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和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8049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62220.5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和汽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设置有再循环进气管、冷却器和循环阀,再循环进气管的第一端与三元催化器的进气端连通,再循环进气管的第二端与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的进气端连通。冷却器和循环阀依次设置于再循环进气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循环阀用于控制参与循环的废气量,冷却器用于降低参与再循环的废气的温度,实现了对发动机产生废气的再循环利用,再循环进气管在增压器的涡轮与三元催化器的进气端之间的管路上取废气,并输送到增压器的压气机与空气进气口之间的管路上,提高了再循环进气管的进气压力和两端压差,进而提高了废气再循环量占发动机进气总量的比例。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动力总成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67752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17556.4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动力总成和车辆,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催化器、进气歧管、废气管路、取气套和取气管道,催化器用于接收发动机气缸产生的废气;进气歧管用于连通节气门和发动机气缸;废气管路的出气口与进气歧管连通;取气套内形成有安装通道,催化器穿过安装通道,且与安装通道固定连接,安装通道的侧壁内形成有封闭的取气腔室;废气管路的进气口与取气腔室连通;取气管道设置于安装通道的侧壁上,且取气管道的一端与取气腔室连通,取气管道的另一端与催化器的内部连通。本发明可以使废气进入废气管路前在取气腔室内缓存,以减小废气压力的波动,从而使废气在废气管路中流动较稳定,进而使废气进入进气歧管内后也较稳定。

    一种高效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909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58374.7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一种高效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布置结构,属于发动机进气系统技术领域。用于解决高效增压直喷汽油机在紧凑型机舱中的布置问题。涡轮增压器与三元催化器及GPF总成连接,三元催化器及GPF总成与EGR冷却器连接,通过EGR阀连接管连接EGR阀与增压器进气管总成,增压器进气管总成与进气混合阀连接,增压器出气管总成用于连接水空中冷器总成与增压器出气胶管,增压器出气胶管与涡轮增压器相连,中间通过双法兰电子节气门体进行水空中冷器总成和进气歧管总成连接,进气歧管总成与缸盖的燃烧室连接。本发明针对发动机进气系统复杂,零部件数量多的情况,布置紧凑,集成化水平高,占用空间小,具有布置代表性,更加适用于紧凑型机舱的车型布置。

    EGR系统
    6.
    发明公开
    EGR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26355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77019.9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EGR系统,该EGR系统包括:排气单元,所述排气单元第一端与气缸的排气口连接;EGR冷却器,所述EGR冷却器的进气室与所述排气单元第二端连接;EGR压力控制单元,所述EGR压力控制单元第一端与所述EGR冷却器的出气室连接;所述EGR压力控制单元配置为对EGR废气进行加压并蓄压,使所述EGR压力控制单元内部的EGR废气维持在目标的压力范围内;EGR阀,所述EGR阀第一端与所述EGR压力控制单元第二端连接;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第一端与所述EGR阀第二端连接,所述进气歧管第二端与所述气缸的进气口连接。

    具有EGR系统的发动机、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40601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71616.4

    申请日:2020-08-04

    Inventor: 张小坤 姚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EGR系统的发动机、控制方法以及车辆,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发动机本体内具有多个气缸,发动机本体具有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EGR组件,EGR组件的一端与排气歧管连通;三通阀和催化器,三通阀的进气口与排气歧管连通,三通阀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分别与EGR组件的另一端、催化器连通以使排气歧管内的废气可选地进入到催化器或进入到EGR组件。由此,不仅可以使发动机快速起燃,保证怠速以及启动工况下的尾气排放满足使用要求,而且使发动机可以在低温状态下运行,并在催化器温度较高且发动机切换至中高速工况后,控制EGR组件介入到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提高了发动机的适用范围。

    内燃发动机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0500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80092359.2

    申请日:2018-0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发动机装置(100),该内燃发动机装置包括第一膨胀缸(102)和第二膨胀缸(104)、以及在该第一膨胀缸(102)的出口(108)与第二膨胀缸(104)的出口(110)之间的互连导管(106),其中第一膨胀缸的出口被进一步布置成与排气再循环(EGR)导管(112)流体连通,以便将已燃烧的排气流输送到该内燃发动机装置的进气通道,并且其中第二膨胀缸包括还原剂喷射装置(114),该还原剂喷射装置用于将还原剂以可控方式输送到第二膨胀缸中。

    用于确定微粒过滤器的负载状态的方法和内燃机

    公开(公告)号:CN108547688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810174739.2

    申请日:2018-03-02

    Inventor: M.曼多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布置在以废气涡轮增压器来增压的内燃机的排气装置中的微粒过滤器的负载状态的方法。为了确定负载状态,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的控制机构的位置被获取且以在内燃机的运行中的位置与在未负载的微粒过滤器的情形中的相同的运行参数相比较。附加地,在内燃机的新鲜空气侧上设置有空气质量计量器,以便于可区分在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处的压力情况通过排气背压由于微粒过滤器的增加负载引起的上升的变化与压力情况由于供气系统的泄漏引起的变化。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设立用于执行这样的方法的控制器的内燃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