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6826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62370.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道路病害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捕捉道路图像,对道路图像进行预处理,从预处理后的道路图像中提取边缘特征、纹理特征和直线特征,对提取的边缘特征、纹理特征和直线特征进行分类训练,识别道路图像中不同类型的道路病害,并定位道路病害区域,从定位道路病害区域的不同视角道路图像中生成三维点云数据,从三维点云数据中重建道路表面图像,评估重建道路表面图像的道路病害严重程度,并对道路病害严重程度进行预测,获得道路表面图像预测病害识别结果,将道路表面图像预测病害识别结果生成为检测报告,并存储。本发明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能够自动化处理大量的道路图像数据,快速识别病害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627687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415060.0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13米跨径无铰缝空心板结构和设计方法,包括边梁、中梁、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双层钢筋网、顶板、腹板、底板、翼缘、4Φs15.2预应力钢束Ⅰ、3Φs15.2预应力钢束Ⅱ;所述的边梁与中梁、中梁与中梁之间通过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连接成为整体。设计中将其边梁、中梁和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均采用空间梁单元模拟,并通过有限元程序分析计算。本发明可以改善空心板桥整体结构受力,在新桥设计中可以有效降低桥梁病害隐患,减少运营期间的管养成本,并且提出了进行设计此类结构的内力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34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85172.9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廷楹 , 余小晴 , 李程华 , 曹林辉 , 胡斌 , 郭庆坪 , 付文群 , 朱文龙 , 裴辉腾 , 冷健华 , 俞秋生 , 胡志刚 , 刘杨青 , 涂远明 , 吴亮秦 , 宋郁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沥青路面用道路固废摊铺控制装置。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设置用以盛装固废的固废箱、用以将固废进行大小筛分的筛分机构和用以对筛分后的固废进行分别收集的筛分箱;所述筛分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面与固废箱固定连接,所述固废箱的底面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筛分机构的进料端上,所述安装板的下侧面与筛分箱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下部开设有安装槽,对称设置的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若干筛分柱,相邻所述筛分柱之间的间隙从进料端向出料端逐渐增大。本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利用固废进行路基铺设时,由于粉碎之后的固废大小不一,导致铺设的路基凹凸不平,且不够密实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6826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62370.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道路病害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捕捉道路图像,对道路图像进行预处理,从预处理后的道路图像中提取边缘特征、纹理特征和直线特征,对提取的边缘特征、纹理特征和直线特征进行分类训练,识别道路图像中不同类型的道路病害,并定位道路病害区域,从定位道路病害区域的不同视角道路图像中生成三维点云数据,从三维点云数据中重建道路表面图像,评估重建道路表面图像的道路病害严重程度,并对道路病害严重程度进行预测,获得道路表面图像预测病害识别结果,将道路表面图像预测病害识别结果生成为检测报告,并存储。本发明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能够自动化处理大量的道路图像数据,快速识别病害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785172.9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廷楹 , 余小晴 , 李程华 , 曹林辉 , 胡斌 , 郭庆坪 , 付文群 , 朱文龙 , 裴辉腾 , 冷健华 , 俞秋生 , 胡志刚 , 刘杨青 , 涂远明 , 吴亮秦 , 宋郁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沥青路面用道路固废摊铺控制装置。包括从上至下顺次设置用以盛装固废的固废箱、用以将固废进行大小筛分的筛分机构和用以对筛分后的固废进行分别收集的筛分箱;所述筛分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面与固废箱固定连接,所述固废箱的底面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筛分机构的进料端上,所述安装板的下侧面与筛分箱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下部开设有安装槽,对称设置的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若干筛分柱,相邻所述筛分柱之间的间隙从进料端向出料端逐渐增大。本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利用固废进行路基铺设时,由于粉碎之后的固废大小不一,导致铺设的路基凹凸不平,且不够密实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969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13068.2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公路扩建旧道路快速切除装置,包括:支撑台;安装辅板,安装辅板的外表面一侧与所述支撑台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安装辅板的另一侧与外部驱动机械设备固定安装;切割破碎结构,切割破碎结构安装在所述支撑台的一侧;防护清理结构,本发明可以在切割破碎结构的作用下,可以两个切割结构之间的位置,进而可以对不同宽度的道路进行切割并处理,同时可以调整两个粉碎结构的距离,使其可以随着切割结构的位置变动进行变动,进而对切割后的大块路基进行破碎,进而可以在弧形护框和弧形护板的作用下,对切割刀片进行防护,在防护框的作用下,可以将粉碎后的碎物向后排出,避免影响设备前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2170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0781570.3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铺设废料沥青分离回收装置,包括分离仓,分离仓两侧的两端皆设有支撑杆,同侧一组支撑杆远离分离仓一侧的底部设有第一放置板,第一放置板的顶部设有碎渣收集仓,同侧两组支撑杆相靠近一侧的底部皆设有第二放置板;本发明通过热风机的工作可将热风通过连接管吹入至排气管的内部,以便实现与沥青的加热工作,同时通过排气管的材质设计还可对热风部分热量进行吸附,以实现排气管与沥青表面直接接触的加热工作,而后通过伺服电机可带动内螺纹套管及其以上部件进行转动,使得内螺纹套管通过分料网板带动其表面沥青进行转动,可实现对沥青的搅拌工作,以提高沥青加热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等待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21701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781570.3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铺设废料沥青分离回收装置,包括分离仓,分离仓两侧的两端皆设有支撑杆,同侧一组支撑杆远离分离仓一侧的底部设有第一放置板,第一放置板的顶部设有碎渣收集仓,同侧两组支撑杆相靠近一侧的底部皆设有第二放置板;本发明通过热风机的工作可将热风通过连接管吹入至排气管的内部,以便实现与沥青的加热工作,同时通过排气管的材质设计还可对热风部分热量进行吸附,以实现排气管与沥青表面直接接触的加热工作,而后通过伺服电机可带动内螺纹套管及其以上部件进行转动,使得内螺纹套管通过分料网板带动其表面沥青进行转动,可实现对沥青的搅拌工作,以提高沥青加热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等待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343510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300701.2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碰撞的方法,该方法把防止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碰撞与斜拉桥的体系选择结合起来,变现有技术的被动防碰撞为主动防碰撞。现有技术对斜拉桥的抗震研究,一般基于斜拉桥的体系确定和总体结构尺寸基本确定的基础上,对斜拉桥的结构进行抗震验算,属于事后被动抗震设计,本发明在斜拉桥的初步设计甚至概念设计阶段就介入抗震设计的理念,全过程贯穿抗震设计,对斜拉桥的体系选择以及与引桥的体系组合、斜拉桥减震措施及防止主副孔碰撞的措施,全过程提供指导,全面提升斜拉桥的抗震性能,为主动抗震、防碰撞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343510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300701.2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碰撞的方法,该方法把防止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碰撞与斜拉桥的体系选择结合起来,变现有技术的被动防碰撞为主动防碰撞。现有技术对斜拉桥的抗震研究,一般基于斜拉桥的体系确定和总体结构尺寸基本确定的基础上,对斜拉桥的结构进行抗震验算,属于事后被动抗震设计,本发明在斜拉桥的初步设计甚至概念设计阶段就介入抗震设计的理念,全过程贯穿抗震设计,对斜拉桥的体系选择以及与引桥的体系组合、斜拉桥减震措施及防止主副孔碰撞的措施,全过程提供指导,全面提升斜拉桥的抗震性能,为主动抗震、防碰撞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