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80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50913.4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15/00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F17/10 , G06N3/092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DPG的电‑氢耦合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包括在考虑电网运行特点、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电氢多时间尺度耦合的基础上,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综合考虑电储能、氢储能运行成本、电网运行成本等指标,提出电氢耦合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并基于DDPG算法,求解无模型的自适应优化问题,从而得到系统优化调度方案。在电网、氢网、储能、新能源、负荷之间实现能量的有机协调流动,为提高电氢耦合系统运行效益、解决风光等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推动电氢综合能源耦合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08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36993.7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IPC: G06Q10/0631 , H02J3/46 , H02J3/32 , H02J3/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气‑氢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以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求解优化后的多能源系统动态模型,得到电‑热‑气‑氢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调度方案;其中,多能源系统动态模型包括P2HH系统、掺氢设备、储氢系统、气网模型、热网的水动力模型、热网的热力学模型。本发明将氢气纳入能源网络,构建一个包含掺氢运输的综合多能源系统模型,P2HH系统的加入增强了多能源系统的灵活性,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对推动构建新型绿色电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69669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1228457.9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洞外地面景物亮度模型构建方法,以太阳辐射照度为自变量且以地面景物平均亮度为因变量构建模型,其构建的模型能实时准确检测地面景物亮度,为隧道内照明准确控制提供依据;还涉及两种应用所述模型构建方法的获取隧道洞外地面景物平均亮度实时值的方法,能准确获取隧道洞外地面景物平均亮度实时值;还涉及一种应用所述隧道洞外地面景物平均亮度实时值的方法的隧道洞外亮度计算方法,能准确计算隧道洞外亮度,为控制隧道内照明提供依据;还涉及一种用于所述隧道洞外亮度计算方法的隧道洞内照明控制系统,以及一种隧道洞内照明控制方法,能依据隧道洞外亮度,精准控制隧道内照明。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5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64769.7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7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盾构法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下隧道盾构掘进开挖面稳定性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开挖面的监测数据并修正监测数据;模拟不同工况下开挖面的稳定性,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和潜在风险点;识别开挖面的地质结构特征,结合声波数据中的声波速度评估开挖面的稳定性;结合评估指标的实时监测数据评估开挖面的稳定性;基于模拟、声波及指标评估的结果计算开挖面的综合风险得分,并根据综合风险得分确定开挖面的风险等级。本发明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响应开挖面的变化,适应复杂地质条件,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提供更准确、实时的稳定性评估,有助于提高水下隧道盾构掘进过程中开挖面稳定性评估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354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30272.0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急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次事故的隧道应急救援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包括分析隧道二次事故发生特性,建立二次事故发生的概率模型;确定隧道应急救援资源配置模型目标函数;根据隧道应急救援资源配置模型目标函数,确定隧道应急救援资源配置约束条件;根据二次事故发生的概率模型,确定救援资源模型参数;根据救援资源模型参数和隧道应急救援资源配置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通过二次事故发生的概率模型和采用遗传优化算法求解模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救援资源的配置方案,以应对不同程度的突发事故,提高应急救援资源配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412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69087.8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人员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信标节点向网络广播信标信息,所述信标信息包含信标节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初始值为0的跳数值;邻居节点接收到信标信息后,将跳数值加1,并向其余邻居节点广播信标信息,得到不同节点之间的跳数值;根据不同节点之间的跳数值,计算信标节点的平均跳距,并采用加权因子策略修正信标节点的平均跳距,得到修正后的平均跳距;未知节点将距离最近的信标节点对应的修正后的平均跳距作为平均跳距,计算未知节点的位置坐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对隧道施工人员的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536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93594.8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内射流风机及其控制方法。该隧道内射流风机包括:底座、托盘、射流风机主体、烟气位置采集装置以及若干烟气速度采集装置;托盘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上,托盘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射流风机主体铰接于托盘上,且与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底座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托盘驱动连接;烟气位置采集装置设置于底座上,若干烟气速度采集装置沿隧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隧道内,底座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烟气位置采集装置、烟气速度采集装置、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以及射流风机主体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射流风机能够在不同火灾情况下实现烟气控制,并保证烟气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539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33954.3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51/00 , C08F283/06 , C08F220/06 , C04B2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蒸养预制混凝土构件用早强型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早强型外加剂为一种壳聚糖类聚合物,由羧甲基壳聚糖单体、不饱和羧酸单体、不饱和聚氧化烯基醚单体、引发剂和链转移剂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得,该壳聚糖聚合物重均分子量为100~150kDa,PDI为2~3。该壳聚糖类聚合物以羧甲基壳聚糖为主链,侧链接枝不饱和羧酸和不饱和聚氧化烯基醚,主链及侧链上分布的羧基基团形成双重吸附位点,充分发挥其减水作用。羧甲基壳聚糖所形成的网络结构效应及其功能性官能团,诱导水化产物,构筑局部塑化区,显著提升加快水化进程。通过减水和早强双重功能的发挥,最终实现加速预制混凝土构件早期强度的增长,达到缩短工期和免蒸养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0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36330.2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8 , H04N7/18 , H04N23/90 , G06F30/27 , G06F30/13 , G06T17/10 , G06V20/52 , G06V20/64 , G06V1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和AI识别的长距离水下隧道监控设备布置方法,包括:逆向建立长距离水下隧道的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导入至三维设计模型软件中,形成空间三维模型;根据AI识别成像所需范围调整空间三维模型视角高度及视角范围,输出当前的监控画面的成像信息和视点高度信息;根据成像信息及AI识别有效范围选择对应的监控摄像头,确定监控摄像头的安装间距,进行长距离水下隧道的监控设备布置。本发明通过BIM技术,在满足AI识别有效范围的基础上,进行监控设备的合理化布置,利用BIM技术可视化及模拟化的特点对隧道内的摄像头进行合理的布置,减少了所需监控设备的数量,降低了成本,做到了隧道内安全的精细化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6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79383.6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通流和车型的公路隧道通风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公路隧道内不同车型的数量和交通流平均车速;根据所述不同车型的数量和交通流平均车速,计算公路隧道内各区段对应的交通流量;根据所述各区段对应的交通流量,计算公路隧道内各区段的气体污染物排放量;根据所述各区段的气体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路隧道内各区段的实际需风量;根据所述各区段的实际需风量控制公路隧道内各区段的风机组送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适应于公路隧道内交通流的动态变化,在确保节约能源的同时,及时的排出隧道内的气体污染物,防止对司乘和隧道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