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79811C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710096113.6
申请日:2007-04-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00 , B60K1/02 , B60K6/48 , B60L2240/441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050/0001 , B60W2510/0638 , B60W2510/0671 , B60W2510/081 , B60W2510/244 , Y02T10/56 , Y02T10/6221 , Y02T10/6286 , Y10T477/26 , Y10T477/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控制装置,综合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发电机或电动机运转状态,能够最有效驱动,混合动力车辆驱动控制装置具备:发动机,其具备V6运转和停缸运转模式;第二电动机,其由该发动机驱动或者辅助驱动所述发动机;第一电动机,其通过来自第二电动机的电力或蓄电装置的电力产生车辆的驱动力;离合器,其设置在第二电动机和驱动轮之间,该混合动力车辆驱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发动机在停缸运转中,使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根据运转状态选择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中之一,由此,具备辅助驱动发动机的停缸ASSIST模式S065、S066、S068。
-
公开(公告)号:CN1835856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480023607.6
申请日:2004-08-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26 , B60K5/04 , B60K6/365 , B60K6/40 , B60K6/48 , B60K6/485 , B60K6/543 , B60L11/12 , B60L2240/486 , Y02T10/6221 , Y02T10/6226 , Y02T10/7077 , Y02T10/92 , Y10S90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其中,由于将以环绕变速器(T)的输入轴(16)的外周的方式而配置的发电电动机(M1)的驱动力,通过无端链条(78)传递到变速器(T)的输出轴(17),因此可以实现不通过发动机(E)和输入轴(16)而进行发电电动机(M1)和输出轴(17)间的驱动力的传递的所谓输出轴驱动,同时由于摩擦力的降低而引起的电力消耗量的削减以及再生制动时的能量回收效率的提高也是可能的。由于同轴地配置发动机(E)的曲轴(15)和变速器(T)的输入轴(16),并将发电电动机(M1)配置于被发动机(E)和变速器(T)所夹置的位置,因此与以往的夹置型发电电动机相同的发电电动机(M1)的配置也是可能的,且能够在不对变速器(T)进行大幅度的设计变更的情况下,采用输出轴驱动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684850A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03823300.2
申请日:2003-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00 , B60K6/44 , B60K6/52 , B60L11/08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1/1861 , B60L11/187 , B60L2240/486 , B60L2260/28 , B60W10/08 , B60W10/24 , B60W10/26 , B60W2510/08 , B60W2510/24 , B60W2510/244 , B60W2510/246 , B60W2520/10 , B60W2540/10 , B60W2540/16 , Y02T10/6217 , Y02T10/623 , Y02T10/6265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5 , Y02T10/7077 , Y10S903/93 , Y10T477/23
Abstract: 用于混合动力汽车(1)的功率控制设备,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包括与前轮(WL)相连接的内燃机(11)、前电动发电机(12)和及变速器(13),以及通过后差动齿轮箱(DR)与后轮(WR)相连接的后电动发电机(14)。通过从蓄电池输出功率极限B_LimPow中减去前输出功率F_POWER和辅助输出功率DV_POWER所获得的计算值设定为后输出功率极限R_LimPow。将后驱动指令R_PowCmd(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所设定的)与后输出功率极限R_LimPow中的较小值设定为新的后驱动指令R_PowCmd。因此,在不用增加主蓄电池(15)的尺寸的情况下可获得期望的发动机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390379C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03823908.6
申请日:2003-09-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36 , F01L1/267 , F01L13/0005 , F01L2105/00
Abstract: 一种气缸操作控制设备包括:内燃机(E),其适合于在全部气缸致动模式和气缸停缸模式中操作;提升量改变装置(VT),其与内燃机(E)相关联,且能够通过改变与气缸相关联的进气阀和排气阀(Ⅳ、EV)的提升量而在全部气缸致动模式和气缸停缸模式之间转换;提升操作装置(33),其与提升量改变装置(VT)相关联,以便操作该提升量改变装置;气缸致动执行装置(33′),其被以可操作的方式设置在提升量改变装置(VT)和提升操作装置(33)之间,以便在所述提升操作装置由于故障而停止时根据需要执行全部气缸致动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310778C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03823300.2
申请日:2003-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00 , B60K6/44 , B60K6/52 , B60L11/08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1/1861 , B60L11/187 , B60L2240/486 , B60L2260/28 , B60W10/08 , B60W10/24 , B60W10/26 , B60W2510/08 , B60W2510/24 , B60W2510/244 , B60W2510/246 , B60W2520/10 , B60W2540/10 , B60W2540/16 , Y02T10/6217 , Y02T10/623 , Y02T10/6265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5 , Y02T10/7077 , Y10S903/93 , Y10T477/23
Abstract: 用于混合动力汽车(1)的功率控制设备,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包括与前轮(WL)相连接的内燃机(11)、前电动发电机(12)和及变速器(13),以及通过后差动齿轮箱(DR)与后轮(WR)相连接的后电动发电机(14)。通过从蓄电池输出功率极限B_LimPow中减去前输出功率F_POWER和辅助输出功率DV_POWER所获得的计算值设定为后输出功率极限R_LimPow。将后驱动指令R_PowCmd(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所设定的)与后输出功率极限R_LimPow中的较小值设定为新的后驱动指令R_PowCmd。因此,在不用增加主蓄电池(15)的尺寸的情况下可获得期望的发动机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51748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070964.4
申请日:2012-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10/7216 , Y02T10/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车辆侧充电线发生短路也能防止短路电流的产生的电动车辆的充电系统。电动车辆(12)的充电系统(10)设置在车辆侧充电连接器(30)与蓄电装置(24)之间的车辆侧充电线(46p、46n)上,具有防止从蓄电装置(24)向充电装置(14)的倒流电流的二极管(32)。
-
公开(公告)号:CN102751748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070964.4
申请日:2012-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10/7216 , Y02T10/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车辆侧充电线发生短路也能防止短路电流的产生的电动车辆的充电系统。电动车辆(12)的充电系统(10)设置在车辆侧充电连接器(30)与蓄电装置(24)之间的车辆侧充电线(46p、46n)上,具有防止从蓄电装置(24)向充电装置(14)的倒流电流的二极管(32)。
-
公开(公告)号:CN101062654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710096113.6
申请日:2007-04-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00 , B60K1/02 , B60K6/48 , B60L2240/441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050/0001 , B60W2510/0638 , B60W2510/0671 , B60W2510/081 , B60W2510/244 , Y02T10/56 , Y02T10/6221 , Y02T10/6286 , Y10T477/26 , Y10T477/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控制装置,综合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发电机或电动机运转状态,能够最有效驱动,混合动力车辆驱动控制装置具备:发动机,其具备V6运转和停缸运转模式;第二电动机,其由该发动机驱动或者辅助驱动所述发动机;第一电动机,其通过来自第二电动机的电力或蓄电装置的电力产生车辆的驱动力;离合器,其设置在第二电动机和驱动轮之间,该混合动力车辆驱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发动机在停缸运转中,使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根据运转状态选择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中之一,由此,具备辅助驱动发动机的停缸ASSIST模式S065、S066、S068。
-
公开(公告)号:CN1835856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480023607.6
申请日:2004-08-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26 , B60K5/04 , B60K6/365 , B60K6/40 , B60K6/48 , B60K6/485 , B60K6/543 , B60L11/12 , B60L2240/486 , Y02T10/6221 , Y02T10/6226 , Y02T10/7077 , Y02T10/92 , Y10S90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其中,由于将以环绕变速器(T)DE输入轴(16)的外周的方式而配置的发电电动机(M1)的驱动力,通过无端链条(78)传递到变速器(T)的输出轴(17),因此可以实现不通过发动机(E)和输入轴(16)而进行发电电动机(M1)和输出轴(17)间的驱动力的传递的所谓足轴驱动,同时由于摩擦力的降低而引起的电力消耗量的削减以及再生制动时的能量回收效率的提高也是可能的。由于同轴地配置发动机(E)的曲轴(15)和变速器(T)的输入轴(16),并将发电电动机(M1)配置于被发动机(E)和变速器(T)所夹置的位置,因此与以往的夹置型发电电动机相同的发电电动机(M1)的配置也是可能的,且能够在不对变速器(T)进行大幅度的设计变更的情况下,采用足轴驱动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688798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03823908.6
申请日:2003-09-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36 , F01L1/267 , F01L13/0005 , F01L2105/00
Abstract: 一种气缸操作控制设备包括:内燃机(E),其适合于在全部气缸致动模式和气缸停缸模式中操作;提升量改变装置(VT),其与内燃机(E)相关联,且能够通过改变与气缸相关联的进气阀和排气阀(IV、EV)的提升量而在全部气缸致动模式和气缸停缸模式之间转换;提升操作装置(33),其与提升量改变装置(VT)相关联,以便操作该提升量改变装置;气缸致动执行装置(33′),其被以可操作的方式设置在提升量改变装置(VT)和提升操作装置(33)之间,以便根据需要执行全部气缸致动模式。
-
-
-
-
-
-
-
-
-