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盖

    公开(公告)号:CN103758653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750036.7

    申请日:2013-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24 F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盖。该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本体,其厚度尺寸与柴油机缸径尺寸比值为1比1;气缸盖强度增强体,布设在气缸盖本体顶部,其厚度尺寸与柴油机缸径比值介于0.45-0.55之间,气缸盖本体与气缸盖强度增强体为一体铸造成型结构。该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盖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气缸盖增设厚度方向的增强结构,使得气缸盖总体的厚度尺寸与缸径比值介于1.55-1.75之间,气缸盖总体厚度尺寸与缸径尺寸比值较大,确保气缸盖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密封更加可靠,能够适用于更高的缸内爆压。

    用于内燃机的气缸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629502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160036.5

    申请日:2009-0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28 F01P1/08 F02F1/28 F02F7/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的气缸盖结构,气流通过空间(30)从空气导入位置(30a)在气缸盖(4)上方的有盖空间(4a)的纵向上在整个长度上连续地形成在横向上的一端处。导入所述气缸盖(4)上方的所述有盖空间(4a)的空气立即并且迅速地流动经过所述气流通过空间(30),所述气流通过空间(30)展现了非常低的流动阻力,并且空气在所述纵向上在所述整个气流通过空间(30)内均匀地扩散。之后,空气在所述横向上流动并且从设置在相对端的空气排放口(32)排放到所述有盖空间(4a)的外部。

    汽缸盖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27966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10790424.2

    申请日:2014-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28 F02F1/30 F02F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缸发动机的汽缸盖结构,能够提高汽缸盖的排气侧的侧壁的散热性。该汽缸盖结构具备:排气集中部,与多个汽缸连接的多个排气口集中在该排气集中部;汽缸盖出口(24),设置于排气集中部;凸缘部(26),形成于汽缸盖出口(24)的周围,具有与排气管紧固的紧固面(26a);减薄部(26c),在位于汽缸盖出口(24)的多个汽缸的并列设置方向上的两侧的部位,将凸缘部(26)的厚度形成得比其它部分薄而构成;以及肋(27),凸出形成于汽缸盖(1)的排气侧侧壁(20),并从减薄部(26c)向着并列设置方向延伸设置。

    通用汽油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0025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62488.1

    申请日:2014-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7/0021 F02F1/04 F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汽油机,包括通机箱体和与通机箱体连接的两通机缸头,以及外围于通机缸头形成上冷却风道的上风道组件,所述上风道组件包括风扇罩和导流罩,所述导流罩与所述风扇罩插接式配合用于形成冷却风自两通机缸头间流经的冷却风道;通过导流罩与风扇罩的插接式配合,使得各部件间配合更加紧密,不但提高冷却空间的密闭型,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冷却空间内的气流损失,保证散热效果,并使整体结构紧凑;而且本结构实现简单,便于操作,且易于拆卸安装和维护,具有易换性。

    用于内燃机的气缸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629502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910160036.5

    申请日:2009-0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28 F01P1/08 F02F1/28 F02F7/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的气缸盖结构,气流通过空间(30)从空气导入位置(30a)在气缸盖(4)上方的有盖空间(4a)的纵向上在整个长度上连续地形成在横向上的一端处。导入所述气缸盖(4)上方的所述有盖空间(4a)的空气立即并且迅速地流动经过所述气流通过空间(30),所述气流通过空间(30)展现了非常低的流动阻力,并且空气在所述纵向上在所述整个气流通过空间(30)内均匀地扩散。之后,空气在所述横向上流动并且从设置在相对端的空气排放口(32)排放到所述有盖空间(4a)的外部。

    风冷柴油机汽缸头气门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818701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010154375.5

    申请日:2010-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28 F01P1/02 F02F1/42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冷柴油机汽缸头气门布置结构,柴油机汽缸头上的进气道和排气道分别位于汽缸头相对的两侧,柴油机的曲轴轴向与进排气方向同向,设于进气道的进气门和设于排气道的排气门之间的中心连线与曲轴的轴向斜向交错形成夹角,汽缸头设有多个冷却风道,其中左冷却风道贯穿排气门左侧实体,右冷却风道贯穿进气门右侧实体,中冷却风道于排气门和进气门之间贯穿实体,冷却风道的进风端对应柴油机上设置的导风罩。它使进、排气门之间的中心连线与曲轴的轴向斜向交错形成夹角,进、排气门处周围都能够得到有效冷却,既能保证进、排气门的运动均衡,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又能提高汽缸头的整体冷却效果。

    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盖

    公开(公告)号:CN103758653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750036.7

    申请日:2013-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24 F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盖。该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本体,其厚度尺寸与柴油机缸径尺寸比值为1比1;气缸盖强度增强体,布设在气缸盖本体顶部,其厚度尺寸与柴油机缸径比值介于0.45-0.55之间,气缸盖本体与气缸盖强度增强体为一体铸造成型结构。该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盖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气缸盖增设厚度方向的增强结构,使得气缸盖总体的厚度尺寸与缸径比值介于1.55-1.75之间,气缸盖总体厚度尺寸与缸径尺寸比值较大,确保气缸盖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密封更加可靠,能够适用于更高的缸内爆压。

    风冷柴油机汽缸头气门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818701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54375.5

    申请日:2010-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28 F01P1/02 F02F1/42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冷柴油机汽缸头气门布置结构,柴油机汽缸头上的进气道和排气道分别位于汽缸头相对的两侧,柴油机的曲轴轴向与进排气方向同向,设于进气道的进气门和设于排气道的排气门之间的中心连线与曲轴的轴向斜向交错形成夹角,汽缸头设有多个冷却风道,其中左冷却风道贯穿排气门左侧实体,右冷却风道贯穿进气门右侧实体,中冷却风道于排气门和进气门之间贯穿实体,冷却风道的进风端对应柴油机上设置的导风罩。它使进、排气门之间的中心连线与曲轴的轴向斜向交错形成夹角,进、排气门处周围都能够得到有效冷却,既能保证进、排气门的运动均衡,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又能提高汽缸头的整体冷却效果。

    通用汽油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12718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060872.3

    申请日:2011-03-14

    Inventor: 车毕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08 F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汽油机,本发明的通用汽油机,采用面容比较小的燃烧室、斜置气门、位于进排气门间设置鼻梁区冷却通道和采用进气门轴线和排气门轴线的连线与进气推杆轴线和排气推杆轴线的连线相交的结构,利于燃烧气的混合,降低进排气阻力,快速降低鼻梁区温度,从而利于燃烧,增加汽油机动力;形成三角形区域,占有较小的布置面积,保证气缸进排气质量,提高发动机功率和降低排放;本发明排放的HC+NOx达到甚至超过美国EPA标准,以最大功率(转速3600rpm)3.0kW的汽油机为例,功率可提高到3.8kW,排放由9.0g/kW.h降低到7.8g/kW.h;以最大功率由3.5kW的汽油机为例,功率可提高到了4.3kW,排放由9.0g/kW.h降低到7.9g/kW.h,均满足EPA3阶段10g/kW.h的标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