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28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6121.4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路径规划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道路坐标系下,确定拖挂车的位置以及行驶状态,确定道路中的障碍物的位置。基于拖挂车的位置以及障碍物的位置,确定拖挂车在道路中的可行驶区域,并在可行驶区域内,根据拖挂车的行驶状态,在满足拖挂车的车头以及挂体之间的相对位姿约束的条件下,确定拖挂车在可行驶区域内的可行驶路径。根据确定出的可行驶路径,预测拖挂车以可行驶路径行驶时的行驶质量,在满足相对位姿约束的条件下,对可行驶路径进行优化,得到最终路径,并控制拖挂车行驶。提高了最终路径的计算速度,降低了计算难度,以及提高了得到的最终路径的平滑程度以及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198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96079.4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泊车路径规划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设置以挂载停位时的目标状态目标位置为原点建立的目标坐标系,获取目标坐标系下挂载进行停位时的初始状态,基于挂载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与预设的约束条件,在目标坐标系下对根据速度、加速度、铰接角建立的优化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准确的预测车辆在不同状态下的运动轨迹,以得到在无结构化道路信息场景下使挂载达到目标状态时的挂载运动轨迹,同时考虑了车辆行驶的速度、加速度等参数,使得车辆基于求解的轨迹行驶时具有平滑性和可驾驶性。其后将挂载运动轨迹转换至牵引车所在的世界坐标系中,得到牵引车运动轨迹,实现无结构化道路信息场景下的半挂牵引车泊车。
-
公开(公告)号:CN1191810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91439.4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IPC: G06V20/54 , G06V10/762 , G06V10/82 , G06N3/08 , G06V10/4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车辆的限高对象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行驶前方的图像和初始点云数据,并确定图像中的限高对象的边界框。根据边界框,从初始点云数据中确定出限高对象的点云数据。根据限高对象的点云数据和车辆的高度信息,生成表征车辆是否可通过限高对象的检测结果。该方法用以达到准确地检测出车辆是否能够通过限高对象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00247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197795.5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的增程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可用于车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图像,对图像进行识别处理,得到图像的第一置信度集合;根据第一置信度集合,确定契合度集合;根据契合度集合,确定当前场景类型;其中,当前场景类型为车辆当前所处的行驶场景的类型;根据当前场景类型,控制车辆的增程器进行启停。本申请的方法,可以在不同的行驶环境下及时控制增程器的工作,进而满足在不同的驾驶环境下车辆的电能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998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74319.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多传感器联合标定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获取目标传感器对目标物体感知后得到的第一目标框与多个待标定传感器分别对所述目标物体感知后得到的多个第二目标框,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框与所述第二目标框的匹配度均值最大化策略,确定各个所述待标定传感器与所述目标传感器之间的初始化外参齐次矩阵。通过以目标传感器为基准将目标传感器的坐标系设定为一个固定的参考系,待标定传感器感知的数据被转换至目标传感器的坐标系中进行标定,减少了中间标定传递带来的复杂性,避免了级联标定产生的误差积累,提供了标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65762.0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感器数据集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目标传感器相应的目标信息,可确定出与目标传感器工作状态相关的数据集转换模型,并根据确定出的数据集转换模型对目标数据集中的各预处理数据进行数据转换,获得转换后的目标数据集,通过数据集转换模型的方式,将目标数据集中的数据与目标传感器的相关信息建立联系,由此根据目标传感器的实际工况,对目标数据集进行处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每次传感器工况变化后都要采集一轮数据作为新的目标数据集的问题,由此提升了数据集建立的效率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561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32591.X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车辆的多域融合方法、系统、单SOC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单SOC上创建多域融合架构,多域融合架构包括硬件层、位于硬件层之上的Hypervisor以及根据用户配置创建的多个Guest OS,智能驾驶车辆中用于融合的各功能域运行于Guest OS。基于该多域融合架构,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采用Hypervisor进行通信,完成多域融合,通过数据共用减少不必要的相似的数据冗余源头,且域间的数据通过Hypervisor传输,可显著提升通信的实时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048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45465.9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IPC: G08G1/0968 , G08G1/123 , G08G1/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停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在目标车辆到达目标岸桥停车点之前,接收基于其它非目标岸桥所确定的对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一定位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至所述目标岸桥停车点的标准化路径,其中,所述标准化路径的终点和目标岸桥停车点的对位线重合,且所述标准化路径基于最佳作业中途点确定的,所述最佳作业中途点是基于目标车辆的位置与预设中途点区域之间的最短距离以及作业中途点到目标岸桥停车点的行驶时间确定的;控制所述目标车辆根据所述标准化路径行驶至所述目标岸桥停车点。本申请提高了车辆与岸桥的对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4625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06548.1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2D15/02 , B62D6/00 , B60W40/105 , B60W40/072 , B60W50/00 , B62D101/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横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当前车速和所述车辆所处道路的道路曲率;通过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道路曲率调整车辆的横向控制器的基准状态权重矩阵得到目标状态权重矩阵,并通过道路曲率调整横向控制器的基准控制权重矩阵得到目标控制权重矩阵;根据目标状态权重矩阵和目标控制权重矩阵确定车辆的目标转向角,并基于目标转向角对车辆进行横向控制。本申请实现了提高车辆横向控制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147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70986.5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记载的车辆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视觉传感器组,每组视觉传感器组包括一个雷达和至少一个摄像设备,包括:在雷达开始采集点云数据后,获取该组视觉传感器组中的雷达旋转过的角度和各个摄像设备的实际触发角度;根据雷达旋转过的角度和各个摄像设备的实际触发角度确定用于指示各个摄像设备开始采集图像数据的触发时刻;在任一个摄像设备的触发时刻到来时,控制该摄像设备开始采集图像数据;根据时间戳对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和各个摄像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同步;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同步雷达和摄像设备之间数据同步的精度,并可以减少数据传输流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