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