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0357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80007868.6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蒂姆工业公司
Inventor: 布鲁斯·H·扬格伦 , 布兰登·P·伦克 , 托马斯·理查德·罗森布什 , 罗纳德·约瑟夫·文特 , 迈克尔·艾伦·米勒
IPC: F16H3/00 , B60K17/346 , F16H3/09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344 , B60K17/08 , B60K17/16 , B60K17/346 , B60K2005/003 , F16H3/006 , F16H3/085 , F16H3/091 , F16H3/093 , F16H37/0806 , F16H48/08 , F16H61/32 , F16H63/3416 , F16H2061/2869 , F16H2200/0017 , F16H2200/0069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双离合器驱动桥,该双离合器驱动桥包括双离合器组件、输入轴组件、副轴组件、换挡组件和至少一个输出组件。双离合器组件具有双离合器轴线并且包括第一离合器轴和第二离合器轴。输入轴组件包括嵌套的第一内输入轴和第二外输入轴,第一内输入轴和第二外输入轴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离合器轴和第二离合器轴。输入轴轴线偏离双离合器组件的双离合器轴线。输入轴组件的多个驱动齿轮可操作地联接到副轴组件的多个从动齿轮。换挡组件可操作地联接以进行选择。至少一个输出组件可操作地联接到副轴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78136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0712028.1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Inventor: 约翰·基希霍费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06 , F16H2003/0803 , F16H2003/0826 , F16H2003/0931 , F16H2200/0052 , F16H3/093 , F16H37/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具有: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两个离合器(2、3),可以通过两个离合器(2、3)可选地将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与驱动发动机(4)连接;平行于变速器输入轴(13、14)设置的两个中间轴;固定轮和松动轮的齿轮对,其中第一齿轮布置在输入轴(5、6)之一上,第二齿轮布置在中间轴(13、14)之一上;连接装置,松动轮可以通过连接装置可选地连接到相应的轴并且相对于其接合;以及布置在两个中间轴(13、14)上并且可以可选地连接到差速齿轮的输出齿轮(18、19)。为了进一步优化驾驶行为,布置在一个输入轴(5或6)上的至少一个齿轮构造为松动轮。
-
公开(公告)号:CN10766420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611010606.9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蔡金默
IPC: F16H57/08 , F16H57/029 , F16H57/023 , F16H57/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8 , B60K6/365 , B60K6/445 , B60Y2200/92 , B60Y2400/73 , F16H1/28 , F16H3/725 , F16H37/0806 , F16H37/0833 , F16H57/021 , F16H57/043 , F16H57/0479 , F16H57/082 , F16H2057/085 , F16H2200/2005 , F16H2200/2033 , F16H2200/2035 , F16H2200/2066 , F16H2200/2082 , Y10S903/91 , F16H57/023 , F16H57/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动力传递系统的行星齿轮组的旋转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轴,其中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在所述第一轴的端部处整体形成;第二轴,其直接连接至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所述行星齿轮架可旋转地支撑在外部与太阳轮啮合的多个小齿轮并设置在与第一轴相同的轴线上;多个轴承,所述多个轴承设置在外部齿轮的内部空间部分中且可旋转地支撑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所述齿圈的内部与小齿轮啮合并经由保持器而整体连接至用于输出的外部齿轮;以及第一支撑件,其在前壳体中形成且可旋转地支撑齿圈。
-
公开(公告)号:CN107225959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361596.1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安徽纽恩卡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 Y02T10/6243 , B60K6/36 , B60K6/44 , B60K6/547 , F16H3/006 , F16H3/085 , F16H3/12 , F16H37/0806 , F16H37/0833 , F16H2003/008 , F16H2200/0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挡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电机和平行轴自动变速器;平行轴自动变速器包括在变速器箱体内平行布置的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发动机通过离合器与第一输入轴传动连接;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输入轴传动连接;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分别通过动力输出机构与汽车驱动轮连接。本发明可在利用尽量少的传动齿轮组的前提下,充分使各动力源运转在相对高效的区间,以实现发动机和电机混合动力多挡位动力无中断高效自动换挡运行,也能实现各动力源单独进行多挡位高效自动换挡运行;同时能满足发动机进行连续挡位间的无动力中断换挡运行和跨挡位无动力中断换挡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225953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153166.0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108 , F16D41/00 , F16H1/22 , F16H3/003 , F16H37/0806 , F16H48/08 , F16H2200/0021 , F16H2200/0034 , H02K7/003 , H02K7/006 , H02K7/116 , B60K1/00 , H02K7/11
Abstract: 一种电机驱动装置包括:定子(13);转子(14);第一输出轴(16),设置在转子轴(15)中并与第一驱动齿轮(33)一体地旋转;第二输出轴(17),设置在第一输出轴(16)中并与第二驱动齿轮(34)一体地旋转;第一单向离合器(18),设置在转子轴(15)的内周部与第一输出轴(16)的外周部之间,第一单向离合器(18)仅传递沿第一方向操作的驱动力;第二单向离合器(19),设置在转子轴(15)的内周部与第二输出轴(17)的外周部之间,第二单向离合器(19)仅传递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操作的驱动力;以及减速器(3)。
-
公开(公告)号:CN10676361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44635.5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北京驹创鼎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阳泉三鼎科贸有限公司
IPC: F16H3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8 , F16H48/05 , F16H37/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输装置,包括机架和平台,在平台上设有锥齿轮传动机构,锥齿轮传动机构具有水平放置的第一和第二锥齿轮以及相对于其竖直放置并与其啮合的第三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轴与第二锥齿轮的轴同轴且第二锥齿轮的轴为空心轴,第三锥齿轮的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平台上,第三锥齿轮的轴围绕其水平轴线的旋转作为第一输入,平台进而第三锥齿轮的轴围绕竖直轴线的转动作为第二输入,当仅存在第一输入时经由动力传输装置使得第一差速器的第一和第二半轴处的转速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当仅存在第二输入时经由动力传输装置使得第一差速器的第一和第二半轴处的转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同时存在第一输入和第二输入时经由动力传输装置运动相叠加。
-
公开(公告)号:CN10659421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22186.6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F16H3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轴差速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分动器、差速器Ⅰ、差速器Ⅱ和驱动电机,差速器Ⅰ和差速器Ⅱ由分动器带动,差速器Ⅰ和差速器Ⅱ均包括左差速轴和右差速轴,差速器Ⅰ的左差速轴的轴线、差速器Ⅰ的右差速轴的轴线、差速器Ⅱ的左差速轴的轴线和差速器Ⅱ的右差速轴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差速器Ⅰ的左差速轴的输出端与差速器Ⅰ的右差速轴的输出端对称布置,差速器Ⅱ的左差速轴的输出端与差速器Ⅱ的右差速轴的输出端对称布置。本发明能够实现单电机输入四轴输出,可根据机械工况自适应调节四轴转速;方便驱动装置之外的结构设计与布置,适用范围广;结构紧凑,能够节省空间,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4234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438811.X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本山廉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806 , B60K6/36 , B60K6/387 , B60K6/40 , B60K6/405 , B60K6/442 , B60K6/48 , B60K2006/4816 , F16H61/0403 , F16H2061/0407 , F16H2200/0008 , Y02T10/6234 , Y10S903/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驱动桥装置。从连接至电动机(3)的电机轴(12)和连接至发电机(5)的发电机轴(13)至包括湿式多片离合器(14)的离合器轴(15)的中心距离D1被设定为长于从电动机(3)的轴中心(即,电机轴(12)的轴中心)至收纳电动机(3)的壳体的最外圆周的距离Dm。湿式多片离合器(14)被布置位于离合器轴(15)的电动机(3)侧。湿式多片离合器(14)和电动机(3)被布置为在发动机轴(11)的轴线方向上彼此重叠。致动湿式多片离合器(14)的活塞(36)被布置在收纳电动机(3)的壳体的外圆周部中,以便在发动机轴(11)的轴线方向上与电动机(3)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610317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580012827.7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IPC: B60K17/344 , F16D3/12 , F16D3/50 , F16F15/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346 , B60K17/344 , B60K17/348 , B60Y2400/48 , F16D3/12 , F16D3/58 , F16D3/68 , F16F15/126 , F16H37/0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轴向尺寸大型化的动力传递装置。动力传递装置(20)从前轮侧向后轮侧传递动力,其包括:空心的传递输入轴(22),与发动机连接,让右前轮用车轴(14R)穿通内部;传递输出轴(25),沿着与传递输入轴(22)正交的方向延伸;传递主动齿轮(27),设于传递输入轴(22)的外周;传递从动齿轮(28),设于传递输出轴(25)的外周,与传递主动齿轮(27)啮合。还包括缓冲机构(223),该缓冲机构吸收来自发动机侧的输入传递输入轴(22)的转矩的波动。缓冲机构(223)以俯视下至少其中间部分及左端部侧部分与传递从动齿轮(28)在传递输出轴(25)的延伸设置方向上重叠的方式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80526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92638.6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806 , B60K6/36 , B60K6/547 , F16H3/093 , F16H6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所述变速器装置包括:第二轴系部件,用于通过所述车辆的发动机或/和与驱动电机分别独立驱动或者混合驱动所述第二轴系部件转动;第一轴系部件,用于传递所述发动机的动力;安装有多个齿轮件的第四轴系部件,所述第四轴系部件既能够传递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又能够将所述第一轴系部件的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轴系部件,以缩小所述变速器装置的体积。所述第四轴系部件既可以传递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又可以将所述第一轴系部件的动力以多种不同传动比形式传递至所述第二轴系部件,以缩小所述变速器装置的体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