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发光元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04743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580060595.2

    申请日:2015-10-22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该半导体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半导体层,该第一半导体层具有第一导电类型;发光功能层,该发光功能层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上的发光层;以及第二半导体层,该第二半导体层形成在所述发光功能层上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相反的导电类型。所述发光层包括:基底层,该基底层具有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经受应力应变的这种组分,并且具有形成为像随机网格的多个基底区段;以及量子阱结构层,该量子阱结构层由至少一个量子阱层和至少一个势垒层组成,所述至少一个量子阱层以嵌入所述基底层的方式形成。所述基底层具有多个子基底层,所述多个子基底层由具有相互不同的Al组分的AlGaN构成。

    发光元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9196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80060374.4

    申请日:2017-09-27

    Inventor: 道上敦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24

    Abstract: 发光元件(1)包括:具有以构成多棱柱的侧面的方式配置的多个侧面(10c)的第1导电型半导体晶棒(10);包含覆盖第1导电型半导体晶棒(10)的侧面(10c)的半导体的活性层(20);以及覆盖活性层(20)的第2导电型半导体层(30),活性层(20)包括分别被配置在多个侧面(10c)中至少相邻的2个侧面的多个阱层(21),多个阱层(21)中相邻的阱层(21)彼此分别沿着相邻的侧面(10c)彼此接触的棱线(10r)被分开,活性层(10)还具有包含半导体且被配置在棱线(10r)上并将相邻的阱层(21)彼此连结的棱线部(22),棱线部(22)的带隙比多个阱层(21)各自的带隙宽。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5067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532508.4

    申请日:2018-05-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24 H01L33/005 H01L3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包括衬底、以及依次层叠在衬底上的缓冲层、未掺杂的GaN层、N型层、多量子阱层、P型掺杂层和P型接触层,P型掺杂层包括至少一个叠层结构,当P型掺杂层包括多个叠层结构时,多个叠层结构依次层叠设置,每个叠层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第一子层为掺Mg的AlxGa1-xN层,0<x≤0.3,第二子层为掺Mg的InyGa1-yN层,0<y≤0.2;该P型掺杂层可以阻挡电子向P型层移动,同时提高空穴的有效注入,使电子和空穴在多量子阱层的辐射复合发光,进而提高LED的光效。

    一种可增强空穴注入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5067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259674.1

    申请日:2018-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增强空穴注入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依次层叠于衬底之上的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有源区准备层、发光有源层和P型半导体层,所述有源区准备层包含若干个分布密度为1e7~1e10cm-2的阱型结构,所述阱型结构为凹坑结构或凸起结构,所述发光有源层为与所述有源区准备层的阱型结构相匹配的阱型结构。本发明通过采用具有阱型结构的发光有源层,由于发光有源层中阱型结构的侧壁为非极性面或半极性面,其具有更小的压电效应,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量子阱中的压电场,增强空穴的有效注入,降低电子的泄漏,进而能够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