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9114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1211278.4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广东冠能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A6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挂装置及其防坠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可开合的夹具,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夹具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夹具的开合动作;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锁定防坠装置;当需要上挂时,工作人员通过锁定机构将防坠装置的顶部进行锁定,从而防止防坠装置在悬挂过程中与本装置出现脱钩的问题;当需要下挂时,工作人员通过传动机构控制夹具张开,使防坠装置的顶部卡入至夹具内,随后再通过传动机构控制夹具收紧闭合,从而对防坠装置的顶部进行夹持,通过夹具对防坠装置进行夹持可提高防坠装置在转运时的安全性,避免防坠装置在运输时出现掉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1770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1910535724.9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机器人,具体地说是一种带电更换悬垂绝缘子串等电位机器人。包括爬行机构及设置于爬行机构上的作业手臂Ⅰ、作业手臂Ⅱ及环形抱夹装置,其中环形抱夹装置位于作业手臂Ⅰ和作业手臂Ⅱ的上方,爬行机构可带动作业手臂Ⅰ、作业手臂Ⅱ及环形抱夹装置沿绝缘子串的高度方向运动;环形抱夹装置用于夹持绝缘子串进行定位;作业手臂I和作业手臂II配合完成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辅助更换作业任务。本发明代替等电位电工带电作业,保证了人员安全,同时装置本体在封闭的绝缘杆框架内工作,保证装置不会从高空脱落,安全性好,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2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13604.2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LIBS光谱基线的光谱校正方法、装置和激光分析系统,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光谱数据、尺度参数和平移参数,并基于尺度参数和平移参数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得到第一光谱数据;获取目标窗函数,根据目标窗函数对第一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峰值得到第二光谱数据;基于第二光谱数据中的极小值点对第二光谱数据进行分割得到多个第三光谱数据;对各第三光谱数据通过Hermite插值法进行多项式拟合,将拟合后的函数图像确定为目标基线并基于目标基线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光谱数据。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基线校正方法依赖于人工设置参数,在处理复杂光谱数据时准确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0103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29258.7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导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导轨监测预紧防盗告警装置,包括安装壳、调节组件、控制器和告警单元,安装壳与输电塔可拆卸连接,调节组件和告警单元分别设置在安装壳容纳腔内;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传递齿轮组、调节螺母、螺杆和拉力传感单元,驱动电机输出轴与传递齿轮组连接,传递齿轮组通过调节螺母驱动螺杆移动,螺杆伸出安装壳与柔性导轨连接,拉力传感单元安装在螺杆上,本发明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柔性导轨易松动无法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缺陷,能实时监测柔性导轨的预紧状态,以确保柔性导轨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作业状态,提高作业安全性以及输电线路生产运维数字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8600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56370.2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路巡检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涉及无人机巡检技术领域,当接收到待分析点云数据时,将待分析点云数据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点云数据分析模型,生成多个塔架点云,将塔架点云输入预设的自动匹配模型,生成对应的线路关键点,根据多个线路关键点和预设的规划路径,确定对应的巡检路径,获取巡检路径对应的待分析电力线路图像,将待分析电力线路图像输入预设的目标故障检测模型,判断待分析电力线路图像是否存在故障。解决了现有无人机在对输电线路进行拍摄的图像依赖于技术员对无人机控制,若没有在良好的拍摄角度则可能会造成漏报误报等情况,降低了电力线路运行的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3563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1519615.1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通过控制地面站确定多旋翼无人机的作业地点;多旋翼无人机到达作业地点后通过温湿度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判断是否执行憎水性检测;而后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和第三位置传感器获得的距离信息调整多旋翼无人机的位置,使得喷头与复合绝缘子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距离;之后喷头将水箱里的水喷洒到复合绝缘子上;最后通过高清摄像头获得绝缘子的图像数据,并传送到控制地面站以生成憎水性检测报告。本发明采用无人机代替人工登高,可以兼顾检测安全性和灵活性,同时通过多个定位器的协同作用,保证了憎水性检测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313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07112.7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场景三维建模方法和系统,根据故障线路定位,通过携带五向相机的无人机从多个角度拍摄电力线走廊的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增强图像,采用光束法对增强图像进行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得到加密点坐标,根据加密点坐标,对所有增强图像进行影像密集匹配,得到增强图像对应的密集三维点云,根据密集三维点云构建不规则三角网,生成未上色的高程模型,通过纹理自动映射到高程模型上,形成电力线走廊的实景三维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未预先对故障线路周围环境进行能否使用绝缘斗臂车进行带电作业的判断,易导致资源浪费和影响作业效率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9495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900955.2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nventor: 唐建辉 , 时云月 , 吴慧峰 , 何文峰 , 刘超 , 管子然 , 胡聪 , 邱明明 , 张宇宣 , 庄巨周 , 徐远科 , 谭国栋 , 胡正庭 , 侯年冠 , 杨鑫 , 石俏 , 韩广超 , 田壮 , 姜沛东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剪线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绝缘杆剪线钳,包括电动装置、传动装置、剪线钳金具和夹线金具;剪线钳金具包括上钳口固定切刀、上钳口切刀底座、下钳口活动切刀、下钳口切刀底座、传动螺栓和中心螺栓;上钳口切刀底座和下钳口切刀底座均螺纹套接于传动螺栓上;上钳口固定切刀与下钳口活动切刀通过中心螺栓铰接;上钳口固定切刀与上钳口切刀底座连接,下钳口固定切刀与下钳口切刀底座连接;夹线金具包括上钳口固定夹线片、下钳口活动夹线片和助力弹簧;上钳口固定夹线片与下钳口活动夹线片通过中心螺栓铰接;助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钳口固定夹线片、下钳口活动夹线片连接。解决了现有剪线钳无法同时实现夹线和剪线功能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8690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352429.7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绝缘斗臂车,包括:车体和工作斗;工作斗的两侧壁内部分别设置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工作斗底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用于使工作斗两侧之间形成干冷空气循环的干燥制冷循环系统;进气通道与干燥制冷循环系统连接;干燥制冷循环系统与出气通道连接。本发明能够在工作斗的两侧之间形成干冷空气循环,一方面,能够使工作人员身体基本处于空调环境里,降温效果显著,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干冷空气的空气湿度较低,从而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3563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19615.1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通过控制地面站确定多旋翼无人机的作业地点;多旋翼无人机到达作业地点后通过温湿度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判断是否执行憎水性检测;而后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和第三位置传感器获得的距离信息调整多旋翼无人机的位置,使得喷头与复合绝缘子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距离;之后喷头将水箱里的水喷洒到复合绝缘子上;最后通过高清摄像头获得绝缘子的图像数据,并传送到控制地面站以生成憎水性检测报告。本发明采用无人机代替人工登高,可以兼顾检测安全性和灵活性,同时通过多个定位器的协同作用,保证了憎水性检测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