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92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17992.5
申请日:2024-10-29
IPC: G06Q10/20 , G06N5/04 , G06F18/21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边合作博弈的锂电池储能系统安全运行智能决策方法,包括:根据锂电池储能系统停电记录计算用户中断时间cmi;根据维修记录评估维护有效性因子ηf和ηd;计算用户中断时间变化Δcmi;评估维修活动的预期成本Δpm;计算锂电池储能系统的预期综合效率ΔE;根据用户中断时间变化Δcmi、预期成本Δpm、预期综合效率ΔE,计算博弈参与者电网公司、储能运维商和储能用户的特征函数;配置激励系数α,通过Sigmoid函数将特征函数标准化;根据标准化后的特征函数计算全局决策分数,评估维修活动实施的最佳日期。本发明以系统综合效率、成本消耗和用户中断时间为多目标函数,通过配置激励系数分配权重,从而能够综合考虑多参与者博弈关系,确定最优运维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7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17973.2
申请日:2024-10-29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6Q10/04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安全智能决策的锂离子电池退化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原始测量信号,并且采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块提取隐藏在原始测量信号中的深层代表性特征;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模块来估计出电池容量;利用核密度估计模块推导每个电池循环阶段预测点的概率密度;基于概率预测信息的维护决策评估每个电池循环阶段不同决策的成本,并选择成本较低的决策。本发明通过构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双向长短期记忆技术和核密度估计方法相结合的集成模型来处理电池容量预测和维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实现基于概率预测信息的锂离子电池安全运行智能分析决策,提高了锂离子电池退化预测的准确性,提升了维护决策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778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17975.1
申请日:2024-10-29
IPC: G06F18/243 , G06F18/214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5/01 , G06N20/20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缓变故障诊断方法,包括:采用二阶Thevenin模型,建立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得到系统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基于系统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通过故障模拟建立电池组缓变故障等效模型;利用生成对抗网络,生成故障样本;通过lightGBM建立缓变故障诊断模型,利用故障样本对基于lightGBM的缓变故障诊断模型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好的缓变故障诊断模型识别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缓变故障。本发明建立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GAN生成故障样本,根据lightGBM建立缓变故障诊断模型识别缓变故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4894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97117.8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运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故障可视化模拟回溯系统,包含:配电网模型构造模块,用于可视化的搭建与配电网对应的配电网模型;信息导入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配电网模型构造模块,用于可视化的导入配电网发生所述故障序列和录波文件;故障回溯模块,连接所述配电网模型构造模块和所述信息导入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故障序列和录波文件,判断配电网中的故障发生时刻和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进行馈线自动化处理,并通过配电网模型动态再现故障发生时刻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全过程。本发明还包含一种配电网故障可视化模拟回溯方法。本发明可以模拟、回溯配电网故障,并进行可视化的展示。本发明效果可靠,可保障配电网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3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34988.4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源网荷互动的城市电网分区协调恢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城市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其中所述拓扑结构表示负荷节点以及电源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基于所述拓扑结构,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对城市配电网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分区;以累计加权负荷恢复量最大为目标建立考虑分区的配电网恢复数学模型;基于所述多个分区,对所述配电网恢复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以并行恢复每个分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恢复速度快、恢复尽可能多的重要负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604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65557.6
申请日:2025-03-07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41 , G06F18/213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容量调节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EV充电站运行状态参数的相似日聚类划分方法及系统。将各典型日的充电站运行状态的状态参数,作为聚类的数据基础,并定义描述充电站运行状态的状态参数矩阵;在宏观层面对状态参数进行第一层场景分类,而后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场景聚类,得到多个不同运行场景构成的场景集;构建深度卷积嵌入聚类模型并训练,利用卷积自编码器对场景集中充电站运行状态参数的原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降维,再通过K‑means算法对展平降维后的数据进行聚类,并基于t‑随机邻近嵌入算法进行数据可视化。本发明提升了聚类准确度和效率,解决了传统聚类算法在面临高维复杂非线性数据时的维数灾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3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47014.5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下垂控制的柔性互联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获取的柔性互联系统的稳态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柔性互联系统中电压源转换器的初始的下垂系数;当所述柔性互联系统处于功率不均衡状态时,根据获取的所述电压源转换器的裕度容量和所述电压源转换器的初始的下垂系数,利用自适应下垂控制法对所述初始的下垂系数进行更新,得到更新的下垂系数;基于所述更新的下垂系数,对所述柔性互联系统的功率传输进行控制;本申请通过对柔性互联系统进行功率传输控制时,引入能够根据工况变化进行自适应更新调节的下垂系数,有利于合理分配柔性互联系统的传输功率,保持直流电压稳定,从而增加柔性互联系统在功率波动下的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2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3238.X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豪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 H02J3/38 , G06F18/2411 , G06F18/27 , G06N7/08 , G06N3/126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稳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阶段的电动汽车集群调控潜力量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动汽车集群转化为广义储能设备,并对电动汽车停驶数据进行特征筛选;进行支持向量机回归建模,确定广义储能设备的容量边界及功率边界;基于经济激励和用户非理性消费行为影响构建电动汽车集群的自调度模型,确定电动汽车集群的自调度负荷;计算广义储能设备的再调度功率与再调度容量;整合得到可调度潜力量化参数集合,根据该参数集合量化电动车集群的调度潜力。本发明可以准确评估电动汽车集群的可调度潜力,可以根据需要来规划充电站的建设地点、数量以及充电速率等多种参数,从而帮助节省资源,提高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6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85438.5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快充负荷场景的电动汽车用户侧可调功率计算方法,包括:建立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设定的电动汽车到站过程模型,估计电动汽车充电起始时的荷电状态;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方法生成快充负荷场景,模拟电动汽车到达、排队和充电过程;对充电场景下单辆电动汽车在接入时段内的可调度能力可行域进行分析,并基于该分析计算充电场景下电动汽车用户侧实时可调功率;对V2G场景下单辆电动汽车在接入时段内的可调度能力可行域进行分析,并基于该分析计算V2G场景下电动汽车用户侧实时可调功率;结合充电场景和V2G场景下电动汽车用户侧实时可调功率,计算规模化电动汽车用户侧聚合商实时可调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493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07563.3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压暂降耐受能力领域,特别是涉及变频器电压暂降耐受提升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减小无功功率参考值和提升有功功率参考值步骤:依次计算参考电压、直流端的励磁电流和励磁电流增量,调整励磁电流参考值以减小无功功率参考值,并调整转子角速度参考值以提升有功功率参考值。该方法可通过减小励磁电流避免直流电流过饱和;还可通过引入转速参考值改进功率给定值计算器的方式提升有功功率,结合电流控制器计算的励磁电流参考值减小无功功率,以提升变频器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